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定市最新时事政治—求实心理引发消费的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保定市最新时事政治—求实心理引发消费的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道理对应正确的是()A.有机茄子比普通茄子贵——供求决定价格B.商场购物喜刷刷——使用信用卡方便快捷C.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求实心理主导消费D.不看广告看疗效——从众心理主导消费2.“轻奢消费”(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更为理性的消费方式正在被大众接受,一些品牌和商场都开始瞄准轻奢消费市场。

我国当前的轻奢消费①是求异心理主导下的消费行为②符合适度消费原则的要求③能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的倾向④可以释放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发展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3.下表是两种电子商务模式B2C(BusinessToCustomer)和020(OnlineToOffline)的比较:从表中可见:A.B2C满足了人们的从众心理,020满足了人们的求实心理B.B2C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020避免了商家的欺诈现象C.B2C较适合家居服装等商品,020较适合餐饮娱乐等产品D.B2C使商家扩大了消费群体,020改善了居民的消费结构4.试客是指那些走在消费者前沿的人群,在购物前,他们先从互联网上免费索取相关商家的使用赠品,经过仔细试用和与其他爱好者相互交流后才进行购买。

试客的行为①有利于企业的品牌推广②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减少了商品的价值量④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5.现在一些年轻人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从数码产品到衣服首饰,甚至到玩具家具,“能租就租”。

可见,“租”生活①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②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③有利于促进循环型消费的发展④是基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6.伴随80后、90后成为消费市场主力,“这月买下月还”的消费方式已然不是一件新鲜事。

《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截至2018年10月,我国消费金融规模达到8.45万亿元。

这些信贷产品,主要用以购买日耗品、衣服、电子产品和支付房租,而使用人群主体无疑是热衷于“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现在拥有”的年轻群体。

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从消费方式上看,这些年轻群体的消费属于贷款消费②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要讲究实惠,做理智消费者③信贷消费属于超前消费,对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不利④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情绪化和重物质消费倾向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花最合理的价钱,买最合适的商品,过更聪明的生活”,已经成为当下许多中国人的消费理念。

下列关于这一消费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根据需要选择商品,追求简约的生活方式②追求的是高性价比,彰显了消费理念的进步③要求节制消费,谨慎对待促销商品④是求实心理引发的理性消费、科学消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8.消费者在具体消费时更多的还是会考虑价格质量服务等。

这说明消费者消费①应树立取之有道的金钱观②受求异心理的影响③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④受求实心理的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百年老店“全聚德”开展了一项“适量点菜,吃完有奖”活动,倡导“够吃正好”的消费理念,对传统的“有吃有剩”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全聚德”倡导的这种消费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符合求实心理②是展示个性,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时下出现了一个“试客”的消费群体,顾名思义就是先试后买,这种合适就买,不合适就放弃的消费行为体现了①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②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③从众心理影响的消费④避免盲从的消费理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经济学的“土豆效应”指的是在大萧条时期,土豆需求量会激增,比喻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

可见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求实心理主导这一消费效应③经济越萧条低端商品利润越高④供求关系决定着土豆的价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18年1月,广州市相关部门制定鼓励、支持租房的政策,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

制定这一政策的意义是①满足多样化需求,保障承租人子女享有当地教育资源②引导人们形成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良好消费心理③保障公民平等享受住房的权利,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④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苏东坡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B.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C.要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D.量入为出,合理消费14.市场沟通是指在传统的广告宣传外,一切可以与消费者发生信息交流的途径,如在现代营销中的事件沟通、网络传播、口碑传播等。

做好市场沟通对企业来说,有利于①加强与公众的联系,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②影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③吸引消费者参与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④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强市场竞争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

“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

“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

这种时尚()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④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买与租”的问题上,果断选择了以租代买,成为了“租一族”,从数码产品到衣服首饰、玩具家具,“能租就租”。

下列关于“租生活”表述不正确的有①不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应该摒弃②受到求实消费心理的影响③有利于促进循环性消费的发展④是基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7.2019年6月,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

生活中,人们既希望在5G技术服务商用化进程中获得新的体验,同时又希望5G技术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表明A.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了价值高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了价格的高低C.消费者追求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均衡点 D.人的消费心理决定了消费行为18.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杭州西湖成为众多游客旅游目的地,从全国各景区的热度来看,不收门票的杭州西湖风景区排名第一,加之“五一”期间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呼朋唤友的自驾游呈现井喷。

这体现出()①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②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③商品价格影响人们的需求④价格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企业为克服商品销售量的下降,最该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生产成本B.加大促销力度C.加强产品创新20.“负利率时代”,是指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的时期。

在“负利率时代”,我们可以( )①适量增加适时消费②增加储蓄存款、节约开支③选择多样化的理财方式④提前偿还房贷和车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一用一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一用一还”循环型消费。

这里的“租生活”()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2.伴随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以及对产品安全的需要,人们对于跨境购物的需求越来越旺,“海外直邮”以其快速安全的特点成为消费者最多的跨境购物选择。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①海外商品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②海外直邮商品的购物风险越来越小③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④国外商品比国内商品更具价格优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面对呼啸而来的科技进步,有的群体无所适从。

刚收创新的礼物,爷爷嗔怪:我只要一部好用的打电话的手机。

孙子调侃道:按您的标准,5G根本没必要出现。

这告诉我们()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产品应有人性化关怀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质量,消费者也要与时俱进③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应提高产品质量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与攀比心理引导的消费是难以共存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4.“N-1”点餐模式逐渐成为人们用餐的新风尚。

所谓“N-1”点餐模式,就是3个人以上就餐,点菜份数为人数减一。

比如3个人就只点两人份菜,不够再酌情增加半份菜或小份菜。

这种点餐模式()①主要受个人收入水平影响②践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理念③是求实消费心理主导下的消费④符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5.许多俗语往往反映深刻的经济学道理。

下列俗语对应的经济学道理正确的是()①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②不买贵的只买对的——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③货多不值钱——价格影响供求④一山不容二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A: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而不是供求决定价格,A错误。

B:商场购物使用信用卡方便快捷,B正确。

C: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错误。

D:不看广告看疗效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而不是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1)消费心理复杂性的原因: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有利: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商家常借此推销商品。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

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立异有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盲目性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讲求实惠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态度:值得提倡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定要践行一些正确的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滞后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