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考研数学大纲权威解读及复习规划(杨超老师)
2018考研数学大纲权威解读及复习规划(杨超老师)
参数估计
(数一、 三)
数字特征(数 一)
数字特征及参数 估计(数三)
参数估计
(数一、 三)
数学第 15 题考什么?偏导数计算,这个属于最基本的计算,有时会考抽象的多元函数求 偏导数。考了一个抽象的多元函数求偏导数的填空题。求数列求极限,K 从 1 到 N,这个 题看完以后,标准的定积分定义,你可以马上写等于多少,0 到 1,这个规律永远没有改 变,积分区间 0 到 1。把 N 分之 K 改成积分变量,审题很简单,这叫思维定式,用定积分 的定义把它写出来,涉及到基本计算能力。18 题考了一个中值定理证明,过去在真题里面 也有,19 题考了曲面积分,涉及到简单的物理应用。
数学题考什么?三种能力:
沪江网校·考研 VIP 2018 考研新大纲权威解析
第一点运算能力,这一点是我始终强调的,目前 70%、80%的同学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觉 得很慌,其实这个能力需要不断的去重复练习,一直到进入考场,这个是要一直锻炼的;
第二点,做过的题目还是不会。9 月份 10 月份会是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心态调整好, 加紧复习,重复并且回忆做过的知识点和错题。三门课,以高数为例子,你重点要计算过 关,可以关注我微博视频课程总结的高等数学 10 大最基本的计算。
数字特征 (数三)
第 23 题 混合型随 (11 分) 机变量
(数一、 三)
二维随机 变量
(数一、 三)
一维随机变 量及数字特 征
(数一、 三)
混合随机变量及 期望(数一、 三)
一维随机变 量(数一)
二维随机变 量(数三)
第 24 题 (11 分)
参数估计
(数一、 三)
参数估计 (数一)
数字特征 (数三)
正负惯性 指数
(数一、 二、三)
二次型标准 化
(数一、 二、三)
向量组的相关性 (数一、二、 三)
相似矩阵
(数一、二、 三)
沪江网校·考研 VIP 2018 考研新大纲权威解析
第 12 题 (4 分)
矩阵的秩
(数一、 二、三)
2017 年
线性代数近五年考点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矩阵计算
(数二、 三)
齐次/非齐次 线性方程组的 解(数一、 二、三)
非齐次线性 方程组的解
(数一、 二、三)
第 21 题(11 分)
二次型及正交 化(数一、 二、三)
相似矩阵,向 量组的线性表 示(数一、 二、三)
相似矩阵及 对角化(数 一、二、 三)
相似矩阵对角 化(数一、 二、三)
二次型的标 准化(数 一、二、 三)
沪江网校·考研 VIP 2018 考研新大纲权威解析
2018 考研数学大纲权威解读及复习规划
2017-09-15 By 杨超老师 数学考纲基本无变化 数学不像政治,每年变化都很大,数学每年基本上都没有变化。它虽然没变化却对我们挺 重要,因为大纲就是一个复习方向的指挥棒,它说考哪里,我们就要复习哪里。 这里需要强调,“大纲里面规定的考点”与“今年这个考点考得多,或这个考点会不考” 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数三考纲里面一直有“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等的要求, 一般老师会强调注意,但考生们缺少关注,结果从前年开始就开始考了。 数学大纲告诉你考什么,比如说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和函数的 平均值,从前年开始,函数平均值数三考纲里面是有的,会利用定积分求解简单的经济应 用问题,很多人之前没有关注过。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年会考哪里不考哪里是没有办法明 确定义的。 考研数学三大能力
沪江网校·考研 VIP 2018 考研新大纲权威解析
15 年考一维随机变量,很多同学都不太会。17 年讲冲刺班的时候,X 服从 0 到 4 的均匀 分布,告诉你 Y 等于多少。你要有方向,给自己规划,这个礼拜复习什么,每一天晚上处 理哪个点,能不考吗?看看最近十年关于这个点命了什么样的题。
对于真题 9 月份要先做一遍,10 月份再做一遍,11 月份再做一遍,12 月份再做一遍,即 使你会做,每一次做的时候,你的理解可能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要看看最近十年关于考 点命了什么样的题。因为有些题目根本想不到怎么考,从哪些角度命题。
沪江网校·考研 VIP 2018 考研新大纲权威解析
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数学能力,这个明显考的是应用题,那么应用题怎么考?过去五六 年,年年考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我们微积分在经济学里的应用主要考哪几个概念? 边际、弹性。考纲要求我们会用定积分处理很多经济学的简单问题。
逻辑推理能力就涉及到证明题,证明题还是以中值定理为主。考数学(一)的同学需要注 意有可能考数线基数证明题,这种题挺难的。而对所有同学来讲,逻辑推理能力,中值定 理证明不只是证明方程根的问题。18 年我觉得它这样考中值定理证明。 如何应对 18 考研 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考生如果复习感到心慌,我建议从现在开始,好好做真题,把真题 拿来好好做,反反复复做,因为数学考点是会重复的。从 87 年考到现在,所有的角度都 已经考过了,句话讲,18 年你拿到考题的时候,五道线性代数,五道概率统计题,不应该 好好钻研这个吗?所以把 10 年的题反反复复做,把数一数二数三的题都拿来做,比如求 极限,数一怎么考,数三也可以做数一的题,看看数一的题是怎么考的,线性代数总共六 部分内容,考五道题,一般会追求面面俱到,保证面面俱到,面面俱到以后,再去追求把 重点呈现出来。
送给所有 18 考生:真题有价值,需要你反反复复去练。
以下几个经典题型,你也可以试着练习一下: 基本功练习
沪江网校·考研 VIP 2018 考研新大纲权威解析
最后,送同学们一个福利,可以解决你目前遇到的考研难题哦~详情请扫描下面二维码 或者福利,一定要提交之后才会有哦~
接下来讲第三点,基本功考察。先把基础的 110 分拿下,然后有针对性的把每一个专题好 好去练,然后每天做数学至少要大于 5 个小时,到了 11 月以后,你控制在 3 个小时,9 月份不能小于 1 个小时。
去年考试的题目稍微容易一点,平均分在 70 分左右,16 年题目难一点,平均分 60 多分。 很多同学担心 16 年题难所以 17 年简单,那么 18 年是不是也难了?这个没有必要担心, 这个难度出题人也是会控制好的,所以你不用在意数学考试大小年的问题。
最近几年关于伴随矩阵的八个公式,没有考,要关注一下,矩阵当中涉及到初等变换的问 题,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可以作为非常好的选择题的标准,他没有考。
一个点一个点反反复复去整理,是接下来三个月提高最快的方法,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做几 遍,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反反复复做真题就是最好的提分方法。
随机变量主要考二维,二维离散、二维连续、二维混合,是 02 年考过一次,08 年考了第 二次。14 年第三次,混合随机变量,17 年又考了一次,跟我的终极预测五套卷的试题是 一样的。现在不用猜他考什么,一个点一个点的过,二维的离散型随机变量里面可以考稍 微难一点的题,要先把最最核心的掌握。
数学各题型梳理
线性代数近五年考点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第5题 (4 分)
可逆矩阵
(数一、 二、三)
相似矩阵
(数一、 二、三)
非齐次线性 方程组解的 判定
(数一、 二、三)
行列式计算
(数一、二、 三)
向量组的等价 (数一、二、 三)
第6题 (4 分)
相似矩阵
(数一、 二、三)
第 13 题(4 分)
行列式计算
(数一、二、 三)
行列式计算
(数一、 二)
特征值的性 质(数三)
正负惯指数 (数一、二、 三)
抽象型行列 式计算
(数一、 二、三)
第 20 题(11 分)
特征值与秩, 非齐次线性方 程组的通解 (数一二三)
齐次线性方程 组解的判定及 通解
(数一、二、 三)
向量的基 (数一)
线性代数还有道题,要么考方程,要么考向量,13、14、15、16、17 过去五年都考方程, 无论考方程还是考向量,道理是一样的,稍微需要有点计算了,初等函数变换以后,关键 是分类讨论的能力, 60%的分数到 80%得分数还是可以拿到的,某一步没有讨论完整, 扣那么 2 分 3 分 4 分。这是可以接受的。
数理统计
(数一、 三)
数字特征 (数一)
数理统计 (数三)
数字特征
(数一、 三)
数字特征(数 一)
数理统计(数 三)
数理统计 (数一)
独立事件 (数三)
第 16 题 (4 分)
正态分布 (数一)
数字特征 (数三)
区间估计 (数一)
数字特征 (数三)
正态分布
(数一、 三)
无偏估计 (数一、三)
指数分布 (数一)
概率统计近五年考点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沪江网校·考研 VIP 2018 考研新大纲权威解析
第7题 (4 分)
条件概率 (数一)
独立事件 (数三)
正态分布 (数一)
独立事件 (数三)
事件的运算
(数一、 三)
独立事件 (数一、三)
正态分布
(数一、 三)
第8题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