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望诊课件

望诊课件

意义:是正气不足表现。见于虚证或轻病。
少神
全身望诊 (4)假神
概念:是久病、重病患者突然出现的暂时精 神“好转”的虚假征象。
表现:突然目光明亮、神志突然转清、突然
语言清亮、突然颧红如妆、突然能食。
意义:多见于久病、重病者。提示精气已衰,阴不敛阳, 虚阳外越。是阴阳离决的危候。
假神:本照片摄于临终前一天。患者本来面色 晦暗,突然两颧泛红,范围局限,称为“戴阳”, 伴汗出、肢冷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阴不敛 阳,虚阳上越,阴阳离决,生命危在旦夕。
轻病(善色)
赤如鸡冠
重病(恶色)
黄如枳实
(3)五色主病 青色
全身望诊
(肝病真脏色及多种原因致面部血脉瘀阻所致)
主病
特点
寒证
淡青或青黑
痛证
青黑
瘀血
青紫、青灰
惊风
眉间、鼻柱、唇周色青
因心脏病变,心脉瘀阻 导致面色、口唇等体表 组织青紫。
面色青黄--肝郁脾虚 小儿眉鼻唇青--惊风
•面色青灰,舌紫暗,苔白腻 灰黄。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阳黄 面目一身俱黄者,为黄疸。黄如橘子色, 精神尚可称为阳黄,是湿热内蕴,熏蒸肝胆 所致。
阴黄 面色黄而发黑,精神萎靡。属 于寒湿内蕴,正气衰退。该患者面部 油亮,提示脏腑精气衰竭,病情危重。
(3)五色主病 白色
肺病真脏色及主虚证、寒证
主病
特点
全身望诊
虚寒(阳虚)
晄白
气血亏虚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Inspection)
目的要求
1、掌握望神和常色、病色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2、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的表现,舌质、 舌苔变化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熟悉常见异常形态和头发、五官的常见异常 表现及临床意义。 4、了解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
望 诊(Inspection)
(2)病色——特点:晦暗、暴露 晦暗:面部皮肤枯槁晦暗无光泽,是脏腑精
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的表现 暴露:某种面色异常地显露于外,是病色外
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 病色善恶: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气至) 恶色——五色晦暗枯槁(气不至)
《内经》对五色善恶的论述: 善色——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 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恶色——青如草兹、赤如衃血、黄如 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炱
•患者诊断为胸痹(冠心病, 心绞痛)。
•病机:胸阳不振,痰浊瘀阻, 有化热之势
(3)五色主病 赤色
(心病真脏色及热证)
主病
特点
热证
实热 虚热
满面通红 面部潮红
戴阳证
颧红如妆
全身望诊
表现:满面通红,两腮、口鼻尤甚。 病例:头痛、牙痛。胃热肝火(高血压病)
颧红
表现:面色无华,两颧潮红, 精神不振,午后发热。
望神的主要内容
• 1、眼目 • 2、色泽 • 3、神情 • 4、体态
二、望色 (inspetion of complexion)
全身望诊
1、面部色诊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手足三阳脉皆上行于 头面,为脏腑气血所荣 面部皮肤暴露,便于 观察
脏腑虚实、气血 盛衰,皆可通过 面部色泽变化而 反应于外
淡白或萎黄
脱血
淡白无华
夺气
苍白
• 表现:面色晄白,面睑 虚浮
• 病例:水肿。脾肾阳虚 (伴有阴囊肿大)
• 表现:面色淡白,比较明 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 病例:痄腮。湿热伤脾, 气血不足(腮腺炎病后恢 复期)
• 表现:面色苍白而浊,夭然不 泽,多处黑斑,舌淡红,苔薄 白滑润,中部灰黑。
• 病例:崩漏。脾肾阳衰,气血 不足(席汉氏病)
概念: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 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 解健康或疾病的情况的诊察方法称为望诊。
望诊的内容 望全身:神、色、形、态 望局部:头面、颈项、五官、皮肤、
小儿络脉 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 望舌:舌质、舌苔
望诊重点:神、面色、舌
一、望 神 (inspection of spirit)
• 面部分候脏腑 (1)《素问·刺热》 • 额部候心 • 鼻部候脾 • 左颊候肝 • 右颊候肺 • 颏部候肾
• 面部分候脏腑 (2)《灵枢·五色》
2、色、泽的意义与关系
色:色调的变化,即赤、白、黄、青、黑五 色。反映病变性质及脏腑,属阴。
泽(气):明度的变化,即荣润或枯槁。反映 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 属阳。
意义:主脏腑精气充足。见于正常人,或轻病而脏 腑精气未伤,预后良好。
有神(得神)
全身望诊
(2)无神(失神)
表现:精神萎靡,或神昏谵语,面色晦暗, 目暗睛迷,瞳仁呆滞,肌肉消瘦,动作迟钝, 强迫体位。或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意义:脏腑功能衰败,预后不良。
搓 空 理 线 无神(失神)
全身望诊
(3)少神(神气不足)——介于有神与无神之间 表现:精神不振,少气懒言,两目乏神, 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动作迟缓。
气色不可分离,而气尤为重要。
3、常色与病色
(1)常色——正常生理情况下的面部色泽。 中国人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常色有主色与客色之分: 主色——面色肤色终生不变者。 客色——由于外界因素变化,面部有相应
变化的正常肤色。
客色赤,刚刚喝过酒。 满面通红,浮露而散,明亮润泽。
二、望面色
全身望诊
病例:阴虚火旺之虚热证。 (摄于下午四时,当时体温
38.5℃)
(3)五色主病
黄色
(脾病真脏色)
全身望诊
主病
特点
湿证
面黄而垢
(血虚) 脾虚
(湿阻)
黄疸
湿热 寒湿
萎黄:面色淡黄,干萎无泽 黄胖:面黄虚浮 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薰
表现:面色萎黄,口唇淡白 病例:疳积(贫血原因待查)。
苍白:面色白而带青,多属亡 阳、 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
(3)五色主病
黑色
全身望诊
(3)五色主病
主病 阳虚
肾虚 阴虚
水饮 血瘀 寒证 剧痛
全身望诊
黑色
特点 黑而暗淡、黧黑
黑而干焦 眼眶黑 紫黑、黧黑 青黑 青黑
• 表现:面色黧黑,色浊而 夭,两目无神,口唇亦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全身望诊
1、神的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精神思维。
2、神的产生及与形体的关系
先天(化生)
精气
充养形体表现于外 神
后天(滋养)
3、望神的意义 了解人体脏腑精气盛衰 ,判断疾病轻重及预后
4、神的表现类型及意义
全身望诊
(1)有神(得神)
表现:神志清楚,反应灵敏,目光明亮、表情自然, 面色红润,呼吸平稳,动作灵活、体态自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