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社会实践报告

中小企业社会实践报告

《梦想启动未来—某中小网络公司社会实践报告》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与其悲叹“毕业等于失业”的无奈,不如自创一份事业,让自己一展胸中抱负。

各高校的学生创业先锋一时成为报纸头版的常客。

然而在许许多多光鲜事例的背后,隐藏更多的是大学生创业者的无奈与辛酸。

社会实践的严重缺乏使得许多大学生的创业蓝图不能在现实中找到其落脚点。

对实际创业中的挫折估计不足,应对创业窘境的乏力,使得许多创业想法就此夭折。

受财力、人力等多种因素限制,许多大学生创业者都是从中小企业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

所以本次社会实践将集中考察中小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的各种状况。

以求给有相关创业想法的同仁们一些借鉴,挖掘更多具有现实基础的创业空间。

身边的传奇——感受梦想的力量
从师范类院校走出,他并没有执起教鞭,而是投身商海。

这在二十多年前并不常见,对于一个当时实属凤毛麟角的大学生来说,能够放弃教师这份稳定并且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蔡总的那份勇气和胆识尤其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

蔡总为人非常和蔼,总和员工开一些活跃气氛的玩笑。

与科层制很明显的大公司不同,他没有封闭独立的办公室,而是让经营管理工作与日常业务活动零距离接触。

迈出大学校门,蔡总敏锐地意识到电脑在未来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购买电脑。

而在当地,当时的电脑销售上并不多。

看准了这一点,蔡总立即向电脑零售业投资。

蔡总取得了联想,清华同方的一系列知名电脑品牌的代理权,并通过售后服务的本地优势,逐步占据了本地的电脑销售市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经济,私人企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广告成为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中开拓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击败竞争对手的利剑。

羽翼日益丰满的蔡总着手开拓广告市场。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日益成熟的客户网使得蔡总的广告业务逐渐成长强壮起来,可谓与电脑销售平分秋色。

随着社区文化在我国的逐渐兴起,物业公司又成为蔡总旗下的新成员。

由于物业公司常常需要与政府部门、小区居民打交道,因此公司的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让驰骋商场二十多年的蔡总着实操了不少心,从内部人员的着装到出勤的考核制度,从内部资料文件的完善到与政府部门的协调,蔡总在这个公司创立的初期都一一亲自审核,逐步将它拉上规范合理的轨道。

蔡总的创业经历给了我不少启示。

对于怀揣着创业之梦的我们来说,如何充分了解市场、了解社会、找准创业的切入口,如何在后期的发展中健全管理体制尤其是用人制度,影响员工为我而工作,这些都是我们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轻松的工作氛围,与员工共成长
在中小企业的实习过程中,我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轻松的工作氛围。

老板会不经意的称赞员工的衣服漂亮,职员也无需穿着严谨的职业装,而是穿着轻松便利的休闲服。

整个工作场所中老板与职员,职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都在低障碍的状态下进行
沃尔玛的始祖山姆-沃尔顿曾说沃尔玛成功的秘诀在于沃尔玛的员工,公司对待他们的方式和他们对待公司的忠诚度。

中小企业的这种轻松的工作氛围,员工不必在科层制的束缚下工作,使得员工更主动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感受到公司对他们才能的需要,从而培养出对公司的忠实感。

毫无疑问一家公司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员工的成长。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同样如此。

员工在低障碍沟通,舒适的服装,缓解工作压力的几个玩笑中收获着自身的成长的同时,也铸造着中小企业的成长。

家族制的利弊——任人唯亲还是唯贤适用?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了90%以上。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实习的这家公司管理人员之间存在着兄弟,兄妹,夫妻等多重亲属关系。

我国的私营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是以“小我”为中心的,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由于对外来人员缺乏必备的信任,并且家族成员急于在其中分一勺羹,因此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岗位都由亲属担任。

家族式企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的发展壮大,也被认为是最有普遍意义的企业类型。

家族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管理成本方面。

创业初期,家族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迅速集聚人才,团结奋斗,甚至可以不计报酬,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内获得竞争优势,较快的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同时家族整体利益的一致性使得各成员对外部环境变化具有天然的敏感性,从而在执行上成员之间更容易达成共识。

此外,家族成员彼此间的信任及了解的程度远高于其他非家族企业的成员,从而使家族企业具有强烈的凝聚力。

在管理体制不是很健全的中小企业,这种由血缘纽带关系形成的凝聚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企业集中统一行事。

因此家族制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制度,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初创阶段。

整个封建历史在告诉我们一国之治呼唤唯贤是用,否则科举制度也不会在那个时代有那么强的生命力。

企业要做大,要发展,需突破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家族企业也不例外。

吸收大量的专业人才进入公司的核心层是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必由之路。

可以说,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缺乏社会精英的吸纳。

有人认为:中国的家族制度不是限制,而是大大地加速了改革和为改革做出了贡献,但是家族内外有别的伦理关系会造成企业组织内部的帮派体系和组织内耗,因此便出现了效率低下的状况。

可以简要概括为一句话“成也家族,败也家族”。

任人唯亲严重的限制了私人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竞争对管理者及其企业成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家族某些成员的知识和能力有限,而且他们会阻挠新人进入决策层,排挤现有外聘的管理人才,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家应树立的基本观念,而家族成员的存在对员工绩效评估的公正性会有所影响,从而使非家族成员积极性遭受挂折。

再一方面,家族成员各自关系引荐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既容易结成特殊的利益群体、造成群体之间矛盾而影响到家族的和睦,又使得外地员工因不公而感到心寒。

总之,人员任用制度的这种畸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私人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

结语:随之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应该勇敢地将创业作为自己实现梦想的舞台,虽然艰辛,但充满着价值。

作为很多大学生创业会选择的企业形式,中小企业既有着无可比拟的活力,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尤其是家族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互错乱带来的任人唯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