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美学——第七章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旅游美学——第七章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2017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回顾
5 饮食文化与审美鉴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概述
一、两大观念 二、三大原则 三、四大习俗 四、十美风格
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饮食的审美特色
四大菜系审美特色
中西饮食文化审美比较
一、美味与营养
民族饮食审美特色
宗教饮食审美特色
二、随意与规范
三、和合与分别 四、情趣与技术
旅游美学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恒 山
衡 山
黄 山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等。 五台山 普陀山 九华山 峨眉山
文殊菩萨
聪 明 智 慧
观世音菩萨
大 慈 大 悲
地藏菩萨
大 愿 孝 道
普贤菩萨
理 德 、 行 德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按景观的基本成因和属性把旅游景区划分为两大类: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地球岩石圈形成的地文景观旅游 景区 水圈形成的水域风光旅游景区 生物圈形成的生物景观旅游景区 大气圈形成的气候天象景观景区
人文景观类旅游景区
文物古迹旅游景区 民俗风情旅游景区 宗教文化旅游景区 文学艺术旅游景区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等。 泰 山 华 山 嵩 山
五 岳
旅游美学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包括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垄槽、风蚀城堡和风积地貌:沙丘和戈壁
新疆乌尔禾风蚀魔鬼城
罗布泊“雅丹”风景区
旅游美学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
美国落基山
日本富士山
旅游美学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地下的洞穴、暗河与地上的孤峰、峰林、石林及天生桥。 桐庐“瑶琳仙境”
贵州织金洞 桂林岩溶山水 中国云南石林
建水燕子洞 贵 州 黎 平 天 生 桥
引力,本质上是一
种旅游产品。
旅游景区是具有美学、科学和历史价值的各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空间载体,同时旅游景区又是以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和需求, 为人们提供参观、游览、度假、康乐、科研等产品和服务的空间区域。它包括旅游景点、主题公园、度假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 园、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等。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1 旅游景区的定义 旅游景区是旅游 资源的重要表现 形式之一,是各 种旅游资源展现 给游人的载体。 旅游景区一般是将 旅游资源经人为开 发,使其可以激发 旅游者的兴趣和吸 旅游景区 只要能够激发人们 的旅游兴趣和需求, 并能提供给人们游 览、休息和科研的 区域,都应该是旅 游景区。
景点
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一个专门的场所,或者 是一个有明确界限的、范围不可太大的区域,交 通便利,可以吸引大批的游人闲暇时来这里作短 暂停留的地方。 ——英国学者约翰·斯沃布鲁克
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 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 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 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 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旅游景区
风景名胜区
由一定数量的旅游点组成的,拥有一 定质量的旅游内容和一定质量的接待 设施,在相应的分布范围内足以供旅 游者停留一定时间的旅游空间。 ——王洪斌
旅游区
1. 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心城市; 2. 旅游区内存在一定数量不同特色的旅游点; 3. 都与行政区划相一致,以便统一规划。 可以是一座旅游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景区。
绪论
审美心理与 自然景观与 人文景观与 饮食文化与 旅游景区的 旅游服务者 旅游观赏原理 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 审美设计 审美要求
旅游美学
第六部分 旅游景区 的审美设计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旅游景区审美设计的基本原则
旅游景区的审美鉴赏
一、旅游景区的定义 二、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三、旅游景区的基本特征 四、旅游景区审美意义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等。 安 徽 齐 云 山 湖 北 武 当 山 珠穆朗玛峰
四 川 青 城 山
四 大 道 教 名 山
江 西 龙 虎 山
阿尔卑斯山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等。
一、传统性与创新性结合的审美原则 二、整体性审美原则 三、人本性审美原则 四、特色性审美原则 五、生态性审美原则
一、自然景观构美 二、人文景观构美 三、人造景观构美 四、旅游景区形象构美 五、旅游线路构美
六、旅游服务构美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1 旅游景区的定义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包括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垄槽、风蚀城堡和风积地貌:沙丘和戈壁
敦煌鸣沙山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美国彩色荒漠
旅游美学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包括:海蚀地貌、海积地貌、岩岸、沙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 中国大连金石滩海滨 美 国 迈 阿 密 海 滩 澳大利亚大堡礁 台湾清水断崖
广西红树林海岸
旅游美学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指一般地区罕见的独特的地貌景观
福建鸳鸯溪白水洋巨型水下石板广场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景观
贵州马玲河地缝裂谷
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平原西侧的世界 最大嶷岩独石艾尔斯巨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