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方案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方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功能分区
密集游憩区
游憩缓冲区
核心保护区
同心圆式功能分区模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旅游景区功能分区的作用有哪些? 控制游客数量和限制开发规模,保护景区环境, 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功能分区
①常见模式:同心圆式功能分区模式 ②作用: 控制游客数量和限制开发规模,保护景区环境, 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探究
• 阅读“桂林独秀峰·王城
旅游景区”资料,请同学 们遵循“旅游景区规划设 计的原则和内容”提出景 区规划设计方案。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 特我新。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庐山白鹿洞书院 云南大理三塔 深山藏古寺
深 山 藏 古 寺



大理三塔
作 ,




庐山白鹿洞书院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一、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涵
什么是旅游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
1、旅游规划:纲领和蓝图 开发旅游资源和景点建设来合理发展旅游业
(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顺序、发展规模和水平、空间布局)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旅游价值的合理开发和景区综合利用保护
新名词:景区 景区和旅游资源有何不同呢?
名词解释
①景区形象:人们对旅游景区总体的、概括的认知和评价 ②景区形象的决定因素:景区景观特色
旅游景区形象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景区形象
景区形象设计包括: 理念: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旅游市场的需求, 制定旅游地的发展方向、目标,明确旅游地的经营 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主题和宣传口号。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就是将人工建筑与旅游景区的 地理环境融为一体,使旅游者能感受到和谐统一的意境,达到 情景交融的效果。
自我检测区
123 456
4.下列对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景区形象和空间布局 B.景观特色是景区形象的决定性因素 C.常见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 D.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就是对景区服务设施的布局
自我检测区
123 456
3.下列能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原则的是( D )
①人文景观的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 ②通过
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使两者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③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④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⑤一方山水
一方情
A.①②③④
行为识别:旅游地的内部管理制度、员工培养、工 作环境;旅游地对外宣传和促销等。
视觉识别:对具有观赏魅力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 进行人工塑造的手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景区形象
神农架生态旅游
井冈山红色旅游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景区形象
桂林山水甲天下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不到长城非好汉
旅游景区 的服务业
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阅读课文,说一说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有哪些原则?
1、 突出景观特色:独特性——吸引游客最关键的要素
§突出景观特色:
§独特性——吸引游客最关键的要素。
§正面例子:中国的一些著名山地旅游景观, 突出各自特色:泰山之雄,黄山之奇等。
§反面例子:大明湖、动物园——建设大量 游乐场。失去了其独特性(大明湖:四面 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 突出景观特色:独特性——吸引游客最关键的要素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3、维护生态平衡 4、 最佳综合效益 “一点”多用
四、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说一说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1、景区形象
什么是景区形象? 景区形象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 ——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
印度泰姬陵
法国凯旋门
中国长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旅游者——主体地位
①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②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③ 自由支配的收入 ④一定的闲暇时间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 交通、食宿、娱乐、通信、购物
(供给与消费处在同一时段)
•而一般情况下,文化素质越高,人们越容易具有旅 游的动机。——开眼界,见世面。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
§旅游景区除了具吸引力的资源外,还应当 有较好的服务设施条件,服务基本上是围 绕旅游六要素而言的,包括:
§交通、食宿、娱乐、通信、购物等。
§特点:供给与消费常常处于同一时间段 (与吸引物相比较),所以应该重视“过 程管理”。
旅游景区:指一定地域范围内,旅游资源、旅游
服务设施与机构、旅游交通设施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旅游地域系统。
旅游规划:旅游发展的纲领和蓝图,它是通过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点建设来合理发展旅游业。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旅游规划的一部
分,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主要是为 了促进景点旅游价值的合理开发,以及对景区经行 综合利用的保护。
旅游规划 与旅游景区规划
§旅游规划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条件,
§旅游景区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保证, 三字经 :提品位,扩规模,增效益,利保 护。
§旅游规划中涉及到的旅游六要素:食、住、 行、游、购、娱
§吃: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 所以一定要吃饱、吃好、吃干净。外出旅游不 能错过品尝当地的特色食品。出产地自然是味 道正宗价格便宜,但千万不要在旅游点购买, 到所住地街道店铺去买才不会被“宰”。
§ 住:不要住太贵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 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在 旅游活动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行:交通费用是旅游中开销最大的一项,往往占总 开支的一半以上。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 处进得去,也出得来。特别注意: 1、先买好返程票。2、乘交通工具注意安全。3、所 到处宜购买一份当地地图,以防迷路。
§如:黄山的三奇四绝,趵突泉公园的天下 第一泉,印度泰姬陵,德国慕尼黑的啤酒 节
§2、旅游者: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1)金钱(自由支配的收入): §(2)时间(一定的闲暇时间):
§实际上金钱、时间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 关系。
§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们的 金钱越多,而闲暇时间也越长。所以出游活动也越体的、概括的认知和评价
②景区形象的决定因素:景区景观特色
③旅游景区形象设计的内容:理念:旅游主题和宣传口号 行为识别:
2、功能分区
视觉识别:
①常见模式:同心圆式功能分区模式
②作用:控制游客数量和限制开发规模,保护景区环境, 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空间布局 ①交通:交通线路规划和交通工具选择
②旅游服务设施:靠近交通和景区、具体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沿海某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案例研究:德国汉诺威市
问题:德国汉诺威市的旅游 规划包括哪些措施?
自我检测区
123 456
D 1.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
§(3)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例:黄山、泰山并不是谁都能爬上去的,青藏高原也 不是说谁想去就能去的。
•(4)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以上三个因素,即时间、金钱和身体条件,是产生 旅游的必要条件。但是,即使在它们三者都具备的 情况下,如果人们不想以旅游这种方式使用他们的 时间及消费金钱的话,旅游也不会产生。
解析 景区服务设施要与交通线相连,要尽量在景区附近 选址。
自我检测区
6.右面是“华北平原某市 平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若在该城建一所疗养院,你 认为建在哪里好,为什么?
§景区内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必然建设一些人文建筑, 但要求从色调、风格等方面力求与景区风格相一致, 使建筑能融入风景之中,从而使旅游者感受到风景和 谐统一的境界。
§正面例子:白鹿洞书院(色调与山地景观一致,风格 古朴)
§景区内的很多服务设施:商店等也可要注意与景区的 和谐统一。
§就如假山上的小亭,合适的人工建筑不仅不会破坏景 区的美,相反更能增添和谐之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考:根据课本相关内容,说明平遥古城的形象 设计主要侧重于哪些方面?
理念:旅游主题和宣传口号。
行为识别: 视觉识别:
1、景区形象
①景区形象:人们对旅游景区总体的、概括的认知和评价 ②景区形象的决定因素:景区景观特色
③旅游景区形象设计的内容:
理念:旅游主题和宣传口号 行为识别: 视觉识别:
§反面例子:长清五峰山上宽阔的公路和莲台山上的柏 油路,泰山上的索道。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维护生态平衡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杭州西湖
云台山—红石峡
§3、维护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是基础。旅游业的开发 也要做到维护生态平衡,由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 展。
§正面例子:西湖经过开发,生态环境更加优越。
条件
B.旅游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使旅游景区获得更大的
效益
C.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要考虑到自
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
D.旅游规划可给旅游管理部门带来巨大收益,但对旅游者的旅游活
动影响很小
解析 合理的旅游规划可给旅游景区增添魅力,使旅游者最大 限度地满足旅游需求,实现旅游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