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与人体健康学院:美术院学号:**********编号:姓名:***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生命,它是由最小的生命结构细胞构成。
人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的支持,人摄入食物就是不断地补充生命必需七类基础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每一个健康的人所需要的营养素远远不止以上七类,还有几十种的其他元素,有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我们没有发现的营养元素。
什么样的人称得上健康?有人说,我没有病我就是健康的,对吗?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有严格的定义,并且还有健康的10个标准。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都处于完满的状况,而不仅仅是无疾病或不虚弱而已。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健康的人只占人口的5%。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健康的人呢?我想可能是跟一个“习惯”有关。
做很多事情都有一个习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当然,饮食也有一个“习惯”了。
饮食习惯是生命早期形成的,对生命后期的惯性疾病有重要的影响。
人的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规律,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有70%有疾病是由营养素失衡引起。
我们的营养需要维护一个平衡的状态,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少,然而我们现在已过去的营养缺乏症过渡到了营养不均衡,以及不科学的饮食习惯比如传统的饮食意识,不讲营养均衡,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很不良的影响,产生多种疾病,甚至死亡。
落后的习俗、挑食、偏食、暴饮暴食都使我们营养失衡。
我们人体中有多种组成元素,常量元素有钙、镁、钾、钠、磷、硫、氯,微量元素有铁、锌、碘、铜、钼、铬、钴,它们都是我们已知道的机体必需组成部分,缺乏其中的一种,都会引起疾病,比如:锌是细胞分裂和免疫系统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它可以防治前列腺肥大,保护皮肤和骨骼,维持正常的味觉和食欲,而我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100克植物食品中只含锌l毫克左右,而同样的动物性食品含锌3—5毫克,所以,我国人口锌的撮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
所以有的儿童智力发育差,注意力不集中,还有的成人视力差,前列腺肥大,还有我们熟知的钙,成人体内大约有1.2的钙,每天流失的钙大约有700毫克,成人的钙推荐撮入量800毫克左右,而我们每天钙的摄入量只有405毫克,加上我们习惯以谷类为主食,它含有大量的磷,更易与钙结合形成磷酸盐,更加减少了钙的利用率,我们也知道一些慢性病与缺钙有关,比如:高血压、骨质疏松、四肢麻木,腿脚酸软等等,所以中国人急需补钙。
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对于吃的食物也越来越讲究了,吃的米和面要越精越白越好,殊不知在吃上了又精又白的米和面的同时,脚气病又找上了我们。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不当的饮食习惯就是健康的杀手,经济条件好了;人民的生活提高,人的应酬也多了,吃的东西也追求上“档次”了。
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质的“三高”食品也越来越受欢迎了。
然而,没有科学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不讲究能量、营养元素的搭配,正是这些能量失衡导致了现代的“文明”病人越来越多,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等。
随机调查了50户居民,绝大多数都不注意营养素的摄取,甚至有人不懂营养,有人认为只要吃饱了就行,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在他们看来只要吃饱了就养,有人认为只要吃饱了就行,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在他们看来只要吃饱了有营养。
只有不到10%的家庭注意一些膳食的简单搭配.在调查中,还存在这样的一位朋友,张某,男,40岁,体重87公斤,身高1.74米,从事锅炉工作,血压170/98毫米汞柱,他说他经常头晕、乏力。
他也知道自己的血压高,我问他注意饮食了吗?他说他照常抽烟渴酒,还喜欢吃猪肉,并且仍然喜欢吃盐比较重的菜。
听了以后,我建议他尽量少吃盐,少饮酒,多吃一些含钾、钙和一些有降压效果的食物,他说,那样生活的多没有意思,喜欢吃的却不敢吃。
真是无知者无畏。
可见我们的营养知识多么的贫乏,其实人的身体就好比一部机器,如果我们平时对它的保养、呵护是可以延长它的使用期的,尽管现代的人还不可以控制主宰自己的衰老进程,但是可以象保养机器一样,养成一个自律、养生、保健的生活习惯,同样可以延缓我们的衰老,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俗。
比如:华东地区像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爱吃大米,而面食只作为早餐用。
华北地区以面食为主,喜食馒头、面条、饺子等等,还有一些民族有它的宗教信仰,比如:回族就忌食猪肉等等,再者,还有些人有偏食、挑食的习惯,试问我们的营养怎么均衡、全面、足量?我们又怎么会是那5%的健康人群?不良的、地域性的膳食习惯带来的营养不均衡,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营养不均衡导致的慢性病,占全部死亡人口的70%以上,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4200万儿童生长迟缓。
这是一组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其实,营养对于人体的重要。
早在我国古代的《黄帝内经》中就写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茶为充”。
两次诺贝尔奖得主Linus qauling也曾讲过,“最佳营养将成为未来的医学”。
今天,我国的人均平均寿命是67岁左右,而在营养法制比较健全,营养教育比较普及的日本,人均寿命却达到了82岁左右。
难道我们还要继续为不科学的饮食付出健康的代价吗?时代的变迁,引发了饮食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了营养的变迁。
是到了我们应该关心“吃什么” “吃多少”“怎么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随着世界各国对均衡饮食营养的关注与研究。
出现了许多新兴食品,如:钙的强化食品,锌的强化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等,使得我们从主食即可获得充足、全面的营养素充满了希望。
伴随现代营养的科学发展,对人体更加深入的研究。
“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
希望我们在加强营养法制法规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让更多的人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让更多的时间要最佳医学研究证明,7点到8点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
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5小时左右为好。
如果早餐较早,那么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伊贝尔解答)早餐前应先喝水人经过一夜睡眠,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早餐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
如果只进食常规早餐,远远不能补充生理性缺水。
因此,早上起来不要急于吃早餐,而应立即饮500—800毫升凉开水,既可补充生理缺水之需,又对人体器官起到洗涤作用,从而改善器官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伊贝尔解答)热量供给要适当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的量,一般应占全天的供给量的30%左右。
其中对在中、晚餐中可能供给不足的营养,如能量、维生素B1等,早餐应适量增加。
且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使食物蛋白质中的8种必要氨基酸组成比例更趋平衡,营养互补。
(伊贝尔解答)烹调制作要讲究既要考虑个性生理特点,又要考虑各人的食欲兴趣和口味爱好,最好是热稀饭、热燕麦片、热牛奶、热豆浆,切忌喝冰咖啡、冰红茶、冰牛奶等,油炸食品要少吃。
(伊贝尔解答)酸碱食物不可偏废不少人早餐习惯吃馒头、油炸食品、豆浆。
也有人吃些蛋类、肉类、奶类。
虽然上述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脂肪,但均为酸性食物,若酸性食物在膳食中超量,容易导致血液偏酸性,引起体内生理上酸碱平衡失调,常可出现缺钙症。
因此,若能吃点含碱性物质的蔬菜、水果,就能达到膳食酸碱平衡及营养素的平衡(伊贝尔解答)1、奶+菜包/肉包+蔬菜:酸奶含丰富的乳酸菌,对人体的贡献甚至大于牛奶。
但是酸奶不能早上空腹喝,最好和包子、馒头等搭配吃。
如果是素包如香菇菜包等,营养就比较齐全了;如果喜欢吃肉包,必须再补充些蔬菜、水果,或者用蔬菜汁、水果汁代替,最好是鲜榨的。
科学搭配一日三餐的饮食原则:一天要吃三餐饭人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
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
同时还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
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 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 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钟与一日三餐:现代研究证明,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说明人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大脑与一日三餐: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约需要110~145克。
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
一日三餐,肝脏即能为人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与一日三餐: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时才到达小肠。
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 小时,从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
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
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较合适。
早餐的科学搭配: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
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
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和学习的需要。
早餐在设计上选择易消化、吸收,纤维质高的食物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将成为一天精力的主要来源。
早餐的重要性: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
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
坚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长得壮实,抗病能力强,在学校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听课时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大都更加优秀。
对工薪阶层来讲,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证,这是因为人的脑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种营养素中获取能量,经过一个晚上没有进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证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时间长了就会使人变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无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个要素: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
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