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Toloas-Hunt综合征
Toloas-Hunt综合征
患者女性,79岁,因“左眼睑下垂伴头痛3周”入 院。
病例特点:
1、老年女性,急性发病。 2、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睑下垂,睁眼困难, 伴头痛,左侧顶部搏动性疼痛,及左眼球后灼烧样疼 痛,下午及晚上明显,自服“芬必得”后头痛可减轻, 无伴头晕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视物障碍,无精神行 为异常,无肢体乏力,无意识障碍,曾到中山大学眼 科中心就诊,测眼压正常,门诊治疗症状无好转,1天 前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双 侧额顶叶侧脑室前角旁低密度影、右侧明显、建议MR 检查,现为进一步诊治来诊收住我科。自发病以来, 患者胃纳差,睡眠精神欠佳,二便正常,体重减轻20 余斤。
4、入院体查:T:36.3℃,R:20次/分,P:96次/ 分,BP:133/75mmHg,两肺呼吸音粗,未闻 及干湿啰音,心腹体查无异常,双下肢水肿。 专科检查:神志清,构音清,对答切题,体查 合作,双侧额纹对称,左侧上眼睑下垂,左
眼裂6mm,右眼裂10mm,双侧球结膜充 血,眼球运动自如,未见眼震,双侧双瞳孔等
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双侧 鼻唇沟无变浅,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四肢 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 稳准,闭目难立征(-),肢体感觉对称正常, 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5、辅助检查:2013-4-17外院头颅CT平扫示双 侧额顶叶侧脑室前角旁低密度影,右侧明显, 建议MR检查。
1.后交通动脉瘤 2.痛性眼肌麻痹 3.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4.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5.颅脑肿瘤 6.重症肌无力
痛性眼肌麻痹(pa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ful ophthalmoplegia) 又
叫Toloas-Hunt综合征,是发生在海绵窦,眶上 裂的特发性炎症,是一种可以缓解和复发的一 侧性Ⅲ、Ⅳ、Ⅵ脑神经之一或同时受累,而造 成眼肌麻痹,并伴有眼眶部疼痛的一组症状群。 是以疼痛发病的全眼肌麻痹。考虑是病毒感染 性眶上裂炎症所致。疼痛是因为累及三叉神经。
3、既往有“肺结核”病史50年,现已治愈;有 “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高达 150/80mmHg,平素服用“络活喜”2.5mg qd, 血压可维持在130/85mmHg;有“冠心病,稳 定型心绞痛,左束支传导阻滞”病史多年;有 “脑梗塞”病史;有“继发性双肺间质性肺炎” 史。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
CT扫描:海绵窦和眶尖部发现异常影像者多显 示病变同侧海绵窦扩大,密度增高。可合并眶 上裂扩大或眶尖部高密度影与海绵窦病变相延 续。CT值多在52.3-56.9HU。眶尖部高密度影, 边界不清,内密度不均匀,与海绵窦高密度影 延续。 MRI检查:当CT尚未发现海绵窦病变时,MRI 可显示海绵窦内不正常软组织影。病变显示为 T1WI和T2WI均为中等信号强度,海绵窦病变 与眼眶异常信号相延续。颅内病变信号与脑组 织信号强度相同,眶内病变信号强度与眼外肌 相同,因此采用脂肪抑制和强化,显示病变更 清晰,显示率更高。
临床特点: 1.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有关,发病 前常有受凉或感染因素。 2.一侧眶后或眶上缘持续性疼痛,一般出 现于眼肌麻痹前,少数疼痛出现于眼肌麻 痹后(Ⅴ脑神经)。 3.眼外肌麻痹,眼球固定(Ⅲ、Ⅳ、Ⅵ脑 神经)。 4.一般经数日或数周好转,但可复发,激 素治疗有效。 5.能除外其他能引起痛性眼肌麻痹的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