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西双版纳

初中地理西双版纳


活动2:
读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 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这 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
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 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
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 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
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 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 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 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 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 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 化生活习俗,深受西双版纳 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 靓丽的风景线。
亚 洲 象
巨 嘴 犀 鸟
长 尾 猿
绿 孔 雀
天 堂 鸟
红 掌
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 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 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 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 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 了无穷魅力。
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请阅读P60的材料:欢乐的泼水节
图7.16 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员的角度,来 谈谈西双版纳 是如何以旅游 业为龙头,来
带动本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
省境内,南部和
.
接壤。
• 2.西双版纳的南部还以
河与 .
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 3.西双版纳是除
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
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有高大挺拔的

巨大的
,残忍的
,气势磅礴
的“
”。
• 4.西双版纳还有上千种动物,

.
.
.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
佛塔
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为主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 省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 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 源优势,先后建成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 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 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 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
西双版纳
`
教学目标 :
• 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特性; • 2.知道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 • 3.了解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开发的 成功经验,
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西双版纳地处
南北走向的横断山 脉最南端,南部与 老挝、缅甸接壤, 还以澜沧江——湄 公河与泰国、越南 等水路相连,有着 十分丰富的旅游资 源,尤其是风景旅 游资源美丽诱人 。

”。
望 天 树
望 天 树
板 状 根
板 状 根
绞 杀 植 物
绞 杀 植 物
独 木 成 林
独 木 成 林
热带动物王国
动物的种类居全国的首位。鸟类有400多 种,鱼类有100多种,两栖类动物32种,兽类 62种,昆虫1437种,其中,亚洲象、兀鹰、 白腹黑啄木鸟、金钱豹、印支虎等为世界性 保护动物。懒猴、白颊长颈猿、金钱豹、虎、 象、野牛、羚羊、赤角犀鸟等20种为国家一 类保护动物。熊猴、金猫、原鸡、孔雀、孔 雀雉等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境内还有我国 珍贵、稀有的两栖动物巨蜥、蟒蛇、虎纹蛙、 大壁虎等,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动物园。
活动1:
读图7.13 分析西双版 纳的气温和 降水分布特 点,并确定 其气候类型。
图7.13 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 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 影响很大,全年分为两大季节:雨 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 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 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 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 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 气候。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 南省最南端,面积19184平方公 里,人口约80万。 傣语“西双 版纳”直译为“十二千块田”, 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傣 家人说西双版纳古时称为“勐 (meng)巴纳西”,意思是“一块 神奇、美好的理想国土”。
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 季风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 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这是除海 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 存得最完整的地方。
热带植物园
热带植物园
傣族园
傣族园
野象谷
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路线的分布
观察一 下西双版纳 与邻国的通 达状况,思 考并回答这 种规划对西 双版纳的旅 游业发展有 什么好处?
图7.15 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发展, 改善了人民生活:
请分别从西 双版纳政府官 员、商人、学 生、宾馆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