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遗传学原理

20遗传学原理


聯鎖群數=染色體對數
焦點 205 染色體的構造
32
8個組蛋白 核體 3 1 圈 DNA 4 染色質 染色體(細胞分裂)
焦點 206 染色體構造的變異
41
染色體構造改變 基因數目改變 缺失,重複 基因排列改變 倒位,易位
染色體易位 無正常減數分裂 配子數目減少 玉米產量減少
三倍體(3n) 染色體不能配對 配子不能存活 無子西瓜 開花結果,無種子
四倍體(4n) P 蘿蔔甘藍 F1 大多不孕 F1F1 F2 有生殖力
舊世界棉 (13對)
美洲棉 (13對)
新世界棉 (26對)
50%開花植物 屬於多倍體植物 莖枝較粗,葉色深綠 果實較大,抗旱,抗病
非整倍體 單體 三體 缺對 2n-1 2n+1 2n2 流產,夭折,
焦點 202 孟德爾遺傳法則
1
P ○ G F1
單性雜交 YY yy y ○ ○ Y Yy 黃色
F1自交 F1F1 Yy Yy ○ G ○○ Y y ○○ Y y F2 YY Yy Yy yy 黃 黃 黃 綠
F1的性狀與P相同 顯性 在F1出現的性狀 F2顯性:隱性=3:1 隱性(在F1未出現) 在F2佔¼
自由配合律 2.形成配子時, 非對偶基因互相組合 同至一配子中
焦點 203 遺傳機率
17
遺傳機率的公式 x:顯性的機率 y:隱性的機率 n:子代的數目
n (x+y)
4 (x+y)
生四個小孩
4 3 2 = x + 4 x y + 6 x y 2 3 4 +4xy +y
配子基因組合的計算 基因型
易位 第14對 第8 對
淋巴球B細胞
IgH緊鄰c-myc致癌基因 B淋巴瘤,白血病
焦點 207 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54
染色體數目變化 整倍體 非整倍體 單倍體n 單體2n1 三倍體3n 三體
單倍體(n) 單倍體動物(很少見) 雄蜂,雄蟻 單倍體植物 個體小,抵抗力弱 1 n 配子存活率( 2 )
AabbCcDd 產生配子Abcd機1
率 8
焦點 204 染色體遺傳學說
22
遺傳性狀的控制 孟德爾 現代 Factor Gene 因子 基因
洒吞,巴夫來 染色體遺傳學說 摩根(莫甘)
基因位於染色體上
聯鎖互換,性聯遺傳
染色體遺傳學說 1.基因位於生殖細胞 基因藉精子,卵 遺傳給子代
2.基因位於細胞核內 互交結果相同 精子,卵貢獻相同 3.基因位於染色體 減數分裂,受精作用
1
VvBb:Vvbb:vvBb:vv bb
莫甘的實驗
4 : 1 : 1 : 4 VB ○ Vb ○ vB vb ○ ○
不符合孟德爾遺傳
同源染色體互換 未發生互換的配子 比例較多 有發生互換的配子 比例較少
焦點 209 聯鎖和互換
80
基因聯鎖 一對染色體上 有許多不同基因 減數分裂時 聯鎖基因不分離 至同一配子中
無分離現象 同源染色體不分離 造成三體或缺對 第一,第二減數分裂 皆可發生無分離
焦點 208 摩根(莫甘) 果蠅的遺傳實驗
70
莫甘的實驗 長翅灰身 短翅黑身 P VVBB vvbb
G ○ VB ○
F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VvBb 長翅灰身
vb ○
VvBbvvbb F2 長翅灰身 VvBb40 長翅黑身 Vvbb10 短翅灰身 vvBb10 短翅黑身 vvbb40
焦點 210 性別的決定
87
由精子決定性別 XY型(人類,果蠅) ♂XY○○ X Y ♀XX○ X
由精子決定性別 XO型(蝗蟲,椿象) ♂ X ○○ X ♀XX○ X
由卵決定性別 ZW型(蝶,蛾,鳥類) ♂Z Z ○ Z ♀ZW○○ Z W
受精方式決定性別 單性生殖(蜂,蟻) 卵受精雌(2n) 卵未受精雄(n)
試交 P Rr r r G ○○ r ○ R r ○ F1 Rr : r r =1:1 圓形:皺皮=1:1
兩性雜交 P YYRR yyrr
○ G
F1

YR
YyRr

yr
F1自交 F1F1 YyRr YyRr
YR Yr yR yr ○○○○ YR Yr yR yr ○ G ○○○○ F2黃圓:綠圓:黃皺:綠皺
染色體,基因動態相符
減數分裂 同源染色體互相分離 對偶基因互相分離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非對偶基因自由組合
基因聯鎖 一對染色體上 有許多不同基因 減數分裂時 聯鎖基因不分離 至同一配子中
聯鎖群 一條染色體上 的所有基因 一對染色體上 的基因群
果蠅基因聯鎖群=4 豌豆基因聯鎖群=7 人類基因聯鎖群=23 細菌基因聯鎖群=1
9 : 3 : 3 : 1
兩性雜交 F2 基因型=33=9種 表現型=22=4種
10
孟德爾遺傳定律 1.單性雜交 分離律 2.兩性雜交 自由配合律
分離律 1.基因控制遺傳性狀 一種性狀 由二個基因控制
分離律 3.顯性和隱性基因 相遇時, 只表現顯性性狀
自由配合律 1.形成配子時, 一對基因的分離 對另一對基因無影響
部分爬蟲類 卵孵化溫度 決定性別 雌雄同體 不具性染色體
焦點 211 巴爾氏體
99
巴爾氏體(1949) 皮膚,口腔黏膜 特殊方法染色 女性有染色點 男性無染色點
巴爾氏體數目 =X染色體數1 X染色體數目 =巴爾氏體數+1
102
巴爾氏體的用途 1.鑑別胎兒的性別 2.判斷胎兒是否正常
互換 在相同部位斷裂 交換部分染色體 發生基因重組
互換率
發生互換配子 100% 所有配子
83
VvBb:Vvbb:vvBb:vv bb
4 : 1 : 1 : 4
互換率 1+1 100 % 4+1+1+4
VB ○ Vb ○ vB ○ vb ○
互換單位(分莫甘) 基因間的相對距離 V,B互換率20% 二基因距離 20互換單位
正常男性無巴爾氏體
嵌合體 雌性哺乳動物 一半細胞 某條X染色體活化 另半細胞 另條X染色體活化
焦點 212 Y染色體
106
果蠅Y染色體 與性別決定無關 使雄性有生殖力
果蠅的性別 X ♂無生殖力 XX ♀ XY ♂有生殖力 XXY ♀
人類Y染色體 與性別決定有關 決定男性性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