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施工难点特点4、方案的确定5、支撑体系构造6、架体基础及构造7、支撑体系检查验收8、支撑体系搭设和拆除要求9、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有关注意事项10、施工准备11、模板及架体拆除12、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3、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附件一:高支模架计算书附件二:支模架基础验算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华清路主干道南侧,骊山北麓。
建筑物南北长约55m,东西宽约34m,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地下埋深6.35m,地上高度23.9m,占地面积1567㎡,总建筑面积6739㎡。
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等级二级。
地下游泳池467㎡,其上空位二层室内活动大空间(一层为镂空),三层为报告厅。
二、三层梁板结构为南北走向,两根边梁,四根主梁,五根次梁;东西走向两根边梁,四根主梁,五根次梁;两方向主次梁正交,形成多跨井字梁。
二、三层结构均为超高(二层到游泳池底的砂石垫层-4.5m,高为11.7m,三层到二层高位8m),超跨(南北轴跨34m,东西轴跨28.8m)、超重(主梁800×1900砼自重m)结构,其施工方案应由专家论证,并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方能施工。
经多种施工方法比较,确认为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模体系,从安全角度、技术经济效果比较来看,该体系是最佳选用方案。
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2、本工程的施工图纸;3、施工中执行规范、标准;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建筑工程荷载规范》GB50009-200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0。
三、工程施工难点、特点二、三层模板工程支模高度大(达11.2m和7.2m),主次梁截面大(800×1900、600×1900、550×1900、700×2100),间距密,线荷载达38KN/m,混凝土一次浇筑方量多(达900m³)。
模板支撑难度大,要求高。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
四、方案的确定经综合分析,多方论证,二、三层结构梁板模板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架支撑体系,但需解决如下问题:1、模板支架体系的稳定性分析。
2、二层结构自重及架体自重对基础承载能力核算。
3、三层结构字号总及架体自重对二层结构的影响问题。
经计算,当采用以下构造措施,该体系安全稳固,详见计算书;二、三层模板二、三层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板,搁栅采用60×80mm方木,间距300mm;下搁栅采用Φ48×钢管。
架体立杆纵横间距不大于863mm,架体步距1500mm,离基础面200高搭设纵横向扫地杆,最顶部一步步距1900。
框架梁、次梁框架梁、次梁侧模、底模采用15mm厚木胶板,梁侧模内龙骨采用60×80mm方木,间距300mm,外龙骨采用Φ48×双钢管,梁内均设置三道Φ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在计算跨度方向间距600mm.在梁底部小横杆上设置两根承重立杆,每根立杆顶部设置一个U型顶托;立杆在与梁轴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间距为400mm,在计算跨度方向间距南北向为375、692、742,东西向为712、863。
梁支模架于楼板支模架步步拉结。
模板支架从地下室底部砂石垫层上开始搭设,在砂石垫层上,顺梁轴线方向并排铺设60厚200宽木板,两排木板间留空200。
架体在部分位置设置水平及竖向剪刀撑;并且架体与周边挡土墙顶紧或框架柱作刚性拉结,三步设置一道拉结,以增强架体的稳定性。
根据梁、柱位置及截面形状尺寸统一设计纵横立杆平面布置图。
高支架搭设前必须按照设计的立杆平面布置图在基础垫木板上弹线定位,基础垫木板用木板拉条相互拉结以确保立杆间距,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架体搭设时严格遵守《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5、支撑体系构造支模架相关参数表5.1.1梁模板梁截面尺寸梁测次龙骨梁测主龙骨对拉螺杆规格间距双钢管规格垂直间距水平间距550×1900600×1900 800×1900 60×80 6×280 双钢管14 三道6600700×2100 60×80 7×270 双钢管14 四道500 5.1.2梁模板支架梁截面尺寸方木间距托梁数纵向横向水平杆步距支撑高度两侧目楼板厚度5.1.3梁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方案搭设的总体原则是:水平干步距1.5m,支架搭设实际尺寸不足1.5米的模架数时可进行调节,搭设高度11.5m;方木宽度方向贴紧支撑面,间距不大于设计的间距,板底方木必须顶紧梁测木方,顶托、调丝杆的伸出立管不大于300mm。
梁侧内龙骨采用60×80mm木方,布置六(七)道方木;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3.5mm,间距≤600,竖向设3~4道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垂直方向间距≤600六道,对拉螺杆直径14mm。
梁底布置550宽梁五道、梁宽600六道、700mm宽梁七道、800宽梁设八道方木,梁底承重立杆两道,横向间距400mm,计算跨度方向间距863m。
具体见附图。
5.3.120m厚楼板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方案板底方木间距300mm,立杆的间距根据不同跨度,分为863mm,742mm,691mm,立杆的步距1.5m,搭设高度11.3m.6、架体基础及构造支模架基础6.1.1本工程二层梁板支模架大多支撑在-4.5m的砂石垫层上,本工程砂石垫层承载能力为300kpa,本支模架梁下立管垫200宽60厚木板,板下立管垫200×200×60厚木板,以均衡轴压力。
6.1.2首层楼板混凝土强度已达到100%,边框梁立杆直接坐落在基础梁上。
支模架构造措施要求6.2.1支架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横向扫地杆应采用十字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6.2.2立杆之间按步距h=1.50m满设双向水平杆,并与立杆相交处扣接牢固,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内侧,其余纵横向水平杆均分别设于立杆同侧,以便剪刀撑和斜杆与立杆相交处的扣接。
6.2.3 竖向剪刀撑:在每个主次梁交叉部位下的架体上设置,每根剪刀撑跨越6根立杆,自支模架底部至顶部连续设置,并与地面顶紧,剪刀撑一剪边与所经过的6根立杆连续,另一剪边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斜撑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应少于100mm。
竖向剪刀撑布置见附图。
6.2.4 水平剪刀撑:在每个主次梁交叉部位下的架体上设置,每四步设置一道,相邻主次梁交叉部位下设置;水平剪刀撑连接4根立杆,水平剪刀撑布置见附图。
6.2.5 水平剪刀撑布设两道,分别设置于距立杆底座 4.7m和8.7m高处,并通过此平面内的接头核心区。
6.2.6 架体周围应于已浇筑土墙顶紧,与砼柱进行拉接,其接点纵横、上下间距不大于3m,将施工中产生的水平推力传递到结构件和地面确保支架整体稳定。
. 立杆采用对接扣件接长,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步距内,不同步距内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阿德1/3;立杆垂直按≤h/600±50(h为整架高度)最大偏移全高小于60mm.6.2.8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宜采用6米长钢管,严禁采用短钢管拼接。
6.2.9各扣件螺栓均采用扭矩扳手拧紧,使其扭力矩控制在40~。
6.2.10为保证架体搭设质量,要求架子工持证上岗大搭设,并根据脚手架搭设验收规范,保证架体的质量。
7.支撑体检查验收对使用的支模架检查以下内容:1)查看钢管、扣件材料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2)专人用游标卡尺检查¢48钢管壁厚,确保所有立管壁厚均为厚,并做记录。
3)检查钢管表面的平直度,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4)钢管必须涂有防绣漆。
支模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的内容。
1)检查底座是否松动,立杆于底座是否落空。
2)检查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支模架的主要验收内容1)查看垫板是否晃动,检查方法:观察。
2)立杆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测量,立杆偏差:2m高处不得到大于±20mm。
立杆总垂直度不得大于±60mm,用钢卷尺测量。
扣件安装:1)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应大于500mm,且不在同一步距内。
用钢卷尺测量: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用扭力板手检测。
5.剪力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60°,用角尺检测。
6.其他未尽事宜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相关要求执行。
8、支撑体系搭设和拆除要求施工准备1)模板支架搭设前对参与架体搭设的所有员工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
2)对钢管、扣件等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对支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工作。
支架的搭设与拆模1)搭设面积根据的实际尺寸搭设,特别是立杆位置更需准确,便于梁支撑受力均匀。
2)扣件式钢管采用48×3.5mm。
钢管长度以6.0m为主。
3)扣件有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下,以防雨水进入,扣件的拧紧程度适度。
大横杆可以采用对接或搭接、剪力撑和其它杆件可采用搭接,搭设长度不少于1000mm,并不少于3只扣件紧固。
4)立杆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接长;立杆垂直度控制,每搭设三步拉通线检查,对偏移超过要求的立杆立即校正。
5)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砂浆、水泥等污物填塞顶托螺纹。
6)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力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须经专业技术人员批准,并经过相应补强措施方可拆卸,施工完毕后立即恢复。
7)拆除时,应采用与搭设相反的施工顺序,并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9、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有关注意事项、混凝土采用柱与梁板分开、先浇筑周边框架柱混凝土,柱模拆除完,柱砼达70%以上时,在浇筑量、板混凝土。
梁混凝土分四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400~500mm;浇筑方式宜采用2台砼泵车同时对称浇注。
因本工程梁较深,梁混凝土份分四次浇筑,浇完梁第一层混凝土后,从最先浇筑的梁开始浇第二层混凝土,以此类推;120厚现浇板与梁上部第四层混凝土同时浇筑。
9.2本工程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塌落度一般在180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