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概述

精神愉悦。对象美的不同形态、性质会引起不同的美 感:优美感、壮美感、崇高感、悲感、喜感、幽默感 等不同类型的美感。
第三章 美的形态论
美的形态论
美的存在形态
美的表现形态
自然美
崇高
社会美
优美
艺术美
悲剧
科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类的审美经验 和美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影 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 展审美能力的过程。
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
• 注重幼儿自身的感受和想象,让幼儿充分 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表现
• 激发情趣、激活兴趣、体验审美愉悦、体 会满足感和成功感
• 为实现幼儿的艺术表现而学习必要的技能 • 艺术教育要走向幼儿生活
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
音乐活动 音乐表现
歌曲 乐曲 戏剧
音乐欣赏
歌唱活动
•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人的审美教 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艺术 是对个人目的明确施加审美影响的基 本手段。
•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 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 欣赏者则可以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时 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 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了 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4. 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 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 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 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 高。
指导要点
1. 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 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 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 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概述
目录

美育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
四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 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 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 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 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 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 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 人。
爱因斯坦
蔡元培
“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 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 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 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 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 叫做美育。”
——《美育与人生》
一、美育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一)美育
• 什么是美感? • 主体对美的主观感受、体验、理解、评价和所获得的
2.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 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 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3.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 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 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 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 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 修养
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 象力和创造力。
3.陶养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是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 地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活动感染学前儿 童,并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最终促进儿童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儿童歌曲 其他歌曲
韵律活动
律动 舞蹈 其他节奏活动
节奏乐活动 打击乐
绘画、雕塑、工艺 美术、建筑、自然、
环境
美术活动
美术欣赏
美术表现
绘画活动
命题画 意愿画 装饰画
手工活动
纸工 泥工 其他材料的手工
• 艺术教育是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道德、人 格趋于完美的素质教育
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受到真、善、 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 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 下引起人们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发生深刻 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生活,树 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美育的功用:
• 第一,培养某种审美价值取向。个人生活 在社会环境中,通过美育,使个人接收某 个社会关于美和丑、崇高和卑下、悲和喜 的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审美价值取向。
• 第二,发展人的审美创造能力。这包括发 展人的审美知觉和审美体验的能力,完善 人的审美趣味,培养人在艺术活动和其他 活动中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 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 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 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 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 认识真理。“观古今于须臾,览四海于一瞬。”
• 艺术教育是对人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人在面对 危急时引起的恐惧感,看到丑恶事物时引起 的憎恶感,欣赏完美的艺术时所产生的愉悦 感,对美好事物产生的爱慕感等都是人对客 观事物的态度,即是情感。情感,不仅反映 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
• 《纲要》中艺术领域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
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纲要》中内容与要求
1.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