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吗?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吗?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此观点是否正确。

5、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对吗?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8、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9、《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结合其主要内容,简要评述其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10、试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1、1956年,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共“八大”有哪些正确决策?中共“八大”的决策为何未得以贯彻执行?其经验教训是什么?12、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两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概括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作用。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

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2:“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

这种提法是有害的。

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

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要“确立”是很难的哩!……我们现在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

这是要指导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毛泽东在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1,结合有关知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它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2)材料2中,毛泽东为什么认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内的剥削”。

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什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2)既然如此,为什么从1953年开始又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

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年9月)材料2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

(1958年5月)材料3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在本质上,依然是政权问题,就是资产阶级要推翻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则要大力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最重要的,是要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人民日报社论《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1967年11月6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1、2,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中共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有哪些变化?影响如何?(2)据材料2、3,从八大二次会议到“文革”,中共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又有哪些变化?在实践上造成了怎样的影响?1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在这90年里,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材料2最近,有一本名为《苦难辉煌》的党史专著,颇受广大读者欢迎。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一再追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几十个人,仅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就打败了强大的对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历史给国民党很多机会,却只给共产党很少机会,但是共产党抓住了这仅有的机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这又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8000多万人的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南昌起义后剩下不到800人到今天的威武雄师,党和军队为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哪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来自哪里?作者回答:我们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

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

摘编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1)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怎样成为“力量”的?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共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我们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

在半个世纪的执政实践中,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误的教训。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请回答:(1)20世纪50-70年代,中共在自身建设方面曾经出现过哪些严重的失误?并扼要指出其严重后果。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全面提高了自身的执政能力与水平。

在思想理论、经济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政策方面,积累了哪些成功的经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答案1、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2、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奴役,结束了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匪患不断的历史,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3、错。

1949年新中国成立,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尚未完成,所以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4、错。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之间的矛盾。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5、错。

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对。

毛泽东在《正处》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社会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前者是对抗性的,后者是非对抗性的。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虽然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敌我矛盾已非社会主要矛盾,而这时人民内部矛盾突出起来,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此时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对。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8、对。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9、(1)《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