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

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2)3、施工安排 (2)3.1混凝土搅拌站选择 (2)3.2施工工期安排: (2)3.3施工场地安排 (3)4、施工准备 (3)4.1技术准备: (3)4.2现场准备 (4)4.3机械设备准备 (4)4.4材料、物资准备 (5)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5.1砼浇筑方法 (5)5.2混凝土热工计算 (7)5.3试验计划: (9)5.4 混凝土养护与测温方法: (9)6、质量及其他管理措施 (10)6.1质量管理机构 (10)6.2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10)6.3混凝土表面外观检查 (11)6.4混凝土的进场检验 (11)6.5混凝土的冬施 (11)7、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1)附图:测温点布置图 (12)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凯恒中心北区二期工程(以下简称为本工程)座落于东城区朝阳门桥西南侧,与原有凯恒中心Ⅰ期工程相邻。

二期工程占地13024m2,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60464m2,平面形式呈L型布置,地下共四层,地下四层为6级人防层,局部非人防;本工程地下与原有期工程相通,但与Ⅰ期工程上部结构及基础部分完全分开。

本工程主楼地上13层,裙楼4层。

主楼建筑檐高59.5m,裙楼建筑檐高24m。

高强混凝土结构概况如下表:3、施工安排3.1混凝土搅拌站选择本工程位置在二环路以内,结构砼采用预拌砼。

砼厂家由经考察后确定使用北京建工商品混凝土中心,其下设3个搅拌站,选择东四环建均站为主站,东五环建强站为备用站。

在混凝土供应前签订混凝土技术协议,内容包括原材料的要求、混凝土总碱含量的要求、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入模温度等)、混凝土技术资料的要求、环保要求。

3.2施工工期安排: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在2005年10月~2006年3月间进行高强混凝土施工,在冬施期间混凝土施工需采取措施。

3.3施工场地安排现场设置3台活动式混凝土托式输送泵,其中1台备用,布置在东北角及西南角各一台。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技术协议的签定:项目部与搅拌站签订技术协议,根据项目技术要求,搅拌站试验室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同做混凝土试配并给出配合比通知单。

✧原材料要求:水泥:选用琉璃河水泥厂普通硅酸盐水泥42.5级水泥(低碱);细骨料: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6,含泥量不应超过1.5 %,泥块含量不大于0.5%。

粗骨料:5-25mm质地坚硬、连续级配碎卵石,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超过5%,且不得混入风化颗粒。

含泥量不应超过0.5 %,泥块含量不大于0.2%。

掺合料(双掺):粉煤灰选用Ⅰ级粉煤灰,要求如下:磨细矿渣:比表面积3900~4500cm2/g。

流动度比不大于90%。

外加剂:天字—311(减水剂),需通过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

此外加剂不锈蚀钢筋、不含碱,具有良好的缓凝减水、早强、增强塑化、提高耐久性等性能。

在使用前由监理单位见证取样送指定实验室。

✧技术要求:塌落度:20-22cm。

混凝土初凝时间:10小时,终凝时间:14小时。

砂率:34%~44%。

水胶比:0.25~0.42;水泥用量不大于550㎏/m3,水泥与掺合料的胶结材料总量不宜大于600㎏/m3。

碱含量要求:各种原材料带入混凝土的总碱含量(水泥带入碱量+外加剂带入碱量+掺合料中有效碱含量)≯3Kg/m3,由外加剂带入的碱含量不超过1 Kg/m3。

氯含量:钢筋混凝土中的氯盐含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0.2%。

和易性:进场混凝土目测检查,不得出现泌水现象。

4.1.3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掌握砼结构布置、施工进度安排等情况,以便确定砼浇筑方法。

4.1.4严格控制标高,在柱钢筋上必须抄标高控制线,以便随时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

4.2现场准备4.2.1柱钢筋规格、数量、间距、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等均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接头经复试合格。

平面位置线、标高控制线、模板支搭位置、支撑情况,强度及稳定性已通过质量检查。

水电预留预埋已完成。

以上各工序均已办好各种隐预检手续,签字齐全。

4.2.2 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污染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

4.2.3保温材料用的厚塑料布、草袋、测温用具及仪表均已准备完毕,数量充足。

振捣棒经检查试转合格,无漏电现象。

4.2.4夜间施工保证工作面照明情况良好,不断电。

照明灯具、线路检修完毕。

浇灌砼所用架子应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4.2.5现场道路清理干净,保证泵车停靠位置及混凝土运输车进现场后的行驶路面通畅,其它用途车辆避让混凝土运输车。

4.2.6搅拌站派调度员到达现场,与生产部门共同指挥协调运输车辆,确保混凝土运输车到达现场既不积压又不间断。

4.2.7工长及时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并报送监理签字后方可开始施工。

4.2.8混凝土调度:工长提前填写申请单,确认混凝土浇筑部位、工程量、浇筑时间,经工程部、技术部确认签字后,向搅拌站发传真,通知搅拌站做生产安排,搅拌站回传传真确认收到申请单可以安排施工或不能安排施工。

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完成后,由专人电话通知开盘,混凝土进场履行进场验收确认手续,符合要求后按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4.3机械设备准备4.3.1主要机械设备:4.4材料、物资准备4.4.1混凝土工程量4.4.2施工物资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砼浇筑方法5.1.1砼供应及垂直水平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控制运输时间,需提前协调交通,防止运输时间过长砼离析,水泥浆流失,产生初凝现象。

控制混凝土的供应速度,按现场即不压车又不等车的原则调度混凝土的供应,据此根据工程量、浇筑难度与搅拌站协调配合,保证不出差错。

砼运到现场后,不得停止旋转,及时检测砼坍落度,验证具体的运输时间,超过初凝时间的砼一律不得浇筑,罐车到场后不得随意乱加减水剂。

现场砼的垂直水平运输以混凝土泵+布料杆为主。

泵管必须牢固架设,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泵出口处要设一定长度(不少于15m)的水平管。

泵送砼前,先用适量的与砼内成份相同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道内壁。

泵送过程中,泵车受料斗内应有足够的砼,以防吸入空气。

管道向下倾斜时,应防止空气进入,产生阻塞。

必须保证砼的供应,保证地泵连续工作。

泵的选型计算和泵管设计见混凝土施工方案。

5.1.2浇筑方法:根据柱钢筋上50线返至上口柱标高上3cm处,用油漆标记。

为加强新旧砼间结合及防止模板底部漏浆造成砼烂根现象,浇筑砼前,宜先浇筑5cm~10cm厚与砼同配比砂浆。

在柱顶采用橡胶软管下料,采用分层浇筑方法,砼分层厚度为虚铺45cm,将混凝土分层标尺杆做好,标尺杆标记450mm一道,用于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

标尺杆使用完后,要及时擦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待砼浇筑至距柱顶标高近30cm时,应采用人工下料,以确保其标高准确。

竖向浇筑速度不超过1.5m/h,以免混凝土侧压力过大,使模板支撑系统失稳,造成事故。

5.1.3砼振捣:在浇筑过程中,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砼振实后而下层砼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砼能填满插棒所造成的空洞。

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砼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一般控制在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φ50振捣棒取45cm),离开模板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0.5倍(φ50振捣棒取15cm),采用梅花型布置振捣点,柱角及中心必须设置振捣点,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控制在20-30s之间,宜在砼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砼不再下沉为止。

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间歇时间,上层砼应在下层砼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下插5cm,消除上下层之间冷缝,确保砼质量。

在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

5.1.4柱与梁、板接槎处理:在柱和梁(或板)混凝土接槎在梁(或板)内设置一道双层5×5mm钢丝网, 在浇筑梁、板砼时,先浇筑柱头处的混凝土,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梁、板砼(见下图);5.1.5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施工缝留置:框架柱水平施工缝留在梁或柱帽下皮及顶板表面。

当墙柱水平交界处,竖直施工缝留置在框架柱结构边。

✧ 施工缝留缝处理:水平留缝处混凝土上皮标高要高出预定标高30~50mm ,混凝土终凝后,剔除软弱层,使水平缝标高控制在梁底或柱帽、顶板底标高以上5~10mm 。

剔凿的边界弹线后用机械切直。

垂直施工缝处,如有浆渗出聚积于一角,应在拆模后将其剔净。

✧ 施工缝的接缝处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后且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 2,浇筑前应清除施工缝处的浮浆及表面松动砂石,表面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润湿,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予以清除。

5.2混凝土热工计算5.2.1混凝土绝热温升(按C60混凝土进行计算)按平均气温15℃,砼入模温度Tp=18℃计算 砼柱最大截面800×1300mm 。

()/h c T m F Q c ρ=+K g gh T ——混凝土最大温升(℃)c m ——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包括膨胀剂)(404㎏/m 3) F ——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171㎏/m 3) K ——掺合料折减系数。

取0.25Q ——水泥28d 水化热(kj/㎏)经查表取461 c ——混凝土比热、取0.97〔kj/(㎏·K )〕 ρ——混凝土密度,取2400 3[kg/m ]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h T =88℃ 5.2.2混凝土中心温度计算:h1(t)(t)j T =T +T ξg1(t)T —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jT —混凝土浇筑温度(℃)(按18℃取)(t)ξ—t 龄期降温系数,经查表(3d 取0.36;6d 取0.29;9d 取0.17;12d 取0.09)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1(3)T =49.8℃混凝土温度计算得知,在混凝土浇筑后第三天混凝土内部实际温升为49.8℃,比当时室外温度(≈15℃)高出34.8℃,≥25℃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因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T 3=440/10=46℃5.2.3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采用草袋覆盖养护,厚度约4cm ,大气平均温度15℃()()()[]221''4/t q t q T T h H h T T H =+--g '2H h h =+'/h k λβ=g[]1//1/i i q βδλβ=∑+()2t T ——混凝土表面温度(℃) q T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H ——混凝土计算厚度(m )1(t)T ——混凝土中心温度(℃)h ——混凝土实际厚度(m ) k ——折减系数,取2/3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 ·k )〕β——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K )〕 i δ——各保温材料厚度〔m 〕q β——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K )〕 i λ——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14〔W/(m ·k )〕经计算混凝土表面温度为42.2℃,与混凝土中心温差为49.8-42.2=7.6℃<20℃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