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灌浆施工方案

二次灌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天津北疆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本工程二次灌浆主要针对汽轮发电机及其他基础或设备基座,本次采用HT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及巴斯夫灌浆料,现场加水搅拌后即可使用,具有早强、高强、大流动性,微膨胀等特点。

二、编制依据
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2、《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范》(GB/T50448-2008)
2.3、各卷册施工图
三、主要施工机器具、设备、计量器具及措施性材料
四、劳动力组织与施工进度
五、施工流程
基础或设备基座的清理→灌浆接触面的湿润→支设模板→灌浆料搅拌、灌浆→养护→拆模清理
六、具体施工工艺及流程
1、施工准备
1.1现场采用搅拌机搅拌,也可进行人工搅拌,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施工时,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搅拌时应在厂房内部,如确实需要在室外搅拌,必须搭设暖棚,并保证温度在5℃以上,并用热水搅拌,水温25℃-30℃,但不得高于30℃。

1.2技术准备
(1)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已熟悉图纸及规范要求,掌握灌浆部位的细部尺寸。

(2)在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进行技术交底。

(3)作业所需的灌浆料已经经过复试合格并报验完成。

2、灌浆操作
2.1一个独立的灌浆区域的灌浆作业应连续,材料、人力都要有足够的准备,除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外,施工人员应稍有富余,以便应付突发事件。

灌浆配合比应使用重量比,使用人工搅拌,严格按照厂家说明,按比例搅拌均匀。

灌浆一旦开始,就要保证连续进行。

2.2施工流程
基础或设备基座的清理→灌浆接触面的湿润→支设模板→灌浆料搅拌、灌浆→养护→拆模清理
2.3清理
灌浆基础表面应基本平整并已凿毛,清理干净灌浆区域,用棉纱、破布、空压机去除基础或设备基座表面的油脂、松散材料和灰尘。

2.4灌浆接触面的湿润
由于部分基础或设备基座厚度、面积等均较大,灌浆前24小时内对灌浆部位进行浇水湿润,注意应将砼接触面湿透,并在灌浆前对沟槽、凹槽内的积水吸干。

2.5支设模板
因灌浆料流动性较大,因此模板支设要牢固,所有模板之间缝隙,模板
和砼之间的缝隙必须进行密封,避免浆液露出,模板上口应高出灌浆面50㎜。

灌浆高度大于100㎜时,可用普通工艺进行配模,模板支设完成后,可采用12#铅丝将模板与设备底板整体拉结,保证灌浆过程中模板不产生整体位移。

如灌浆部位平面尺寸与基础或设备基座平面尺寸相等,灌浆的侧模下口应伸入原有砼面以下500㎜,并采用可靠加固措施。

模板接缝处贴海绵条,使模板接缝严密,同时应控制模板内表面的平整度和接缝高低差。

模板下口,即模板与已浇筑砼接触面应粘贴2~3到海绵条,待模板支设完成后可以采用砂浆进行封堵。

2.6灌浆料的搅拌及灌浆
2.6.1灌浆料搅拌
灌浆料搅拌用水水温应控制在15~30°之间。

灌浆料、水均以重量比计算,重量误差应小于1%,搅拌过程中,先将灌浆料倒入搅拌机内,开动搅拌机。

然后按配合比加水,从加水完毕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因灌浆料初凝时间较短,每次搅拌的灌浆料不要太多,搅拌好的灌浆了应在加水搅拌后半小时内用完,已达到初凝的灌浆料不得使用。

2.6.2灌浆方法及工艺
小范围灌浆可使用漏斗操作,对于平面部分应始终由一边灌注,直到四周开始溢出。

对于面积较大的部分基础或设备基座等,使用10~20个10kg水桶运送灌浆料,直接将搅拌好的灌浆料灌入模内。

由于面积较大,应始终由一边或相邻两边灌注,并通过竹条或钢条等进行导流,直到四周开始溢出为止,这样,能够正确掌握灌注的密实程度,不易使中间部位产生气泡而导致灌浆不实。

2.7养护
灌浆结束后2-5小时开始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养护(低于5°时应加棉被),24小时内不应遭受振动,在强度达到要求之前,禁止相应安装施工,施工人员严格监督管理。

24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养护时间至少14天。

七、施工注意事项
(1)为防止灌浆过程中窝压空气产生空洞,灌浆应从相邻两侧灌浆、不允许从相对两侧灌浆,灌浆开始后应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浇灌时间。

(2)对于面积较大的灌浆,到对边距离较远,因此在灌浆过程中,必须采用钢条或竹条进行引流,并反复捣实,为防止空气进入,振捣不得使用振捣棒。

(3)灌浆过程不允许间断,入模温度不低于10℃。

(4)灌浆完毕后首先覆盖一层塑料布,防止其失水。

考虑到现场气温的不确定性,应进行测温,当温度低于5°时,应加棉被保温。

(5)灌浆结束24小时后浇水养护,养护水温20℃,浇完水后应及时覆盖。

(7)环境温度要安排专人测量,发现温度低于5℃时增强保温措施。

(8)试模采用砂浆试模,共作5组。

八、安全注意事项
8.1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持有效上岗证,应经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厂的安全规章制度》及有关安全规定。

8.2由于现场交叉作业多,各工种人员应互相协调,防止高空落物、机械撞击等伤害的发生,严格遵守施工工艺纪律,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8.3夜间施工照明应充分.用电人员需作好防触电措施,正确佩带安全防护用品。

8.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高空作业人员正确挂安全带,并不得穿硬底鞋、凉鞋进入现场。

施工现场严禁抽烟。

严禁乱动相关机械设备。

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8.5施工用电由专职电工负责,确保接线方式正确,线路行走清晰有序,并在线路上方标示明显警戒标志,现场电动设备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

电缆不得碾压、浸泡、过度扯拉,过路段电缆应埋深300mm。

专职电工应每天对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8.6灌浆料包装袋应及时回收,保证现场的文明施工。

九、绿色施工
9.1现场的机械要及时进行维修,避免渗油污染土壤。

9.2模板刷油时,采取隔离措施,严禁将油泄露喷洒在地面上。

9.3节约用电,夜间用电天明后及时要关上。

机械停止使用时要切断电源。

9.4建筑垃圾应分类堆放,有害垃圾应集中存放,由租赁公司统一处理。

十、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
10.1模板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0.2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10.3组成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十一、危险点辨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