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月几时有1

明月几时有1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
物。比如:“秋风”------“落叶”
想象:在原有的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比如:听优美的音乐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 空。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谢谢大家!
有关词的介绍
词,起于唐代,盛于宋代,是配乐歌唱的一 种诗的体裁,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 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阕。全篇的字 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词大 致可以分为三类:①小令;②中调;③长调。 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写作背景
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 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元丰 二年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案 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一度起 用,哲宗亲政后,又被贬.又和唯一 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 有团聚。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 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 进士第,感情很深。苏辙当时在济 南,相隔千里。值此中秋之夜,诗 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 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 是多好的日端子起啊酒。杯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 又在着恐人人哪怕间在什里经 的 舞么含比不 月 动年多的起 光 ,月好上那下此,的月翩情什日中翩此么子经宫起景日之受殿舞,子意不的吧什。。住清,么暗寒那地。清方朗能那月舞的比么光的影 得,下清子 上就作朗也 人让身者随 世我起影 间呢?

感伤


乐观

思念亲人
怀才不遇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 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 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 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 时,词里虽然也有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但最后 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并没有脱离 现实,也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 康的。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 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户上,月照亮着转那过没在朱有红雕睡色花意的的的楼窗人阁户。,不月低能亮低入啊地睡,挂你在跟雕人花们窗 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只在是人希们望离别的时 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 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 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 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
月之妙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笼烟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与父亲苏洵,弟 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是豪放派代表人 物。有《东坡乐府》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理解词的大意,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 么?有何联系?
2、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3、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4、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1、上阕-----情,情景交融
2、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3、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 朱阁、绮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