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特别是它对臭氧层无破坏,在大气中的残留时间比较短,其环保性能明显优于卤代烷,是目前为止研究开发比较成功的一种洁净气体灭火剂,被认为是替代卤代烷1301、1211的最理想的产品之一。
目录简介七氟丙烷是集气体灭火、自动控制及火灾探测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型,符合DBJ15-23-1999《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及ISO14520-9《气体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及产品标准规范的要求,本系统装置设计先进、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环保良好等特点。
构成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由储存瓶组、储存瓶组架、液流单向阀、集流管、选择阀、三通、异径三通、弯头、异径弯头、、安全阀、压力信号发送器、管网、喷嘴、药剂、火灾探测器、、声光报器、警铃、放气指示灯、紧急启动/停止按扭等组成。
灭火特性1、灭火效率高;2、洁净环保具有良好的清洁性,在大气中完全汽化不留残渣;3、经济实惠;4、良好的电气绝缘性;5、适用于有人工作的场所,对人体基本无害启动方式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和紧急启动/停止四种控制方式应用场所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房、数据处理中心、电信通讯设施、过程控制中心、昂贵的医疗设施、贵重的工业设备、图书馆、博物馆及艺术管、洁净室、消声室、应急电力设施、易燃液体存储区等,也可用于生产作业火灾危险场所,象喷漆生产线、电器老化间、轧制机、印刷机、油开关、油浸变压器、浸渍槽、熔化槽、大型发电机、烘干设备、水泥生产流程中的煤粉仓,以及船舶机舱、货舱等。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技术摘要1.一般规定:1.1 在进行气体施工时备齐下列技术资料:1.1.1 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系统及其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和安装手册。
1.1.2 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喷嘴和阀驱动装置等的产品出厂合格证和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灭火剂输送管道及管道附件要具备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
1.1.3 系统中采用的不能复验的产品,如安全膜片等,要有生产厂出具的同批产品检验报告与合格证。
1.2 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要在具备下列条件后进行。
1.2.1 防护区和灭火剂贮瓶间设置条件与设计相符。
1.2.2 系统组件与主要材料齐全,其品种、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1.2.3 系统所需的预埋件和孔洞符合设计要求。
1.3 在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前对系统组件进行下列检查:1.3.1 外观检查其无明显变形、损伤,表面涂层完好,接口螺纹和无损伤。
1.3.2 选择阀、钢瓶、单向阀、高压软管、阀驱动装置中的气体单向阀要具备水压和严密性试验的试验报告。
1.4 气体灭火系统的安装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和相应的技术文件进行,不得随意更改,以确保每个喷嘴喷出的药剂符合设计的流量、压力及喷射时间。
当需要进行修改时,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
1.5 按《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做好施工记录及防护区地板下、吊顶上等隐蔽区域的工程中间验收记录。
1.6 集流管的制作,阀门、高压软管的安装,管道及支架的制作、安装以及管道的吹扫、试验、涂漆除符合《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还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1.7 考虑到本工程为地下车站内的工程,属地下建筑范畴,根据地下建筑湿度大,易结露、渗水,通风不畅等特点,在设备安装及管线敷设时要针对这些特点在施工中要做到:1.7.1 管线敷设时需根据各房间的潮湿情况调整的倾斜度,管路从干燥房间向潮湿房间倾斜,一般潮湿的房间向较大潮湿房间倾斜,管路的倾斜度应控制在5°。
1.7.2 管路的两端应进行密封,管路在电线出线处用防火堵料进行封堵处理,以防止外界潮湿气侵入管路内部,堵料具有软硬特性,需要更换线路时,可将密封的堵料取出。
7.7 所有管道的末端都安装一个长度为50mm长的螺纹管帽作集污器。
7.8 在所有管道末端及喷嘴处都采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的小于300mm。
7.9 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异径套筒、异径管、异径三通或异径弯头来解决管道变径。
7.10 采用螺纹连接时,其螺纹的前二牙避免沾上密封材料以免堵塞管道。
7.11 所有管道安装完毕后,用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吹扫,以清除管道中的杂质。
8.喷嘴的安装:8.1 喷嘴安装前检查其型号、规格和喷孔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2 在吊顶下面安装喷嘴时其连接螺纹不露出吊顶,并加装喷嘴挡流罩,以控制药剂的喷射方向,防止损坏吊顶或其它高级灯具等设备。
8.3 所有和喷嘴连接的管道在加工时,注意英制与公制的转换。
9.气体灭火系统中配备的报警设备的安装:9.1 根据图纸或建设方的要求,控制盘可以采用明装或镶嵌与墙面上的方式安装,其底面高出地面控制在0.5~0.6m。
9.2 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分别连接,分两路接入报警控制盘,并在每个探测器回路的末端设4.7K检测电阻。
9.3 将手拉启动器、紧急停止开关和手/自动转换开关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米处,并不能有倾斜现象。
最末端的手拉启动器、紧急停止开关和手/自动转换开关后面分别安装4.7K的检测电阻。
9.4 蜂鸣器及闪灯安装在门的外侧,警铃安装在门的内侧,安装高度为距地(楼)面2.5米左右。
最末端的蜂鸣器及闪灯、警铃后面分别安装4.7K的检测电阻。
9.5 电气管线:9.5.1 所有电气线缆采用穿管或在金属线槽内敷设的方法进行。
金属管道明敷在结构或墙面的表面,或预埋在结构层或墙面内。
明敷的金属管线安装时力求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9.5.2 所有线缆的尺寸不小于1.5方毫米,且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穿在同一管道和线槽中。
电气管线均有良好的接地。
10.管道试压:10.1根据《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E试验方法的规定,七氟丙烷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5倍的最大工作压力(6.7MPa),即为10.05 MPa,当水压试验的条件不具备时可按照1.15倍的最大工作压力(6.7MPa)进行气压试验,即7.705 MPa。
10.2 经气压强度试验合格且在试验后未拆卸管道的可不用进行气密性试验。
11.系统调试:11.1气体灭火系统的调试在系统安装完毕,且有关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开口自动关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联动设备的调试完毕后进行。
11.2 为了防止误操作电磁阀启动器及就地手动启动器,调试时严格按安装手册进行。
11.3 检查控制盘各连接回路是否正确,有无故障信号产生。
11.4 对灭火系统的探测器逐个进行试验,以确认其动作准确无误。
11.5 检测系统的一级二级报警信号是否正确,当二级报警信号产生后,系统延时30秒,并启动瓶头阀或选择阀上的电磁阀启动器。
11.6 检查系统的手拉启动和应急操作是否正确可靠,手/自动转换开关,紧急停止开关是否工作正常。
11.7 检查消防中央控制室能否接收到系统的报警、故障、喷气三种信号。
11.8 模拟喷气试验结合消防检测进行,使用的钢瓶数量为该保护区实际使用的钢瓶总数的10%,考虑到成本因素也可结合现场情况调整,但至少不少于一个钢瓶。
11.9 调试完毕即对系统进行复位。
12.系统组件的涂色与标志:12.1 在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后,输气管道表面涂上红色,在吊顶、活动地板下等隐避场所的管道,涂上红色色环。
12.2 制作铭牌标明设备名称、对应的保护区域,特别对选择阀、主动钢瓶及其手动应急启动器加设标识。
12.3 在输气管道上标识气体流向自动灭火系统3.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特点: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毒性低、不污损设备、绝缘性能好、灭火能力强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气体灭火产品,也是替代卤代烷的较理想型产品。
实用范围:可用于扑灭气体、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如石蜡、沥青等)火灾,固体表面火灾及部分固体(如棉花、纸张)的深位火灾、电气火灾等。
可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房、数据储存库、中心控制室、通讯机房、配电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飞机库、汽车库、船舱、棉花、烟草、皮毛储存库以及生产作业火灾危险场所,如浸槽、烘干设备、炊事炉灶、喷漆生产线、煤粉仓等。
主要技术参数:贮瓶容积(L)设计压力(Mpa)充装系数(Kg/L)使用环境温度C表面火灾喷放时间(S)工作电源电压(V)启动方式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40 15 0.6 0—49 ≤60≥30DC24 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操作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一、概述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即探火管非电自启动灭火装置是近几年国内外刚发展起来的一类灭火装置,是一套简单、低成本且高度可靠的独立自动探火/灭火系统。
该类灭火装置采用柔性可弯曲的探火管作为火灾的探测报警部件,同时这种探火管还可以兼作灭火剂的输送及喷放管道。
柔性的探火管可以很方便地布置到每一个潜在的着火源的最近处,一旦发生火灾,探火管受热破裂,立即释放灭火剂灭火。
探火管非电自启动灭火装置的最大特点是:第一,不需要电源以及传统的火灾报警控制部件,从而降低成本及安装难度,也大大提高了灭火装置的可靠性,避免了电控报警部件的误动作。
第二,传统固定灭火系统只对整体防护空间进行火灾探测,不论火的大小对整个空间实施灭火,从而造成探测响应时间慢,灭火剂大量浪费的情况。
探火管可以铺设到可能着火的设备、仪器内部,可以最快时间探测火灾,以最快速度对只着火的部位实施点对点灭火,从而相应时间更快,灭火用量更省。
从上述探火管非电自启动灭火装置的两大特点来看,它在提高灭火效率,节约成本以及环保方面是目前固定灭火装置,特别是固体气体灭火装置中更加科学的灭火方式。
二、应用范围探火管自动灭火装置解决了困扰消防行业已久的对电器设备、控制箱、配电板等易发生火患的空间的防火问题。
目前,该装置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电厂、通讯、广电、石化、铁路等系统,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