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说课PPT课件
(二)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 2、课上对学和群学 3、学生展示
3 教法学法
(三)课前准备
3 教法学法
(三)课前准备
1、学生根据导学案 自学,完成自主预习部 分。
2、教师抽查、批改导学案, 确定学习起点
教学内容
1
目录 Contents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34
4教学过程
课后小结
6分钟强化认识
学生展示
25学生展示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既 检测了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情 况,又加深了 对知识的理解 和运用。
再通过学 生展示
先完成课 堂练习
4教学过程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请你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把它说 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及时地进行课后小结, 不但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加深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体现。根据本节课的 特点,板书设计以简明扼要为主,帮助学生准确把 握本节课的核心。
一氧化碳
一、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3、毒性
三、用途:1、可以用于冶金工业 2、可作燃料
这样的设计既清晰明了,又便于学生把握要点。
谢谢大家!
世间的许多事情都如此。当你刻意追求时,它就像一只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摒去表面的凡尘杂念,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专心致于一项事 情时候,那意外的收获已在悄悄地问候你。 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美好。 人的成长需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本、社会,有趣的是,社会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教给你的背道而驰。 不管怎样,你都是要学会培养自己有一项业余爱好或特长。 许多时候,与现实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学会随时去调整,无论如何,人不应该为不切实际的誓言和愿望而活着。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 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未尝试过什么的人。 学会下一次进步,是做大自己的有效法则。因此千万不要让自己睡在已有的成功温床上。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
婚姻的最大杀手不是外遇或出轨,而是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所以,平时的沟通很重要,而吵架也是另类的沟通,正所谓吵吵闹闹一辈子,不 吵不闹难白首!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严酷的纪律不应当用在与功课或文学练习有关曲事情上面,只能逢到道德问题感受危险的时候才施用。——夸美纽斯 不悲伤,定会快乐。不犹豫,定会坚持。 生活充满了选择,而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教材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CO的 全面认识过程,初 步训练学生辩证地、 全面地分析问题的 科学态度; •认识生活中处处 有化学,化学就在 我们身边。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认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 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交流展示为主,
教师点拨为辅,讲练结合, 分组活动
4分钟
小组 群学
老师
活动二
8分钟
设计意图:使学生成 为课堂的主体。
4教学过程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
自主预习 1 小组讨论 2 教师点拨 3 课堂练习 4
4教学过程
(一)学生展示自主预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出来既检查了学 生完成情况,又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教学过程
(二)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使学生了解煤气泄 漏的处理方法。
学生活动
12分钟抓住重难点
导入新课
2分钟提高兴趣
巩固练习
课后检测知识
4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组成半个圆, 杀人不见血; 追捕无踪影, 点火冒蓝烟。
设计意图:由谜语导入新课,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又加深学生理解一氧化 碳的性质。
4教学过程
第二环节:学生活动
疑难问题
疑难问题
两人 对学
活动一
教学内容
1
目录 Contents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34
3教法学法
(一)教法分析
学案导学模式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
和谐互助模式
交流预习--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反馈
做 做中 中学 教
3教法学法
(一)教学分析
课前
2min
12min
20min
5min
6min
课后
上课ing
落实基础知识
3教法学法
4教学过程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为了巩固学生对 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我设定 了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验收, 力图达到优等生吃饱,中等 生吃好,学困生吃了。
教学内容
1
目录 Contents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34
5教学反思
成功: • 采用导学案,实践了高效
课堂教学。 • 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
理念,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挖 掘。 不足: • 没有注意安排学生实验,培 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使学生初步 了解除杂方
法。
培养学生分 析解决问题 的探究能力。
4教学过程
(三)教师点拨讨论成果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视频
设计意图:观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视频,让学生深刻领会该实验的操作 方法,以及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
4教学过程
(三)教师点拨讨论成果
一 灯 两 用
设计意图:展示几种尾气处理装置,包含点燃,气球收集或直接将导管转向 酒精灯(既防止CO污染空气,又能充分利用尾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灯 两用)。
1教材分析
一氧化 碳的化 学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一氧化 碳的还 原性
目录 Contents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34
2学情分析
对象: 初中九年级学生
知识基础:
1、在前面也学习过氧气和 二氧化碳的性质,为学习 一氧化碳的性质做了铺垫。
2、学生已了解了氢气和 单质碳的还原性,也为学 习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打下 基础。
红安县典明中学 廖敏
《一氧化碳》说课
目录 Contents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34
1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氧化碳》选自人教版《化学》教 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 物》课题3的第二课时。本单元既完善了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又为以后的学 习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 习本节课,了解CO的性质和用途,不但 为第八单元中金属的冶炼做了准备 ,还 强化了学生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 环境保护意识 ,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 学,从化学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