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旋切机控制器说明书

旋切机控制器说明书

9
第六章 功能参数表
旋切机微电脑控制器
6.1 参数简表
参数 旋切厚度设定 运行模式设定 原木最大直径设定 原木剩余直径设定 辊子电机启动延时设定 辊子电机再启动位子设定 厚度补偿量设定 厚度修正系数设定 快速进刀频率设定 快速退刀频率设定 直流制动停车延时设定 刀头补偿结束位子设定 刀头补偿系数设定 刀尾补偿开始位子设定 刀尾补偿系数设定 临时补厚量 辊子直径设定 辊子中心距设定 电机转一圈刀台跟进设定 辊子转速设定 推进电机极对数设定 螺距设定
参数名:辊子直径设定
设定范围:0.00~600.00mm
参数名:辊子中心距设定
设定范围:0.00~600.00mm
说明:
辊子直径和辊子中心距请精确测量以减小系统线性误差。
参数名:电机转一圈刀台跟进
设定范围:0.00~2.50 mm
说明:
当旋转编码器安装在电机上时设定此值,安装在丝杠上此值可以不设定。计算
上电后方可开始工作。在“旋切”、“快进”、“快退”、“自检”状态下无法关闭“刀 台电源”以保证变频器无负载启停。 3. “辊子电源”键按一次指示灯点亮,此时辊子电机不受本控制器工作模式控制, 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再按辊子电源键一次指示灯熄灭,控制器恢复对辊子电机控 制。此时如需让辊子电机停转,请直接按停止键即可。 4. 在停机状态下按“设定”键进入设定状态,在设定状态下按“快退”、“快进”键 为前后翻页功能。设定选项数值可通过“增加”、“减少”键实现。具体参数设定 请参见功能参数表。需要对系统内部参数设定时请先进入设定状态,然后按住“快 退”后翻页键不放再按设定键一次即进入系统内部参数设定。 5. 当系统内部参数更改或控制器重新安装到其他的机器上时,控制器参数调整完毕 后请对控制器重新上电。 6. 测距编码器如安装在丝杆上可根据螺距大小选择 100~800 点,如安装在电机上 选择 50~100 点即可保证精度。最好不要选择点数过大的编码器。 7. 在安装“零点检测”开关的时候,当机器上电“自检”结束后,用直尺测量双辊 子内切面到切刀位子的距离再加上辊子的半径,对比屏幕上所显示的刀台位子进 行校正。 8. 刀头/刀尾补偿系数的应用,例如;发现旋切后的单板刀尾部分偏厚,并估算其 大概位子在原木直径到达 100 毫米时比较明显,那么就首先调节“刀尾补偿”开 始位子为 100mm,然后根据厚度的偏差量调整“刀尾补偿系数”即可达到要求。

辊子

刀台
注:使用电子尺及其测速编码器方案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2
旋切机微电脑控制器
第三章 面板功能注释
3.1 面盖介绍
面板示意图(二)
3.2 面板各功能部分注释:
序号
① ③ ⑤ ⑦ ⑨ ⑪ ⑬ ⑮ ⑰
功能名称 液晶显示屏 快进状态指示灯 自检状态指示灯 测速编码器状态指示灯 设定键 增加键 刀台电源键 启动键 快进键
4.2 控制信号端子
控制信号端子示意图(五) X1:外部摇柄快退控制端子; X2:外部摇柄快进控制端子; X3:外部摇柄停止控制端子; X4:外部摇柄运行控制端子;
5
旋切机微电脑控制器 X5:刀台零点检测限位开关控制端子(请使用接近开关); X6:补厚端子; X7:刀台最大开口限位开关控制端子; X8:刀台最小开口限位开关控制端子; X9:备用端子; X10:备用端子; X11:备用端子; +24V、COM:+24V 电源端子; X12:辊子测速编码器 A 信号端子(可选择,安装可更准确实时反馈辊子转速,
使板子厚度更均匀); X13:刀台测速编码器 Z 信号端子(备用); X14:刀台测速编码器 B 信号端子; X15:刀台测速编码器 A 信号端子; +24V、COM:+24V 电源端子; Y1:外部输出端子(备用); Y2:外部输出端子(备用); Y3:刀台电机(变频器)反转运行控制端子; Y4:刀台电机(变频器)正转运行控制端子; GND、+10V:+10V 电源端子; AS:电子尺输入信号端子; AO:模拟量输出口端子(输出信号有电压、电流及频率信号); A+、B-:RS485 通信端子。
序号
② ④ ⑥ ⑧ ⑩ ⑫ ⑭ ⑯ ⑱
功能名称 旋切状态指示灯 快退状态指示灯 电子尺状态指示灯 测距编码器状态指示灯 确定\模式选择键 减小键 辊子电源键 停止键 快退键
3
旋切机微电脑控制器
3.3 旋切机外型尺寸和安装尺寸
204
141
165
153
69.5
216
67.5
192 尺寸标识示意图(三)
设定范围:0.10~10旋切过程中设定,无需停机。
参数名:运行模式设定
设定范围:M0 M1 M2
说明:
M0:在旋切到所设定的原木剩余直径后,辊子电机将继续运行,直到刀台返回到所
设定的原木最大直径时才停止运行。
M1:在旋切到所设定的原木剩余直径时,刀台自动后退,辊子电机也随之停止运行。
1
旋切机微电脑控制器
第二章 系统原理及功能示意
2.1 系统原理
5
9 D0 10
6
7
4 3
8 2
1
2.2 图中注释为
系统示意图(一)
序号
功能名称
序号
功能名称

旋切机微电脑控制器

伟创 AC60/80 系列变频器

进刀驱动电机

传动装置

原木

辊子驱动电机

测速用旋转编码器 50~500 点 ⑧
测距用旋转编码 50~10 点
6
4.3 接线图
L1 L2 L3 N
QZ
旋切机微电脑控制器
摇柄_运行
SB1
摇柄_停止
SB2
摇柄_快进
SB3
摇柄_快退
SB4
刀台旋转 编码器
辊子旋转 编码器
零点检测行程开关
S1
补厚按钮
SB5
最大开口直径限位行程开关 最小开口直径限位行程开关
S2 S3
A+ B-
AC220V AC220V
COM X4 X3 X2 X1
型号 RC10-01
最大尺寸(mm) 安装尺寸(mm)
216×165×69.5
204×153
4
第四章
旋切机微电脑控制器
后盖接线端和接线图
4.1 电源控制端子
电源控制端子示意图(四) AC220V:RC10-01 供电电源端子(电压输入范围为 AC220V±20%); 1#继电器输出:辊子电机电源的控制端子(可选择是否控制); 2#继电器输出:刀台电机电源的控制端子(可选择是否控制); 3#继电器输出:功能备用端子。
COM X11 X10 X9
1#继电器输出 2#继电器输出 3#继电器输出
L1 KM2 KM1 L1
L2
KM1
A+
RST
B-
伟创
+10V
GND
VS1
AO1
VS2
GND
AS
AO2
GND
GND
COM
X1 X2
变频器
Y1 COM
X3 X4
(AC80)
Y2
X5
COM
X6
X7
X8
TC
PUL
TA
TB
+24V COM
参数名:原木剩余直径设定 说明:
设定范围:0.00~600.00mm 11
旋切机微电脑控制器 在旋切过程中如果原木达到所设定的直径时系统会自动停止旋切,刀台自动退 回到“原木最大直径”。 在快速进刀时,如果刀台开口直径小于此值时,系统会自动停止操作。(注意: 该参数设定时不能低于该机械设备所能允许的最小值,否则会造成撞车现象,在设 备调试期间最好将此值设定的大一些。)
第一章
产品特点
旋切机微电脑控制器
敬请阅读以下说明,以便正确安装使用
1、以微电脑为核心的全数字控制系统; 2、使用先进的算法及补偿方式,使切出的木皮厚度准确、均匀、完整; 3、使用旋转编码器作为测距传感器,可将测量精度提高到 0.01 毫米; 4、使用旋转编码器测量辊子实际转速,可避免由于电网电压不稳对旋切厚度
当刀台返回到辊子电机再启动的位子时辊子电机又会自动启动,直到刀台返回
到所设定的原木最大直径后重新开始下一次旋切。
M2:循环运行模式,即旋切完成时辊子电机不停,刀台自动返回到设定的原木最大
直径后从新开始下一次旋切。
参数名:原木最大直径设定
设定范围:0.00~600.00mm
说明:
退刀过程中原木直径大于或等于此值(停机位子)时,自动停机。
设定范围 0.10~10.00mm
M0 M1 M2 0.00~600.00mm 0.00~600.00mm
0.10~3.00s 0.00~600.00mm 0.00~2.00mm 0.00~200.00 % 0.00~200.00Hz 0.00~200.00Hz
0.10~3.00s 0.00~600.00mm 0.00~200.00% 0.00~600.00mm 0.00~200.00% 0.00~2.50mm 0.00~600.00mm 0.00~600.00mm 0.00~2.50 mm 0.00~250RPM
1~8 0.00~20.00mm
出厂设定 1.50mm M0 250.00mm 30.00mm 0.5s 100.00mm 0.00 100.00% 30.00Hz 40.00Hz 0.7s 100.00mm 100.00% 100.00mm 100.00% 0.50mm 100.00mm 100.00mm 0.50mm 60RPM 2 5.00mm
造成的误差; 5、设定状态的指触式两段式自动加速方式增/减方式,使设定数值更轻松; 6、使用高档 128*64 液晶显示屏,全汉字显示方式,使操作更方便; 7、频率可通过 RS485 通讯给定,使频率给定误差大大减小; 8、多种使用模式,可实现旋切过程自动化并有效保证操作者人身安全; 9、多种传感器组合模式可供选择,最大程度满足新老客户使用要求; 10、变频器供电的先通后断原则,确保接触器无负载动作及变频器可靠工作; 11、无论是否处于旋切状态都可轻松调节旋切厚度; 12、辊子电机延时启动,可有效避免由于停车再启动造成的断张现象; 13、LED 状态指示,可轻松了解系统工作情况; 14、内置开关电源使系统工作更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