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沧州市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

沧州市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

沧州市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2011年3月25日)一、畜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主要畜禽饲养量全面增长。

2008年全市畜牧业产值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肉类总产量万吨,禽蛋产量万吨,奶产量万吨,同比分别增长%、%和%;生猪存栏达到万头,出栏万头,同比分别增长%和%;家禽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同比分别增长%和%;奶牛存栏万头,同比;肉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同比分别增长%和%;羊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和%。

2010年全市畜牧业产值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肉类总产量万吨,禽蛋产量万吨,奶产量万吨,同比分别增长%、%和%;生猪存栏达到万头,出栏万头,同比分别增长%和%;家禽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同比分别增长%和%;奶牛存栏万头,同比;肉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同比分别增长%和%;羊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和%。

(二)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华斯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小洋人生物乳业集团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被列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占全市的60%以上。

138家企业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市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90亿元,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以上。

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化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到40多家。

超亿元畜牧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8个,总投资20亿元。

大成河北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4亿元现日屠宰肉鸡10多万只,年产12万吨的配套饲料厂投入使用,种鸡场、孵化厂正在建设。

总投产投资1.2亿元的献县乐寿650万只肉鸭养殖屠宰加工项目,屠宰场、饲料厂都已投入使用,年饲养加工肉鸭300万只。

总投资1.08亿元泊头百万只无公害蛋鸡基地建设项目存栏无公害蛋鸡40万只,日产鲜蛋20吨。

总投资1.5亿元沧县温氏肉鸡孵化养殖与加工项目,种鸡场存栏种鸡10万套,发展养殖户500多户,农民获利1000万元。

全市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到145个,其中奶牛小区(场)发展到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发展到5800多个,各类畜禽养殖专业化发展到7万多户。

(三)标准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抓好河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完成了省级标准《狐狸人工授精技术规程》制定任务,我市共制定省级畜牧业地方标准9个,走在了全省前列。

组织制定市级畜牧业地方标准55项,占农业标准的一半以上。

二是抓好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工作。

等200多家企业申报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目前,全市无公害畜产品30多个,160多家企业领取了《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

三是抓好农业部和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培育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1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2个,示范带动鲜果明显。

(四)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健全。

全市配种改良网络初步建立。

泊头、黄骅成为国家级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建立优种猪供精站6个,年供应优种猪精液14万份,建立奶牛、肉牛改良站80多个;种畜禽场发展到近百家。

猪、鸡、牛、羊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海兴县绿洲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渤海驴保种场现场验收,填补了我省无国家级畜禽保种场的空白,成为我省首家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

(五)奶业整治成效显著,奶牛养殖方式实现历史性变革。

全市奶牛规模化比例达到100%,取缔了散养奶牛,所有奶牛全部进入了规模场(小区);全市46个奶站均达到“五有一符合”标准,领取了《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发证率100%;运奶车辆发证率100%。

全市奶站全部交由乳品企业托管或监管,乳品企业与奶站均签订了农业部和国家工商局制定的示范文本合同,奶站托管率达到100%,合同签订率100%全市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二、畜牧业执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畜牧法》要求,市局建立了畜牧法执法队伍,领取了《罚没许可证》,为5位执法人员办理了《畜牧法》执法证。

为60多家种畜禽场办理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对全市1300多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了登记备案。

同时,加大对违规种畜禽场监管力度。

对肃宁华辰养殖场等3个《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过期生产企业进行了查处,责令限期改正三、当前存在的问题(一)畜牧业执法和技术推广人员不足。

由于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越来越快,管理、服务工作任务量也随着增加,但是,农牧局原来畜牧业管理服务机构编制和人员没有增加,现有人员难以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大多数县市没有专门的《畜牧法》执法机构和人员。

(二)养殖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低目前我市养殖规模小、饲养分散,管理水平低的状况在逐步改善,但大多数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低,经验不足,观念落后。

(三)肉禽屠宰加工企业经营困难。

企业每屠宰加工一只肉鸡赔一到两元。

主要原因是玉米等饲料成本增加,致使回收价格上升,加上企业水、电、人工等运营成本增加,而销售价格萎靡不振。

(四)少数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无视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

(五)畜牧业发展投入不足。

特别是用于畜产品安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动物防疫等方面投入不足。

四、建议1、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畜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0--70%。

省委、省政府确定要把畜牧业建成农业第一主导产业。

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

发展畜牧业可促进牧草种植业、饲料工业、加工、运输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畜牧业事关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事关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农民增收,事关社会的稳定。

必须抢抓机遇,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畜牧业品种、质量结构,生产优质无公害畜产品。

各级政府要建立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运作。

要抓好典型,培育典型,树立典型,搞好宣传发动。

2、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

以提高畜产品质量为重点,抓好良种畜禽的引进和改良,增加名、优、特、新品种比例。

一是调整畜种结构。

做到“两稳定、两加快、一突出”,即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和奶牛生产,突出发展肉禽产业。

二是调整畜禽品种质量结构。

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良种畜禽的比例。

要加强种畜禽场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增加改良站点的数量,建立健全畜禽良繁体系,实施胚胎移植工程。

三是调整优化产品质量结构。

采用国际标准,着眼国际大市场,生产高质量、高标准、无药残、无公害的畜禽产品。

3、抓住关键环节,发展龙型经济。

一是培育壮大加工龙头。

各级政府要支持加工企业通过增资、技改、扩建等手段改善加工工艺、扩大加工能力,提升管理层次,尽快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加快在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要树立名牌意识、质量意识,建知名企业、创名牌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

各市、县要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合资合作、联合办厂等形式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到沧州合资、合作建立科技型龙头企业。

二是搞好合理布局,建立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东、南部县市重点发展肉鸡、奶牛、肉牛肉羊等,西部县市重点发展肉鸭、肉鸡和生猪生产,中部各县区抓好奶牛和蛋禽生产。

充分发挥背靠京津的优势,吸引北京畜禽生产、加工企业到沧州落户,把沧州建成北京畜禽产品供应基地,全国重要的肉鸡产销基地。

4、增加科技含量,强化各项服务。

一是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动物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大查处伪劣兽药产品的力度。

实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认证制度,实现畜产品的优质优价。

畜牧部门要强化畜产品的质量监管职能,切实抓好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稳定畜牧业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二是实施“动物保护工程”。

各县市要增加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加快动物疫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疫情预测预报网络,建立疫病快速扑灭体系和机制。

三是外引人才、内强素质,实施“科技兴牧”战略。

四是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各市、县要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培育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等,充分发挥沧州市养禽协会、奶业协会的作用,在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对接过程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在严格执行农业行业标准的同时,抓紧制定具有沧州特色的地方标准,按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运作。

5、制定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第一主导产业来抓,在土地、税收、信贷、资金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加强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畜产品及饲料安全、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部门要将农业资金捆绑使用,财政支农资金重点用于挤奶大厅、改良站点、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建设,对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要争取省财政予以贷款担保,市财政予以部分贴息,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有关项目和资金,并做好项目资金的匹配;计委、扶贫、农业开发、科技等部门都要向畜牧业倾斜。

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适当放宽信贷政策,放开龙头企业贷款空间,并适当优惠贷款利率;国土部门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把畜牧业用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规划,鼓励农民利用盐碱荒地发展畜牧业,在盐碱荒地及未利用地上进行畜牧养殖,畜牧业用地按按农业用地对待;工商管理部门要简化企业办证手续,缩短办证时间;公安交通部门要开辟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对运送鲜奶、鲜草、生肉等畜产品的车辆,只要不出现严重交通违章,要保证一路绿灯,不得随意查车、扣证、罚款;水电部门对畜牧业用水、用电要予以优惠。

要加快畜牧业利用外资步伐,建立“个人投资为主、国家投资为辅,外资投入为补充”的投资机制,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