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大潮汕
功夫茶---潮文化之特色
潮州工夫茶,亦称潮汕工夫茶。两者同源同义。古潮州郡
治,覆盖现今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区及潮安、饶平、澄 海、南澳、潮阳、惠来、普宁、揭西、揭东九县,还远及 丰顺、大埔、焦岭县等。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于茶之本 质,而在于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
广东潮州和汕头一带盛行工夫茶。饮工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
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这种 茶杯口径只有银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壶(罐)里装 入乌龙茶和水,放在小炭炉或小酒精炉上煮。茶煮好后拿 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3个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当地俗称 为“关公巡城”)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起香 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尝。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 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因此工夫茶除了泡制要 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
编制:林安江
潮汕区域
潮汕三市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处欧亚大陆 东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段,是一幅引人入胜 的山水画卷。她东连福建省,北接梅州市,西 邻汕尾市,南濒南海。北回归线横贯其中部。 在地球上,北回归线通过的陆地多是沙漠,而 潮汕却同华南的其他地区一样,地理条件得天 独厚,由于南海这个无比巨大的天然“空调器” 的作用,全区方圆18346公里,到处是良田沃野, 四季如春。
功夫茶的每一 道工序都很讲 究哦!要学好 是不容易的哦!
更多关于茶的资 料请登 录:http://baike. /v5017 23.htm
猪脚圈
潮 汕 小 吃
腐 乳 饼
草粿
春饼
粽球
酥 饺
蚝 烙
鼠 壳 粿
牛肉丸
汤圆
卤鸭பைடு நூலகம்
肠粉
粿汁 糕粿
作为潮汕人最难忘的
汕头
全市人口密度为2180人/平 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0.16 亩,是全国人口最稠密、 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 之一。素以精耕细作闻名 遐尔。人文荟萃,向有重 教兴学传统,宋时就有 “海滨邹鲁”的美誉。汕 头的地方方言为潮汕话, 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 茶等传统文化富有浓郁的 地方特色,享誉海内外。
剧照
剧目
经典剧目欣赏:陈三五娘---(1)集(2)集
更多剧目视频
欣赏介绍
《陈三五娘》元宵灯会上,潮州黄府千 金五娘及妹妹六娘一同观赏花灯,五娘 被无才无德恶名昭彰的富家子弟林大鼻 调戏,幸得泉州才子陈三搭救,陈三对 五娘惊为天人,互生情愫,之后五娘以 荔枝相赠,暗托终身,陈三为见五娘一 面扮作磨镜师进入黄府。没想到林大鼻 也想娶五娘为妻……
潮剧
潮剧(英文:Teochew opera、 Chiu-chow opera),2006年 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 保护遗产名录,系中国十大 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 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 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 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 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州文 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 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 情谊的重要纽带,因此,它 是具有明显代表性的地方剧 种。
潮汕三市
潮州 汕头
揭阳
揭阳
揭阳是粤东古邑, 历史悠久,见诸史 载已有2200余年, 得名于古五岭之一 的揭阳岭,春秋战 国时属百越地。
潮州
潮州自隋朝设置州郡 建制,州治一直在海 阳县城(潮州府城), 宋代所建的潮州城, 西界西湖山,北倚金 城山,东有韩山之胜, 韩江穿流其间,形成 三山一水护城郭的雄 伟景观。经历代修建, 潮州城基本保持历史 文化名城的优美风貌。
潮汕方言
一般指闽南方言系的支系。潮揭汕三市则有把潮 汕方言称为 (学佬)的说法。现三市的潮汕方言主要分 成三个小片,即潮州小片、潮普小片,闽系小片,只 有正称潮汕话、潮语、潮州话的。此外,普宁、揭西、 饶平、丰顺等地的客家话,一般认为具有潮汕特色, 被概称为“半山客”。
潮汕资源
潮汕地区不但山川秀丽,而且资源丰富,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如气候资源、水产资源、 土壤植被、能源矿物等项,都相当可观。
潮州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以打击乐为主,是以大鼓 为中心,以唢呐为领奏的大型合奏形 式。鼓手既是乐队主奏,又是乐队指 挥。鼓手槌击鼓心、鼓边、鼓沿,采 取响击、闷击、重击、轻击以及节奏 变化,手槌加花等手法,指挥着乐队 的演奏。 潮州大锣鼓流行于粤东、闽南以及东 南亚一带,凡是有潮汕人的地方,就 有潮州大锣鼓的风采。每逢年节,大 锣鼓便声震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