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5篇三峡(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5篇三峡(含答案解析)

第5篇三峡
(北魏·郦道元)
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9课;◎语文七上第23课;◎苏教七上第19课。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
(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
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知识梳理
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略无阙处
_____同“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________ 今义:表示选择
(2)属.引凄异
古义:________ 今义:属于
3.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每至晴初霜.旦
原意为:霜,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
(2)动词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
原意为:奔跑,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
4. 一词多义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_____________
②自非亭午夜分 _____________
③有朋自远方来(《论语》) _____________
④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
(2)绝:①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
②绝多生怪柏 _____________
③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
④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
(3)清:①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
②清荣峻茂 _____________
③香远益清.(《爱莲说》)_____________
5. 重点实词
(1)略.无阙处略:_____________
(2)重.岩叠嶂.重:_____________
嶂:_____________
(3)隐.天蔽日
..隐:_____________
蔽:_____________
日:_____________
(4)自非亭.午夜分亭:_____________
(5)不见曦.月曦:_____________
(6)至于夏水襄.陵襄:_____________
(7)沿溯阻
...绝沿:_____________
溯:_____________
阻:_____________
(9)有时朝.发白帝朝:_____________
发:_____________
(10)暮.到江陵暮:_____________
(11)其间.千二百里间:_____________
(1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乘:_____________
疾:_____________
(13)则素湍
..绿潭.素:_____________
湍:_____________
潭:_____________
(14)回.清倒影回:_____________
(15)绝.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
生:_____________
(16)飞漱.其间漱:_____________
(17)清荣.峻茂荣:_____________
(18)良.多趣味良:_____________
(19)每至.晴初霜旦.至:_____________
旦:_____________ (20)林寒.涧肃.寒:_____________
肃:_____________
(21)属引凄
..异引:_____________
凄: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 (22)空谷传响.响:_____________
6. 文言虚词
(1)至于
夏水襄陵 _____________ (2)其_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 _____________ (4)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 (5)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
(6)则素湍绿潭 _____________ (7)故.
渔者歌曰 _____________ 金题演练
一、(2017北部湾经济区改编)文言文阅读。

(10分)
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 隐天蔽日.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 沿溯阻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良.多趣味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 属.引凄异 属.
予作文以记之 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 至于.夏水襄陵 皆以美于.徐公
B. 春冬之.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飞漱其.间 其.
真无马邪 D.故.渔者歌曰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 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

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
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B. 第③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
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C. 第④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
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D. 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
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5篇三峡
知识梳理
1. 阙缺空隙、缺口(语:断缺;苏:同“缺”)
2. (1)有时(2)连接(语:连缀,连续;苏:这里是连续的意思)
3. (1)下霜(苏:降霜) (2)飞奔的马(语、苏:这里指奔驰的快马)
4. (1)①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语:从,由。

这里是在的意思) ②如果(语:假如) ③从④自己(2)①
隔断②极(高) ③停止(语:断绝,消失) ④断绝(3)①清波②清澈③清芬
5. (1)完全(苏:这里是完全、全部的意思) (2)重叠,重复像屏障一样的山峰(3)隐匿,隐蔽(语:遮蔽)
遮挡,遮蔽太阳(4)正(5)日光,这里指太阳(语:太阳;苏: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6)升到高处(语:冲上,漫上;苏:上) (7)顺流而下逆流而上阻断(8)宣布,传达(苏:宣布,传播) (9)早晨出发(10)傍晚(11)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12)骑着快(13)白色急流(语、苏:急流的水) 潭水(语:深水) (14)回旋(15)山峰草木生长,长出(16)冲荡(语:冲刷) (17)茂盛(18)甚,很(语:确实,实在;苏:的确,实在) (19)到早晨(20)寒冷肃杀,凄寒(语:萎缩;
苏:这里是寂静的意思)(21)延长凄惨异常(22)回声(23)婉转
6. (1)连词,到,常与“至”连用,表示另提一事(2)①代词,那②代词,它,它们,代指怪柏(3)即
使(4)认为,以为(语: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如此”“这么”)(5)结构助词,的(6)副词,表顺承,就(7)所以
金题演练
一、1. (2分)B 【解析】A项中“日”,前者意思是“太阳”;后者意思是“日子”。

B项中“绝”意思都
是“隔断”。

C项中“良”,前者意思是“甚,很”;后者意思是“忠良”。

D项中“属”,前者意思是“连接”;后者同“嘱”,意思是“嘱托”。

2. (2分)D 【解析】A项中“于”,前者是介词,到,常与“至”连用,表示另提一件事;后者表比较,
译为“比”。

B项中“之”,前者是助词,译为“的”;后者是代词,他,代指“曹刿”。

C项中“其”,
前者是代词,它,它们,代指怪柏;后者表加强诘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D项中“故”都是连词,
译为“所以”。

3. (2分)A 【解析】《三峡》一文,写山的句子主要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峦叠嶂,隐天蔽日”,
以静为主。

A项中“写山,以动为主”的理解有误。

4. (1)(2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2分)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