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12学习】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教学反思 《几何形体的联想》

【K12学习】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教学反思 《几何形体的联想》

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教学反思《几何形体的联想》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4-20 10:33 编辑
《几何形体的联想》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课程中最新设计的创新思维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在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部分首先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本课据此设计,意在促进学生对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依托学生熟悉的几何形体,引导学生进行兴味的联想和创意,进而将创意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
针对初中学生十四五岁的年龄特点,已经有能力认识立体的几何形体,再加上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很感兴趣,本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非常有必要。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何形体,掌握其结构特点。

2、掌握形体变化的基本规律,发挥想象力,把几何形
体组合变化组成画面。

3、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周围事物由哪些几何形体组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了解各种几何体,掌握其结构。

2、能够从具体的形象概括为抽象形体,掌握其形体变化的规律。

3、能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回归于生活。

教法学法:示范、欣赏、观摩、自主体验。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石膏几何体、白板。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几张锥形结构的图片,内容包括自然风光山、建筑、包装-瓜子袋、家具、工业设计、灯泡、水壶、灯罩、陶艺等。

教学目的:以点带面,温故知新,引入本课内容,了解其他几何形体。

二、授新课。

第一环节欣赏。

1、出示苏联画家马列维奇的画《雨后乡间之晨》,即一
切物体的形态都可以概括为几何形体。

2、通过对石膏几何体结构的分析,认识几何体。

3、通过欣赏苏联绘画大师马列维奇的《雨后乡间之晨》,了解将画中的风景用几何形体概括的方法,理解自然中的形态。

另加入几幅其它作品,使学生对这一艺术形式加深映像。

第二环节示范。

人可以概括为几何形体吗?试想可以分成几部分?各类似哪种几何形体?
使用白板给学生示范了用圆球或立方体概括人体。

向学生说明表现方法。

第三环节学生课堂练习。

1、画大小不同的圆联想到圆柱。

2、画大小不同的相似长方形联想到长方体。

3、画大小不同的相似三角形联想到三棱锥。

教师查看学生作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提升、拓展知识、推出透视概念,画教室(立方体内部)中的物体,这是一个难点,引出下一课的学习点。

三、评价。

1、老师评价。

2、学生互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