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甘肃省矿产资源年报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目录第一章矿产资源概况 (1)一、矿产资源现状 (1)二、矿产资源储量在全国排位 (5)第二章地质矿产勘查 (6)一、地质勘查资金投入 (6)二、基础地质调查项目 (6)三、矿产勘查项目 (7)四、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项目 (11)五、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方法创新 (12)六、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 (12)第三章矿产资源储量 (14)一、矿产资源储量 (14)二、矿产资源储量变化情况 (14)三、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和利用情况 (14)第四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15)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15)二、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经济指标 (16)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统计分析 (19)第五章主要矿产品产供销 (22)一、矿产品产量 (22)二、矿业产值 (22)1三、矿业及相关产业能源消费状况 (25)四、矿产品进出口贸易 (26)第六章地质灾害与防治 (27)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7)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7)第七章矿产资源管理 (29)一、法治建设 (29)二、矿产资源规划管理 (30)三、地质勘查管理 (31)四、矿产开发管理情况 (32)五、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33)六、地质环境管理 (35)七、执法监察工作 (39)2第一章矿产资源概况甘肃省以古甘州、肃州两地首字得名,简称甘。
大部分地区在陇山以西,故又称陇。
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接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共和国接壤。
地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及西秦岭山地边缘。
分属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处于黄河上游,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境内地形以高原、山地、丘陵居多,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沙漠戈壁次之,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9%。
区内海拔一般在1000-3000米之间。
全省设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
甘肃省是全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省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环境和条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为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一、矿产资源现状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19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80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77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14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65%,未查明资源储量的42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66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35%;在已查明矿产资源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1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36种)、非金属矿产37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69种)、水气矿产2种。
截至2017年底,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197种、矿产地1517处(含共伴生矿产,下同),其中固体燃料矿产地221处,黑色金属矿产地180处,有色金属矿产地344处,贵重金属矿产地462处,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地40处,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地95处,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地46处,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地129处;其中大型规模矿床146个、中型217个、小型1155个;勘查程度普查阶段671个、详查阶段507个、勘探阶段260个(表1-2和图1-2)。
甘肃省矿产地规模及勘查程度统计表234非金属矿产18%金属矿产68%能源矿产14%图1-2 矿产地构成图二、矿产资源储量在全国排位据《2017年全国占比排名》统计,在已查明的矿产中,我省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有10种,居前5位的有38种,居前10位的有65种。
5第二章地质矿产勘查2017年,我省面对矿业市场持续低迷、勘查项目全面退出自然保护区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地质找矿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全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各项工作,勘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地质勘查资金投入甘肃省2017年投入地质勘查资金同比减少31.39%。
其中,中央财政同比减少32.39%,地方财政同比减少39.44%,社会资金同比减少13.75%。
二、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全年开展基础地质调查项目61个,同比减少21.79%。
(一)区域地质调查中央财政开展“甘肃祁连西段德勒诺尔-石板墩地区1:5万J46E003022,J46E004023,J46E003024,J47E003001,J46E004024,J46 E003023六幅区域地质调查”等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8个,涉及16个标准图幅,全年完成调查面积2400平方千米。
(二)区域地球物理调查中央财政开展“祁连-天山及周缘盆山结合带深地震反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数据联合采集”等区域地球物理调查项目4个。
地方财政开展“敦煌市上高泉一带航磁异常查证”项目,社会资金开展“兰合铁路补充初勘大地电磁数据采集”项目。
6(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央财政投入开展“甘肃省定西-静宁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涉及1个标准图幅,全年完成调查面积4000平方千米。
(四)区域遥感地质调查中央财政投入开展“甘肃北山辉铜山地区遥感地质调查”“陕甘宁区自然资源遥感更新调查”等项目2个。
(五)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央财政投入开展“甘肃美武-临潭地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等1:5矿产地质调查项目10个;地方财政投入开展“甘肃省白银厂外围峡儿水-石门川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等1:5矿产地质调查项目34个。
涉及标准图幅数112幅,完成调查面积42731.7平方千米。
三、矿产勘查项目开展矿产勘查项目214个,同比减少11.38%。
(一)主要实物工作量全年完成钻探207614.4米,同比减少21.63%;完成坑探20167米,同比减少43.20%;完成槽探201788立方米,同比减少10.05%;完成浅井664米,同比增长11.22%(表2-1)。
7甘肃省矿产勘查主要实物工作量年度完成情况主要矿种勘查资金投入及工作量完成情况:煤炭开展项目15个,完成钻探37916.3米。
铁矿开展项目14个,完成钻探11621.2米。
铜矿开展项目17个,完成钻探8880.9米。
铅锌矿开展项目9个,完成钻探29897.3米。
金矿开展项目103个,完成钻探74042.8米。
地热开展项目16个,完成钻探14474米。
(二)新发现矿产地和新增矿产资源储量新发现矿产地17处,其中大型3处、小型12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共10个,其中大型2个,中型5个,小型3个(表2-2)。
甘肃省2017年新发现矿产地信息表8新增评审备案资源储量:煤炭3129.41万吨,铁矿石0.68亿吨,金金属61.25吨,铜金属6.08万吨,铅锌金属44.69万吨,钪金属8006.53吨,铷资源量0.03万吨,钒资源量3.46万吨,萤石矿物18.46万吨,重晶石646.05万吨,溶剂用灰岩1.95亿吨。
(三)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1.甘肃省合作市早子沟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接替资源勘查)属中央财政和企业共同出资的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勘查单位为甘肃省地矿局三勘院。
完成激电中梯测量30670米,钻探53403.89米。
估算新增金金属量27.66吨。
2.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猪波沟金矿(大桥下矿段)详查属社会资金投资项目,勘查单位为甘肃省地矿局一勘院。
详查工作完成槽探5599.46立方米,坑探1626米,钻探15734.68米。
估算新增金金属量8.56吨。
3.甘肃省武都县塘坝金矿毛坡矿段详查属社会资金投资项目,勘查单位为甘肃省有色局兰州矿勘院。
详查工作累计完成坑探5519.91米,钻探7563.37米。
估算新增金金属量5.23吨。
4. 甘肃省岷县锁龙金矿深部普查9属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单位为甘肃省地矿局二勘院。
累计完成槽探5125.85立方米,钻探9624.58米。
估算新增金金属量4.43吨。
5.甘肃省白银市白银矿田深部及外围铜多金属矿普查属省地勘基金、省有色局、白银市政府、白银公司四方合作勘查项目,勘查单位为甘肃省有色局白银矿勘院。
普查工作完成钻探74126.10米。
估算新增铅锌金属量44.32万吨,铜金属量3.75万吨。
6.甘肃省阿克塞县梁魏南山铌钽矿普查属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单位为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累计完成槽探5696立方米。
估算新增钪金属量4553.78吨。
7.甘肃省肃北县黑山梁地区钪矿普查属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单位为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累计完成槽探4958.71立方米,钻探1070.53米。
估算新增钪金属量2634.1吨。
8.甘肃省肃南县红尖一带重晶石及多金属矿详查属社会资金投资项目,勘查单位为甘肃省地矿局四勘院。
完成槽探2047.97立方米,坑探325米,钻探7501.15米。
共估算新增重晶石528.55万吨。
9.甘肃省高台县九坝西萤石矿普查属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单位为建材甘肃总队。
累计完成槽探3420立方米,钻探1490.32米。
估算新增CaF2矿物量18.46万吨。
1010.敦煌盆地页岩气调查评价属省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实施的敦页1井见含气层1层,厚度75.47米,含气量2.69-3.48立方米/吨,甲烷含量为87.67%,现场点火火焰呈蓝色,为优质气。
敦煌盆地页岩气调查评价项目的突破,对全面评价全省页岩气资源前景及勘查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项目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项目55个,同比减少11.29%。
(一)水文地质调查评价中央财政投入开展“河西走廊黑河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等项目2个;省级财政投入开展“甘肃省地下水动态监测”等项目12个;社会资金投入开展“张掖市三水厂扩建工程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及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5个。
全年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1767平方千米,1:10万水文地质调查100平方千米;完成1:2.5万水文地质勘查190平方千米,1:5万水文地质勘查428平方千米。
(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中央财政投入开展“兰州-西宁经济区综合地质调查”等2个项目;地方财政投入开展“临夏州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等项目3个;社会资金投入开展“张掖宏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花草滩煤矿矿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15个。
完成1:5万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估100平方千米。
11(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央财政投入开展“天水地区典型地震滑坡调查”等项目5个;省级财政投入开展“陇南市礼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等项目5个;社会资金投入开展“张掖市平山湖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项目6个。
全年完成1:5000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19平方千米;完成1:5万缓变性地质灾害调查9261平方千米,1:1万缓变性地质灾害调查105平方千米。
五、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方法创新全年开展地质科技项目180个。
(一)地质科学研究中央财政投入开展“甘肃省矿产资源调查成果综合集成与服务产品开发”等地质科学研究项目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