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讲评:树叶(寓言)

作文讲评:树叶(寓言)

桂阳三中2015高三语文作文讲评、指导学案编写:欧阳柏林寓言材料立意方法一、根本原则:寓言往往寓深刻的道理于简明的故事中,常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寓言的主角大多是物(动物、植物),但都是为了寄寓关于“人”的道理,寓言中的不同主角就是生活中的不同的人。

所以根本原则是先将寓言的主角“人化”,将其他“寓体”分别转换成与人相关的对象。

二、分析重点:寓言中的对话。

寓言一般借对话来寄寓的道理,表现态度,所以要反复琢磨。

三、基本方法:①运用修辞手法:用比喻、象征、借代等修辞手法解读事物。

②运用逻辑推理法:运用析情节明关系,察现象求本质,依结果找原因,看目的探条件等方法对寓言材料进行分析。

③具体操作上就是逐步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条件?如果不这样会是怎样?分析得出来的“关系”“本质”“原因”“条件”极有可能就是你要写的作文的“中心论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树叶从树枝向下跌落。

“我想落到大地上。

”树叶说。

西风刮起并改变了树叶的方向,树叶说:“其实我正想向东飞翔。

”转眼东风刮起把西风压倒,树叶说:“向西飞行其实更妙。

”接着是势均力敌,西风对抗东风,树叶说:“理智告诉我悬浮在空中。

”东风和西风都停了,树叶猝然跌落。

树叶说:“我已决定径直走向地球。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以材料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具体操作(必须要做好)一、先用一句话概述材料:一片树叶从树枝跌落,被风吹来吹去,毫无办法,只好自我安慰。

或者“一片树叶从树枝跌落,被风吹来吹去,身处劣境,乐观豁达。

”二、选定主体。

因为树叶是叙述主体,从两个角度去分析树叶。

否定树叶角度入手。

三、逐层设问(自问自答)树叶为什么不断改变说法?答:不坚定。

为什么不坚定?答:无法对抗风。

为什么无法对抗风?答:无能力。

它一直没能力吗?答:不。

长在树枝上的时候能紧紧抓住树枝,能为树提供营养,能抗击风雨。

现在为什么被风吹来吹去?答:太轻了(没分量),离开树枝没有力量了。

树叶要怎样才能不被风吹来吹去?答:不要离开树枝,或者自己变强大,像大树一样,像石头一样,向高山一样。

变得有份量。

树叶不断改变说法有什么错误?答:缺乏主见、没有抗争、随波逐流、没有原则等把树叶比作人是哪种人?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失意者。

没有能力,没有分量,不能坚持信念的人。

充满无奈和辛酸,夹缝中生存的人,随遇而安、死要面子、“精神胜利法”者;无力抗争者的自欺欺人者。

可以说明什么道理?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不被别人作弄,自己要有能力,要有份量,要坚持信念。

四、中心论点是什么?(一定要用一句话写出来!)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不被别人作弄,自己要有能力,要有份量,要坚持信念。

提示:如果肯定树叶角度入手。

中心论点可以确定为:既然不能改变局面,要学会改变自己,身处劣境更要乐观豁达。

作文示例一物竞天择,实力为王一片树叶从树枝跌落,被风吹来吹去,毫无办法,只好自我安慰。

这很容易使人想起与此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形象。

塔里木河流域有“英雄树”之称的胡杨,置身塔克拉玛干沙漠,能与灾难抗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强大的生命力使它主宰了自己命运,令人由衷地赞叹。

“弱肉强食”,这从人类的情性来说“未免残酷”,善良的人不忍心苟同,因为人类毕竟拥有了崇高的情感、高超的智慧。

可是“实力为王”是不容置疑的,即便不忍心苟同“弱肉强食”,想要不“弱而被食”或者想要惩恶扬善、除暴安良,没有实力……那是断断不能的。

战国七雄争霸天下的时候,“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最终还是因为实力比能“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秦国差得太远而被亡。

历时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共20亿以上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伤亡9000余万。

如此惨烈的人类灾难固然是因为罪恶的法西斯主义势力野蛮猖狂,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却是因为同盟国实力不足够强大。

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谓宁死不屈,都是因为无力回天,行为壮烈令人感动,但也令人叹惋;若能摧枯拉朽、横扫千军,何至于被命运作弄成“玉而必碎,全而必瓦”?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拼的是实力,斗的是本领;“适者生存”,文明竞争,斗的也是本领,拼的也是实力。

为了更好的开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相关单位曾主动向美方提出终端机“兼容”想法,就是在终端机上安装两种芯片,既能接收GPS信号,又能接收“北斗”信号。

可是实力强大的GPS方表态强硬,只想“兼”,不愿“容”。

竞争就是这样:没有实力,缺少本事连“对话”的余地都没有,只有他训话”,你“听话”的份。

直到2012年“北斗”定位能力达到米级以后,GPS方态度改变,由不屑转而不安了:这样下去还不知道谁“兼”谁?唐贞元三年,白居易从江南到长安拜见顾况。

顾况一开始并未从拜帖看出白居易的分量,一脸鄙夷地拿白居易名字嘲侃:长安米贵,居不容易啊,更何况“白居”?等到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中掂出白居易非凡的才能,顾况不得不改口:“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顾况无疑是想戏弄一番小白的,而白居易也就是凭自己非凡的才能扭转了被捉弄的局面,成就了“诗魔”和“诗王”的美称,成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所以,我们应当牢记,要想掌控自己的命运,在社会立足、立万,一定要培养出超强的实力。

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送给职场新人的十句话中有这样一句:这个世界不会在乎你的自尊,这个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绩,再去强调自己的感受。

换句话说实力、才能才会给你赢得尊重,免被捉弄;才能战胜苦难,主宰命运。

你不想恃强凌弱,但也不能任人宰割呀,哪怕你只想做一片树叶,也要拥有过硬的本领吐故纳新,护花成果,也要拥有超强的实力拥抱树枝,迎风斗雪。

否则你也只能像落叶一样被风玩弄于股掌之后“豪迈”地哀叹:我要走向大地……(走你个头呀,风又来了)作文示例二我心永恒(寓言)如果你看到落叶上的露珠,请相信那是他心有不甘的眼泪----题记东风和西风都停了,树叶猝然跌落。

“我已决定径直走向地球。

”树叶话音刚落,就跌落到不算坚硬的干土上,他疼得差点叫出声来,鉴于风儿对自己的捉弄,况且头顶四周都有别的树叶看着、听着,他憋住疼痛对着累垮了的风喊道:“老子平安着陆了。

”说完他“抚摸”了一下痛处,这时候他就想要是有手有脚那就好了,先前他并不这样觉得,老是说“既然没用,长什么手脚,丑毙了”。

“叶生来不是被打败的,”树叶估计风还未走远,硬邦邦地说,“让风来得更猛烈些吧。

”说到“生来”,那还是去年冬末的事。

白雪还死皮赖脸地不肯走,冬风像一群没教养的野孩子到处惹事。

树叶几次(三次还是五次已经记不清了)从树皮缝隙里探出头来都被喝了回去。

后来--后来就春暖花开了呀,树叶不几天就长成了愣头青,就知道匹夫有责了,就经常哼哼“叶儿当自强”“立志做栋梁”。

所以白天为花儿遮风挡雨,晚上努力吐故纳新,吸氧炭、吐氧气、造木桨……反正忙得像个高考生,“此时不拼,人生有憾”嘛。

有一回,树开始结果了,几只小偷投生的恶鸟扮作捉迷藏,其实想要抢果子,树叶紧紧庇护着果子。

鸟粪砸,鸟嘴啄,树叶浑然不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树叶怒发冲冠,朝恶鸟咆哮:“除非你们踩着我的尸体过去!”恶鸟们被吓跑了。

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树长还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有力气、有本领就该用来惩恶扬善、除暴安良,而不能用来欺弱小、搞家暴。

忆往昔峥嵘岁月,树叶油然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哼,想征服我,没门~!有本事,你来一场,来一场龙卷风啊——世界那么美,我正想去看看!树叶想动动身躯,可是挪不动了。

他看着树上的叶子,黯黯地说:唉,世界那么美,我真想去看看。

刚才被那帮浑球欺负,让你们看笑话了。

但从前我不是这样子的。

可是……累了,老了。

我不能改变这局面了,只好改变自己,“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

身处劣境嘛,就更需要乐观豁达,否则还没被灾难害死自己早抑郁死了。

夜幕降临了,树叶有生以来第一次躺着过夜,而且是在从前一直俯视的地上。

星星变得遥远,月光更加朦胧。

他有点累、有点痛、有点不安、有点失落……远处的村庄忽然传来一阵歌声。

以前树叶也曾听到过,人间常用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为远逝的人送行,那时树叶觉得老庄的这一套很荒唐。

今夜听来却是这样地亲切、这样动人,特别是那首---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练习举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知。

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

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

一、先用一句话概述材料:鲸为了追捕沙丁鱼陷入海滩,而沙丁鱼却逃生了。

二、确定分析主体:讽刺批评鲸鱼或者赞扬沙丁鱼三、逐层设问:鲸是为什么会陷入沙滩的?答:因为它只看到沙丁鱼,没有看到险境沙滩。

鲸是为什么敢于追赶沙丁鱼?答:在巨大的鲸眼中,沙丁鱼太渺小了,不足畏惧,逮住它,就是一顿美餐。

鲸犯了那些错误?答:贪吃,小瞧沙丁鱼,眼里只有沙丁鱼没看到危险。

把鲸鱼换成人说明什么道理?答:不能贪利就不要命;不要小瞧对手,藐视弱小,狂妄大意,自掘坟墓。

沙丁鱼为什么要跑?答:它与强大的鲸相比微小而处于劣势。

沙丁鱼问什么能逃脱?答:利用身体小、灵活、需水少的优势向浅水奔逃,得以逃生。

把沙丁鱼换成人说明什么道理?答:处于弱势,身处险境要利用自己的优势。

怎样才能战胜强敌?答:首先别被吓倒,其次要扬长避短。

斗智斗勇,急中生智,绝处逢生;身处险境,冷静思考,利用自身优势,战胜强敌。

中心论点:1冷静思考,利用自身优势,战胜强敌。

2不能贪利就不要命。

3不要小瞧对手。

藐视弱小,狂妄害己。

练习用逐层设问的办法分析下列材料(可以与同桌合作一人问一人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

可漫山遍野的植物却绽开了它们的“笑脸”——用一簇簇娇艳的鲜花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

结果,一副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出现了:蜂儿在植物间忙忙碌碌,替它们采花授粉,而植物又提供芳香的花蕊,让辛勤的蜂儿酿蜜。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先用一句话概述材料:二、确定分析主体:三、逐层设问:四、写出中心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