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京房山高端葡萄酒庄总体规划-房山区葡萄酒庄规划71p
北京房山高端葡萄酒庄总体规划-房山区葡萄酒庄规划71p
2010年6月 2010年7月 2010年12月 2011年1月至今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客观分析本区域自然条件的优劣势,尊重葡萄酒产业的自身规律, 制定合理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根据本区域的条件及产业现状,合理为 区域及产品定位 。 坚持生态与产业发展并重的原则; 坚持产业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促进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方案汇报 房 山 区 葡 萄 酒 产 业 规 划
北京房山高端葡萄酒庄总体规划
初步方案
规划背景
作为北京煤炭主产区,房山区自2005年以来,先后依法关闭了辖区内的300多家 煤矿。退出煤炭生产,在房山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告别资源型产业的房山, 面临着三个方面的严重问题: 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替代产业
委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现状基本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
土壤条件
房山区土壤类型多样,垂 直分布明显。全区西部为山地
草甸土、棕壤、褐土分布区,
中部和中北部为山前褐土分布 区;东部和南部为潮土、沼泽 土、风沙土分布区。 通过对土壤PH值、土层厚 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 行分析,房山地区土壤养分及 所含矿物质丰富,非常适合酿 酒葡萄的种植。
葡萄酒产业概述
目前国际上葡萄酒的生产模式主要有两种,量产酒模式和酒庄模式。
量产酒模式:收购酿酒葡萄集中生产的葡萄酒, 具有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等特点,属于第二产业。 酒庄模式:拥有属于自己的葡萄种植园,只能用自己葡萄园所产的葡萄,酿造和灌装全过程都是在自己 庄园中进行。产品具有原产地、可追溯性等特点,严格控制酒庄的规模及葡萄的产量,主要以高端葡萄 酒为主。是集葡萄酒销售、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产业。 酒庄模式
山区煤矿及非煤矿山关闭后,传统主导产业退出山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替代产业随之 成为发展的主题。协调山区各乡镇根据自身发展条件,统筹规划,寻求替代产业成为我区工作的重 点。
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
房山区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也是北京典型的资源型产业发展地区,矿山开采导致 房山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何协调生态恢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成为我区生态修复工程的 焦点 。
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由于长期采矿,农业产业基础薄弱,且大多从事工矿工作,务农能力降低。伴随产 业结构调整,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主要问题之一。
经过全面的详细的调研,反复论证,发展葡萄酒庄产业符合房山区的实际,也符合未来发展方 向。
规划背景
2010年 2010年5月
全区彻底退出煤矿开采业,同时关闭整顿非煤矿山。 房山区拟在山前浅山丘陵区建设形成规模的葡萄酒庄产业 项目,陈刚副市长原则同意该项目。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领导听取了房山区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 会议同意启动青龙湖起步区,并选取试点推进。 房山区成立房山区高端葡萄酒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相关领导先后两次听取了试点规划,会 议原则同意并提出了调整意见,完善后上报。 青龙湖、长阳等各乡镇的酒庄项目相续展开。
现状基本条件分析
地形地貌
房山区内地形,山
自然条件
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
之一。地势西北高、东南 低,最高海拔2035米, 最低28米。
浅山地区地块面积
较小,平均坡度较大;丘 陵、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 坦,地块面积较大,平均 坡度较小。 这种地形更有利于提 高酿酒葡萄的品质。
房山区葡萄酒庄产业发展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报告
规划依据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房山新城规划》(2005-2020年) 《北京市房山区村庄体系规划》(2007-2020年)
《房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阶段性成果)
《北京市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北京市房山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房山区葡萄酒庄产业发展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报告》 现状基本条件分析气候
自然环境
房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0℃以上,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日数 为270天左右。区内≥0℃积温平均在4600℃以上。同其他区县比较,房山区属太行 山余脉,具有山前小气候特征,是环北京山前最大的暖区。山前暖区昼夜温差大, 升温快,阳光照射充足。
降水
山前暖区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增多,山前半干旱暖区降水量为500~550毫米, 山前半湿润暖区为550~650毫米。
高端葡萄酒产业是在西欧和北美等国家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非 常成功的产业。具有如下特点。
1. 高端葡萄酒产业是一项文化产业
2. 高端葡萄酒产业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
3. 高端葡萄酒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4. 高端葡萄酒产业是不与农业争土地的产业。 5. 高端葡萄酒产业使农业结构调整一步到位。 酒厂模式
现状基本条件分析
区域位置
自然条件
世界上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区域在北纬40°,被称作‘酿酒葡萄黄金线’,是
世界上高端酒庄酒主要集聚地。如法国的波尔多、意大利的皮蒙等均是优良高端
葡萄酒产区。
房山区位于北纬
39°30′-39°55′,地理环
境优势明显。 房山区被法国专家誉为 “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 葡萄的地方”。
日照
房山区年平均无霜期185天,比其他区县长7-10天,农作物生长期及日照时间更 长,更有利于酿酒葡萄品质的提高。
现状基本条件分析
房山区在关闭煤矿及非煤矿山 之后,留下了大量的废弃土地,其 中不乏规模较大的可复垦土地。 滩涂用地及荒芜待利用土地。 贫瘠的土地更适合种植优质的酿酒 葡萄。 房山浅山区、山区部分地区 由于缺水严重,农作物种植只能采 取一年一耕,耕种耐旱作物,大大 降低了土地收益。酿酒葡萄十分耐 旱。 由此,发展高端葡萄酒产业是 房山区推进生态修复、培育新兴替 代产业的突破点。 高端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可以 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的有机统一。
《房山葡萄酒产业集群青龙湖起步区酒庄试点规划》
“葡萄种植技术、葡萄酒酿造工艺”等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现状基本情况分析 产业发展综合分析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产业发展研究与定位
产业规模与布局 区域统筹发展 规划引导与实施建议
第一部分
现状基本情况分析
高端葡萄酒产业概述 现状基本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