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的作用


【典例2】(2018· 云南《刷子李》第24题)文章 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 写曹小三? 答案:①曹小三的活动是文章叙事的线索;②通过 写曹小三,例面表现了刷子李真有绝活。(或:写 曹小三的心理活动衬托了刷子李的绝活名副其实)
线索的分类及其作用
物线
如《羚羊木雕》,全篇以羚羊木雕这一物品为线索,围绕其 写了父母逼问木雕,我送木雕,我要回木雕几件事, 赞美了 我和友人间美好的友谊 ,批评了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鲁莽行为 ,呼 吁做父母的应该理解少年,尊重他们的人格。 《散步》这篇文章就以散步这一事件作为线索
典例1(018:河南《父亲的长笛》目前这形象在 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①从情节看,母亲的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 疑问;又是母亲的话交代父亲断腿的原因,使情节 有波澜、更完整合理。 ②从人物形象看,母亲打她、训斥她与父亲的沉默 形成对比,表现父亲的隐忍和对女儿的爱,突出父 亲的形象。 ③从主题看,母亲在听父亲吹长笛和地哼唱时流露 出的幸福,突出了家庭的和谐、温馨,丰富了文章 的主题。
记叙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的作用
01
从侧面衬托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
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暗示了人物的 02 命运。 03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04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交代了....内容,
使情节更具真实感。
1.XX人物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 要分析。 2.文中多次提到XX人物,有什么用意
概括内容
本文的明线是什 明线是…,写了 么?暗线是什么? 什么?暗线是什 有什么好处? 么?写了哪些内 容;好处是… 小说明暗线交织, 使得情节的发展脉 络清晰,也使小说 的主题得到更深的 挖掘。
线索的作用
• • • • • 1、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2、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3、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5、表现了文章中心或烘托了人物形象。
概括围绕次要人物写了 (或交代)…内容。
①为下文...情节或塑造人物 形象做铺墊;②推动 故事情节发展;③制造情 节波澜;④充当线索人 物等。 ①从侧面烘托主要人物;2 村托主要人物;3)通过对 比,突出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怎样的品质,丰 富、丰厚、点明、深化了 主题。
情节或结构作用
人物关系
主题思想
地线
时线 感情线 明暗线交织
查找文章线索的方法
• 1.看标题 • 2.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物线、事 线); • 3.注意抒情议论句(情线); • 4.开头结尾句(段)。
设问形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题格式
作用
本文的线索是什 指出线索是什么? ①组织材料,贯穿 么? 概括围绕线索写 全文。 有什么好处? 了哪些事? ②使结构清晰,情 节集中。 ③揭示主题。 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事线
人线
如朱自清的《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通过叙写父亲过铁 道卖橘子的过程,表现了父子相爱相怜的真挚动人的感情。 如《小橘灯》,按地点的转换,全文可分四部分:叙述乡公所 楼上发生的事;叙述小姑娘家的情形;叙述回寓所后的交谈; 交代离村后的情形。 《伟大的悲剧》(七年级下册)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 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 如《春》这篇写景散文就以作者的喜爱为线索;《济南的冬天》 以对济南的喜爱、热爱为线索; 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有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鲁迅先生与藤 野先生的交往,属于明线;另一条是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属于暗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