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十九首注释.译文及简析

古诗十九首注释.译文及简析

古诗十九首注释.译文及简析国学经典:古诗十九首原文及注释【知识卡片】古诗:《古诗十九首》中的“古诗”是魏晋以后的人对汉代诗歌的习惯称呼。

汉末政治极端腐败,社会急剧动荡。

在这种社会现实中,文人有的飘泊四方,有的穷困潦倒,有的遭受灾难。

这十九首诗歌,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思想动态,表现了他们的苦闷和彷徨。

刘勰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

就“古诗”所达到的成就及其在诗歌创作上所产生的影响来说,它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

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

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

《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矢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及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一、行行重行行【原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生别离”是古代流行的成语,犹言“永别离”。

所谓“生别离”,并非指人生一般的别离,而是有别后难以再聚的涵义,所以下面说,“会面安可知”。

“各在天一涯”“涯”,方也。

“道路阻且长”“阻”,指道路上的障碍;“长”,指道路间的距离。

“会面安可知”“知”,一作“期”,义同。

“胡马依北风二句”“依”,一作“嘶”。

“胡马”产于北地,“越鸟”来自南方(古代的“越”,指今广东福建一带地区) ,“依北风”和“巢南枝”是动物一种自发的怀念乡土情感的表现。

这两句用比喻来代替抒情;“胡马”“越鸟”尚且如此,难道“游子”就不思恋故乡吗?“相去日以远二句”“远”,指时间而言。

上句谓别离之久,下句言思念之深;久别思深,人一天天地瘦下去,衣带自然也就一天天地感到弛松了。

“浮云蔽白日二句”“文子”:“日月欲明,浮云蔽之。

”“古杨柳行”:“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

”“浮云蔽日”,是古代最流行的比喻。

一般的习用于谗臣之蔽贤,“白日”是隐喻君王的。

这里则以之象征她远游未归的丈夫。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君臣之间的关系各夫妇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是统一的。

“浮云”, 是设想他另有新欢,象征彼此间情感的障碍。

“顾”,念也。

“反”,同“返”。

“思君令人老”这句是承前“衣带日已缓”而说的。

“老”,并不是说年龄的老大,而是指心情的忧伤,形体的消瘦。

“岁月忽已晚”“岁月”,指眼前的时间;“忽已晚”,言流转之速。

“弃捐勿复道二句”“弃「和“捐”同义。

“弃捐”犹言丢下。

“勿复道”,不必再说。

上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自己如何申诉相思之苦,但她所思念的人不会因此而归来,那末说来说去有什么必要呢? “加餐饭”,是当时习用的一种最亲切的安慰别人的成语。

“餐”,一作“歹食”。

说明:这首诗和下面几首都是思妇词,虽然写个人离别之情,但和前面几篇一样,也都是东汉末年动荡不宁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二、青青河畔草【原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注释】“盈盈”“盈”,同“嬴”(俗作女赢)。

“广雅:释诂”:“嬴嬴,容也。

”就是多仪态的意思。

“皎皎”本义是月光的白,这里用以形容在春光照耀下“当窗牖”的“楼上女”风采的明艳。

“窗牖”“牖”,窗的一种,用木条横直制成,又名“交窗”。

“窗”和“牖”本义有区别;在屋上的叫做“窗”。

在墙上的叫做“牖”。

这里的“窗牖”,就是泛指现在安在墙上的窗子。

“娥娥红粉妆”“娥娥”,形容容貌的美好。

“红粉”,原为妇女化妆品的一种。

“红粉妆”,指艳丽的妆饰。

“妆”,一作“妆”、“装”,义同。

“纤纤出素手”“纤纤”,细也,手的形状。

“素”,白也,手的肤色。

“昔为倡家女二句”“初学记”引作“自云倡家女,嫁为荡子妇。

”“倡”,发歌也。

由此引申,凡是以歌唱为业的艺人就叫做“倡”。

“倡家”,即后世所谓“乐籍”。

“倡家女”,犹言“歌妓”。

“荡子”,指长期浪漫四方不归乡土的人,与“游子”义近而有别。

三、青青陵上柏【原诗】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注解】青青陵上柏二句:“陵”,大的土山。

“柏”,四季常青的树木。

“青青”,犹言长青青。

“磊磊”,众石攒聚貌。

“涧”,山间的溪流。

这两句是托物兴起的,用以兴起生命短暂,人不如物的感慨。

忽如远行客:“忽”,速貌。

“远行客”,比喻人生的短暂。

离家远行,思家更切,到了那里,尤其不能久留。

不但极言生命的短暂,而且暗示有厌世的意思。

斗酒相娱乐二句:斗酒指少量的酒。

郁郁:盛貌,形容洛中繁华热闹的气象。

冠带自相索:“冠带”,官爵的标志,用以区别于平民,此作贵人的代称。

“索”,求也。

“贵人自相索”,是说贵人只和贵人来往,不理别人。

长衢罗夹巷二句:“衢”,四达之道,即大街。

“罗”,列也。

“夹巷”,夹在长衢两旁的小巷。

这两句是说大街的两旁,罗列着小巷,许多王侯的第宅在巷中,而第宅的大门,则面临大街,以见气概之盛,引人注目。

两宫遥相望二句:“两宫”,指洛阳城内的南北两宫。

极宴娱心意二句:“极宴”,穷极宴会。

“戚戚”,忧思也。

上句写那些冠带人物们的生活现象,下句写他们的现实心情。

说明:这首诗是一位失意之士藉由他所看到的当时政治首都洛阳的一些现象,写出了个人不平之感,和不满现实的心情。

四、今日良宴会【原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注释】具陈:全部说出。

筝:乐器名,瑟类。

古筝竹身五弦,秦汉时筝木身十二弦。

奋逸响:发出超越寻常的音响。

令德:贤者,指作歌辞的人。

高言:高妙之论,指歌辞。

识曲:知音者。

真:真理。

这句是说知音者请听歌中的真意。

所谓“高言”和“真”都指下文“人生寄一世”六句。

齐:一致。

“齐心同所愿”,是说人人所想的都是这样,心同理同。

含意:是说心中都已认识那曲中的真理。

未伸:是说口中表达不出来。

奄忽:急遽的意思。

飙尘:暴风自下而上为“飙(音标)”。

“飙尘”,是卷地狂风里的一阵尘土。

以上二句是说人在世上是暂时寄居,一忽儿就完了。

策:鞭马前进。

高足:指快马。

津:渡口。

“要路津”比喻有权有势的地位。

以上二句是说应该赶快取得高官要职。

轗轲:本是车行不利的意思,引申为人不得志的意思。

以上六句就是座中人人佩服的高言真理,这里面含有愤慨和嘲讽,而不是正言庄语。

五、西北有高楼【原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释】1.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五首.2. 疏:镂刻。

交疏:交错缕刻。

绮(qǐ):有细花的花纹。

这一句是说楼上的窗装饰有交错缕刻的花格子。

3. 阿(è)阁:四面有檐的楼阁。

三重阶:三重阶梯。

这一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形容楼阁之高。

4. 弦歌声:歌声中有琴弦伴奏。

5. 无乃:莫非,岂不是。

杞梁妻:杞梁的妻子。

杞梁名殖,字梁,春秋时齐国大夫。

征伐莒国时,死于莒国城下。

他的妻子为此痛哭十日,投水自杀。

传说死前谱有琴曲《杞梁妻叹》。

这一句是说,莫非是杞梁妻作的曲子吧?6. 清商:乐曲名,曲调清越,适宜表现哀怨的感情。

发:传播。

7. 中曲:乐曲的中段。

徘徊: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8. 慷慨:指不得志的心情。

9. 惜:悲,叹惜。

10. 知音:懂得乐曲中意趣的人。

这里引申为知心好人。

这二句是说,我所痛惜的不是歌者心中的痛苦,而是其内心痛苦不被人了解。

11. 鸿鹄:大雁或天鹅一类善于高飞的大鸟。

这两句是说,愿我们像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自在地翱翔吧!这说明弹琴者与听琴者成了知音。

12. 绮:(qǐ) 13. 杞:(qǐ)【古今点评】l .此篇明高才之人,仕宦未达,知人者稀也。

(李善《文选注》)2.“但伤知音稀”与“识曲听其真”同义。

(沈德潜《古诗源》)3.诗从“高楼”写起,劈空而来;以“高飞”结尾,破空而去。

劈空而来,是黑暗中的生活感受;破空而去,是黑暗中的生活理想。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新探》)六、涉江采芙蓉【导读】《涉江采芙蓉》选取游子荡舟采莲送给家乡妻子的平凡之事,真挚而细腻地描绘了情人之间的刻骨相思之情,言简意深,生动感人。

作者采用融情入景,寓景于情的手法,使情景水乳交融。

【原诗】涉①江采芙蓉②,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③谁?所思④在远道。

还顾⑤望旧乡⑥,长路漫浩浩⑦。

同心⑧而离居,忧伤以终老⑨。

【注释】①涉:渡过。

②芙蓉:荷花。

③遗(wèi):赠送。

古代有赠香草结恩情的风俗。

④所思:思念的人。

⑤还顾:回顾,回头看。

⑥旧乡:故乡。

⑦浩浩:广大无际。

这里形容路途漫长,无边无际。

⑧同心:一般指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指夫妻感情融洽。

⑨终老: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七、明月皎夜光【原诗】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原诗二】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2]。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3]。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4]。

出户独彷徨[5],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6],泪下沾裳衣。

【注释】[1]《明月何皎皎》为《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八首,这是一首游子久客思归诗,诗以出色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真切地表达了游子无法排解的思归之情。

[2]罗床帏:用罗绮织成的床帐。

[3]揽衣:披衣,穿衣。

[4]客行:离家旅行在外。

在外地游历虽然也有乐趣,毕竟不如早日回来的好。

[5]彷徨:徘徊。

[6]引领:伸长脖子,即抬头远望。

八、冉冉狐生竹【原诗】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