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学的初步认识
2013213140 黄涛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竞争也日益增加,同时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对新的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如何使我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因此,我觉得在我们学校里开设心理学这门课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我看来,我认为的心理学的定义就是在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可以用适当的行为去克服,这种适宜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而当代大学生身上经常会出现心身疲乏、紧张不安的状态,个别同学甚至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
据我了解,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多种。
心理活动方面,如错觉、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
行为方面则表现在心情焦虑、冷漠、心灰意冷,严重的甚至会感觉到痛不欲生。
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也许如何维护心理健康显得更为重要了。
因为维护心理健康是预防心理异常的最佳方法。
但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的不同,遭遇的问题各异,因此心理健康的维护范围显得特别的广泛。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其一,调节情绪,丰富感情。
总的来说,情绪直接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乐观、开朗的愉快情绪是治病的良方。
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困难时,要学会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正确的心理防卫机制来进行自我安慰。
其二,锻炼意志,积极行动。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它在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三,完善自己的人格,养成良好的性格。
在现实世界中,接受现实的自我,选择适当的目标,培养自尊自信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初步了解到心理学的定义,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使我认清它对大学生的十分必要性。
它能激发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同时使我们能够正确地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