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1]斯、是:均为指示代词。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2]惟:同介词“以”,2起强调原因的作用。

德馨(xīn 新):意指品行高洁。

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3]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

[4]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

这里借指不学无术之人。

[5]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6]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7]丝竹:弦乐、管乐。

此处泛指乐器。

乱耳:使听力紊乱。

[8]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9]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

诸葛老师出山之
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0]子云:汉代扬雄(前53—18)的字。

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

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

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1]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

全句意为“有何陋”。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
有?’”
译文:
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留便会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灵。

这虽然是一间陋室,但我的道德高尚却到处传闻。

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碧绿;草色映入帘帷,满室葱青。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浅薄无识之徒不会到此。

可以随心抚弄素琴,可以潜心阅读佛教。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听觉,没有繁忙的公务催劳伤神。

这间陋室如同南阳诸葛庐,又如西蜀子云亭。

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理由认为它是粗陋的呢?”
爱莲说
朝代:宋代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
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盛爱一作:甚)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