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时区时概论

地方时区时概论


例3.已知A地(40°N,116°E)某日太阳最高时,B地地 方时为13时30分,求B地的经度。
解: 时差=13:30-12:00 =1小时30分钟
经度差=1×15°+30°÷4 =22.5°
B地的经度= 116°E+22.5° =138.5°E
116°E
?
12:00 13:30
有关概念
时区:使用统一时间的跨度为15个经度的空间范围 区时:一个时区统一使用的时间,为该时区中央经线
37.5 °E
越向西,时间越晚
越向东,时间越早
邯郸县一中 安建淼
165°E
180°
东西十二区
165°W
东西 东十一区 十 十 西十一区
二二 区区
157.5°E 172.5°E 172.5°W 157.5°W
区时的有关计算
已知经度求时区序号
时区序号=经度数÷15°(四舍五入)
东经度则为东时区,西经度则为西时区
73°E位于东五区
北京时间21点正,求甲地(116°W)的地方时和所在时区的区时。
解法:求甲地地方时 ①地方时先求经度差 120°+116°=236°
②再算时差 (236°÷15°)小时=15余11°= 15 小时+ 11×4ˊ= 15小时44分钟
③求甲地的地方时
甲地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时差 = 21:00- 15: 44
135°E 11:35
第一步:算时差
73°E
?
时差=经度差×4′ =(135°-73°) × 4′= 248′= 4小时08分 或经度差=135°-73°= 62°= 60°+2°
时差= (60°÷15°)小时+2×4分钟= 4小时08分
第二步:算时间
所求地方时 = 已知地方时 - 时差 = 11:35-4:08 = 7:27
概念
据当地太阳高度变化而确定的时间,因经度而N不同
比较
东早西晚 东经度均比西经度早 东经度越大时间越早,西经度越小时间越早 早 --- 指早到、早过某个时间
计算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S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 时差(东“+”西“-”)
例1. 当135°E为12日11:35时,73°E为几点?
东西 东十一区 十二区 西十一区
图中虚线表示日界 线.沿图中①---⑥箭头所 示方向越过180°经线后, 哪些需改变日期?如何改变?
①:加一天 ②:减一天 ③:不变 ④:不变 ⑤:加一天 ⑥:减一天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
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
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B )
180°– 从0时经线向西至 180°为旧的一 天
– 当180°为0时 时,全球只有一个 日期
– 当0°为0时时, 全球两个日期的范 围相等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旧日期,非阴影表示新日 期,求
(1)140°E区时和地方时 (2)北京地方时(北京116°E),和北京区时
150°W 0:00

140°E
求甲地的区时 = 5:16
①求甲地的时区 116°÷15°=7余11
西八区
②求甲地的区时
甲地的区时=北京时间-时差 = 21:00- (8+8) =5:00
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几个小时?
180°
一艘客轮于五月
一日上午八点从东十 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 到达西十二区,日期 应改为 四月三十日 。 钟点为 上午八点 。
180°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两个日期的划分
• 分界线
– 180°经线
• 空间界线
• 人为的

• 固定的
– 0时经线

• 时间界线

• 自然的
• 变化的:不断西移 0时
• 两个日期的范围
– 从0时经线向东至 180°为新的一 天
东 十最 二早 区
“”
西 最十 晚二

“+”
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
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 简称“日界线”。
日界线的特点
两侧日期相差一天 ,西侧比东侧早一天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则加一天
实际采用的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
为什么日界 线和180°经线 不完全重合?
A、25日14点 C、26日14点
B、25日2点 D、26日2点
例: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
1) A地的时间是( B)
A、12月22日2 时 B、12月23日 C、12月21日2 时 D、12月22日14时
2) 此时12月23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 B)
A、一半
B、1/3
C、2/3
D、一半以上
答: 73°E为12 日7:27
例2.若A点(40°N,116°E)的地方时为某月2日8时20分, 求B点(23°S,40°W)的地方时。
经度差=116°+40° =156° =150°+ 6°
116°E 40°W
8:20
?
时差=(150°÷ 15°)小时+6×4分钟 =10小时24分钟
B点地方时=A点地方时-时差 =2日8:20-10:24 =1日32:20-10:24 =1日21:56
例: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 4~5题(01天津)

116°E


西十区 东九区 东八区
0:00
? ?
30°
0时
150°W
180°
图中中心点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 日,读图并回答:
(1) NA的经度为______,NB经度为______ ;
(2) 这时北京为3月______日_____时。
B
4、下图表示1月25日和26日的范围,图中箭头表示 地球自转方向,那么此时北京时间应为( )C
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的度数
中央经线度数=时区序号× 15°
东时区则为东经度,西时区则为西经度
已知时区求时差
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已知一地区时,求另一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东“+”西“-”
例:求73°E 和135°E所在的时区
解: 135°÷15° =9
135°E位于东九区
73° ÷15° =4······13
上的地方时 东早西晚
时区的划分
理论上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区时的计算
时区的划分
30°W 15°W

15°E
30°E
…… 西二区 西一区 零时区(中 东一区 东二区
……
时区)
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有什么规律?
37.5 °W 22.5°W
7.5 °W
7.5 °E
22.5 °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