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生物工程的发展历史
与一般所理解的生物工程是一门新学科不同的是,而是认为在现实中可以探寻其发展历史。
事实上,在现代生物技术体系中,生物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食品与饮料的生物技术生产众所周知,像烤面包、啤酒与葡萄酒酿造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当人们从创世纪中认识葡萄酒的时候,公元前6000,苏美尔人与巴比伦人就喝上了啤酒;公元前4000,古埃及人就开始烤发酵面包。
直到17世纪,经过列文虎克的系统阐述,人们才认识到,这些生物过程都是由有生命的生物体,酵母所影响的。
对这些小生物发酵能力的最确凿的证明来自1857-1876年巴斯得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他被认为是生物工程的始祖。
其他基于微生物的过程,像奶制品的发酵生产如干酪和酸乳酪及各种新食品的生产如酱油和豆豉等都同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就连蘑菇培养在日本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有300年历史的Agarius蘑菇现在在温带已经有广泛养殖。
所不能确定的是,这些微生物活动是偶然的发现还是通过直观实验所观察到的,但是,它们的后继发展成为了人类利用生物体重要的生命活动来满足自身需求的早期例证。
最近,这样的生物过程更加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它们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已远远超出了它们不足为道的起源。
有菌条件下的生物技术 19世纪末,经过生物发酵而生产的很多的重要工业化合物如乙醇、乙酸、有机酸、丁醇和丙酮被释放到环境中;对污染微生物的控制通过谨慎的生态环境操作来进行,而不是通过复杂的工程技术操作。
尽管如此,随着石油时代的来临,这些化合物可从石油生产的副产品中以低成本进行生产,因此,进行这类化合物生产的工业就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近年来,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了对这些早期发酵工艺的重新审视,与前面所讲的食品发酵技术相比,这类发酵工艺相对简单而且可进行大规模操作生产。
其它关于有菌生物技术的典型例子有废水处理和都市固体垃圾堆肥。
长期以来,人们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和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及像化工业产生的小部分工业毒害垃圾。
目前世界上进行的发酵工程中,利用生物工程进行污水处理的规模是最大的。
将无菌消毒技术引入生物工程 20世纪40年代,由于大规模微生物培养这个复杂的生物技术的引入,生物工程的发展开始了新的方向,从而确保那些需要将污染微生物排除的特殊生物过程得以进行。
因此,通过对培养基和生物反应器的提前灭菌消毒以及用来消除新进入的污染物的工程供应,生物反应中就只留有所选的生物催化剂。
诸如此类,在生物工程中占有极大份额的产品有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酶、多糖和疫苗。
大部分这样的过程是复杂的,成本昂贵,仅适于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尽管这类产品的产量较大,但采用食品与酿造生产中较老的生物技术,它们的规模与商业回报都是很小的。
生物工程的新领域在最近的十年里,分子生物学和过程控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见开创了生物工程应用的新领域,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已有生物工程工业的效率和经济性。
正是由于这些发现和发展,才会有对于未来生物工程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角色的良好评价。
(a)基因工程对于重要的工业用生物基因组的有性重组或突变操作一直是工业遗传学家革新目录中的组成部分。
重组DNA新技术包括温和的进行活细胞破碎、DNA提取、纯化和利用高度专一性的酶进行随后的有选择性切割;对目的基因片断分类、鉴定、筛选和纯化;用化学方法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载体分子的DNA上及将重组DNA分子导入选择的受体细胞进行增值和细胞合成。
重组DNA技术可较简便的进行基因组操作,而且可避免物种间与属间的不相容性。
无限可能性是存在的,人类胰岛素与干扰素基因已导入了微生物细胞并进行了表达。
原生质融合、多克隆抗体制备和组织培养技术(包括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进行植物的再生)的广泛应用对生物工程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b)酶工程酶分离工程一直是许多生物技术过程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允许对生物代谢产物进行重新利用的更适合的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它们的代谢产物可被进一步利用。
利用固定化细菌的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
糖浆,其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年产300万吨)。
基于生物催化的目的,未来的发展是细胞整体的固定化。
(c)生物化学工程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工程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它在初始原料或底物与终产物之间建立了联系。
生物反应器设计、过程调控技术与发酵过程的计算机监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尽管如此,许多年来,过程控制在生物工程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落后其在化学工程工业领域操作中的应用,对生物工程产品新的处理方法(下游工程)将提高所有处理过程的经济性。
因此,对高效回收工艺的设计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对于具有高价值产品例如L-天冬酰胺酶,其回收与发酵生产的成本比例约为3.0,而乙醇为0.16。
然而,下游处理过程仍是生物工程中被忽视的部分。
(d)工程化产品和系统利用蛋白质和细胞固定化技术可进行如抗体和酶这类生物分子的大量生产,这使应用于生物诊断和生物解毒的新型传感器得到了发展。
这样的系统可以与微电子装置和终端计算机相连,从而在很多生物工程工业与服务业领域进行精密的程序控制。
生物工程有两个典型的特点: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和各学科间的合作。
从事生物工程的人员采用的技术来源于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计算机原理。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生物工程进行革新、发展并对过程操作进行优化,其中生化代谢体制有着根本和不可取代的位置。
生物工程不是一门新的学科,而是一种实践活动,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们都将做出贡献。
我们对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必须清楚的区分开,生命科学所涉及的是生物知识的获得,而生物工程则是生物知识的应用。
生物工程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低温下操作,耗能少,总体上依赖廉价的原料为底物。
不同专业的生命学家和工程师将个人的努力贡献于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学家这一术语作为涵盖那些应用自身技能知识进行生物材料处理的科学家或工程师。
然而,这个术语它只能导致混淆,必须停止采用。
我们比较一下,一名生化工程师是一名过程工程师,他的职责是将生物学家的知识转移到生产实际操作中去。
一名生化工程师应当在生物过程的设计和操作方面受过科学和工程原理的训练。
一个完美的生物工程师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一个人同时成为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的专家。
然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必须努力去学习了解其他组成学科的语言,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之间共同语言的缺乏势必会成为完全发挥生物工程潜在价值的主要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