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实验报告

中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实验一散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2.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三、实验内容益元散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

(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1.外观检查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2.均匀度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检查,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3.水分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9.0%。

4.装量差异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b检查,单剂量包装的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按表中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瓶),并不得有1袋(瓶)超出限度1倍。

实验二煎膏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电磁炉、锅、纱布若干2.药材:益母草125g,红糖31.5g三、实验内容益母草膏制法:取益母草洗净切碎,置锅中,加水高于药材3-4cm,煎煮两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1-1.25(80-85℃)的清膏。

称取红糖,加糖量1/2的水及0.1%酒石酸,直火加热熬炼,不断搅拌,至呈金黄色时,加入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4左右,即得。

实验三丸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各种类型丸剂的的制备方法与操作要领。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粉碎机、七号筛(120目)、电磁炉、锅、纱布2.试剂:蜂蜜3.药材:熟地32g,山茱萸16g,牡丹皮16g,山药16g,茯苓12g,泽泻12g三、实验内容六味地黄丸制法:(1)炼蜜(中蜜):取适量的生蜂蜜,装入锅内,加热至沸后,纱布过滤,除去死蜂、蜡泡沫及其它杂质,然后继续加热炼制,至表面起黄色气泡,有明显光泽,手捻有一定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无白丝。

此时蜜温在116-118℃。

(2)以上6味,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10g,制丸块,搓丸条,制丸粒,每丸重9g;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开水泛丸,干燥,制得水蜜丸。

完成大纲情况:掌握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了解中药制剂药材的前处理方法。

实习收获及不足:1.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

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

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2.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3.防止煎膏出现“返砂”现象:炼糖时尽量缩短加热时间,降低加热温度,使糖部分转化,控制糖的适宜转化率。

4.理论与实际结合还比较欠缺,应加强动手能力。

篇二:中药炮制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清炒、炙法的炮制方法实验一清炒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总义。

二、实验原理炒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

根据妙的火候不同,清炒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多用“中火,炒炭多用“武火”。

炒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代用,矫味、矫臭以及便于制剂等等。

三、实验内容1.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牵牛子、冬瓜子、薏苡仁。

2.炒焦山楂、槟榔、麦芽、栀子。

3.炒炭蒲黄、槐米、荆芥。

四、实验器材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五、实验方法(一)炒黄1.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紫红色,鼓起,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脱落。

具香气。

2.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80%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3.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鼓起,有炸裂声,并逸出香气,取出放凉,称重。

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色泽加深,鼓起,有裂隙,微具香气。

4.冬瓜子取净冬瓜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略呈黄白色稍有焦斑,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称重。

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呈黄白色,鼓起,有裂口,微有焦斑。

具香气。

5.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鼓起,微有香气时,取出放凉。

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黄色,略具焦斑,有香气。

(二)炒焦1.山楂取净山楂,称重,分档置热锅内,先用中火后用武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焦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褐色,具焦斑,内部焦黄色。

具焦香气,酸味减弱。

2.槟榔取净槟榔片,称重,分档,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黄色,焦斑,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大部分为完整片状,表面焦黄色,具焦斑。

有香气。

3.麦芽取净麦芽,称重,置热锅内,先用文火后用中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炒干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焦褐色,膨胀,少部分爆花。

4.栀子取碎栀子,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焦黄色,具焦香气,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黄色或红棕色。

有香气,味苦微涩。

(三)炒炭1.蒲黄取净蒲黄,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褐色,喷淋少量清水。

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深褐色,质地轻松。

味涩,存性。

2.槐米取净槐米,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发现火星,可喷淋适量清水熄灭,炒干,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黑色,保留原药外形,存性。

3.荆芥取净荆芥段,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黑褐色,香气减弱。

实验二炙法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各种炙法的目的意义。

(2) 掌握各种炙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规格、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二、实验原理药物吸收辅料经加工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均能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初,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三、实验器材炉子、锅铲、铁锅、瓷盆、瓷盘、量筒、台秤、纱布,酒、醋、姜、食盐、蜂蜜、羊脂油等。

四、实验内容1 .酒炙川芎2 .醋炙香附、钩藤(下节课实验内容之一)3 .盐炙车前子4 .蜜炙甘草、百合5 .姜炙厚朴6 .油脂炙淫羊藿。

五、实验方法( 一 ) 酒炙凉。

筛去碎屑。

川芎每 100kg ,用黄酒 10kg 。

成品性状:本品呈棕黄色,微有酒气。

( 二 ) 醋炙1、香附取净香附粒块或片,加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香附微挂火色,取出晾干。

筛去碎屑。

香附每 100kg ,用米醋 20k9 。

成品性状:本品制后颜色加深,微挂火色,具醋气。

2、钩藤取净制钩藤,加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阴干或用文火加热,炒至黄褐色,干燥,取出放凉。

钩藤每 100kg ,用米醋 20kg 。

成品性状:本品呈褐色,略具醋气,( 三 ) 盐炙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略有爆裂声,微鼓起时,喷入盐水,炒干后取出放凉。

车前子每 100kg ,用食盐 2kg 。

成品性状:本品鼓起,部分存裂隙。

味微咸。

( 四 ) 蜜炙1. 甘草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加入净甘草片内拌匀,闷润,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棕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

甘草每 100kg ,用炼蜜 25kg 。

成品性状:本品呈棕黄色,微有光泽。

味甜,具焦香气。

2. 百合取净百合,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时,加入用少量开水稀释过的炼蜜,迅速翻动,拌炒均匀,继续炒至微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

百合每 100kg ,用炼蜜 5kg 。

成品性状:本品呈金黄色,光泽明显。

味甘微苦。

( 五 ) 姜炙厚朴取净厚朴丝,加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完全吸尽,置热锅内,不断翻动,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

厚朴每 100kg ,用生姜 10kg ( 干姜用 1 / 3) 。

成品性状:本品色泽加深,具姜的辛辣气味。

( 六 ) 油脂炙淫羊藿先将羊脂油置锅内,用文火加热,至全部溶化时,倒入净淫羊藿丝,炒至微黄色,油脂被吸尽,取出放凉。

淫羊藿每 lookg ,用炼羊脂油 20kg 。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微黄色,润泽光亮,质脆。

具油香气。

大纲完成情况:熟悉饮片的炒法、炙法的炮制方法,了解中药炮制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

实习收获体会及不足:(1)依据各法炮制程度及各药特点控制适宜的温度、时间,并注意药材外观变化。

炒黄温度一般控制在160℃-170℃,炒焦一般控制在190℃—200℃,炒炭一般控制在220℃—300℃。

(2)酸枣仁炒黄时火力不宜过强,且炒的时间也不宜过久,否则油枯失效。

蒲黄如已结块,炒时应搓散团块。

王不留行翻炒不宜过快,否则影响其爆花率及爆花程度。

(3) 各炙法中采用先拌辅料后炒方法炒制的药,一定要闷润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或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后,才可进行炒制。

酒炙药物闷润时,容器要加盖密闭,以防酒迅速挥发。

后加辅料炙的药物,辅料要均匀喷洒在药物上,不要沿锅壁加入,以免辅料迅速蒸发。

(4) 若液体辅料用量较少,不易与药物拌匀时,可先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润。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

篇三: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2.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三、实验内容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