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塑成品检验标准

吸塑成品检验标准

Fujian New Tim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版本:A.0
拟制:审核:批准:
1.0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吸塑成品的检验内容和品质要求,确保产品能符合公司品质要求及客户使用要求,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2.0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成品吸塑的检验。

3.0检验工具、环境要求
3.1检测工具:游标卡尺、卷尺、千分尺;
3.2检测环境:宽敞明亮的自然环境或40W日光灯,目测范围距离约30~40cm,视线与被检
物表面呈45°的视角观察3~5秒;
3.3检验员要求:色差感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应不低于1.0。

4.0权责
4.1品保部QC负责对产品的抽检及品质判定;
4.2生产操作工负责对产品进行全检及品质的判定;
4.3技术部负责对不良品的分析;
4.4超出本规范或定义的材料,经品管部门或客户签核可作为临时检验依据。

5.0抽样方案、接收水准
5.1抽样方案:按MIL-STD-105D正常一次抽样Ⅱ;
5.2接收水准:按AQL值:严重缺陷(CRI)AC=0,RE=1;重缺陷(MAJ)=1.0;轻缺陷(MIN)=1.5
6.0外观面定义检验:
A面:客户使用及展示产品时经常观察到的面,如前面/顶面;
B面:客户使用及展示产品时不经常观察到的面,如侧面/背面;
C面:客户使用及展示产品时不易观察到的面,如底面;
D面:需经拆解才可观察到的部分面,如产品的内表面。

7.0缺陷分类:
7.1严重缺陷(CRI):有危害消费者生命或财产安全及质量可靠性顾虑的缺陷;
7.2 重缺陷(MAJ):将导致产品即定功能不能使用或失去某一特定功能,即减低产品使用
性,如凹凸不平、破损;
7.3轻缺陷(MIN):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对预期的目的不造成影响,如表面外观缺陷
8.0检验规范、判定标准、缺陷等级:
9.1当批次抽验完毕后,把良品放回原包装箱内,不良品做好相应标识,同时与生产责任拉段确认
不良品现象,如属严重不良或批量(须向上级反馈)不良时,则开出返工通知单,并转技术部门分析,由生产责任拉段安排返工。

10.0注意事项
10.1当判定标准介于公司标准与客户标准之间或不良品未在标准判定之内时,须经品质部经理或业
务员确认; 810.2当送检批抽验合格后,做好相应标识,反之则隔离区分; 11.0记录
9.1随时记录填写抽验结果;
9.2检验结果记录在《OQC 检验报表》上。

12.0相关文件
10.1《最终成品检验管制程序》 QP-28; 10.2《不合品管制程序》 QP-29; 10.3《OQC 检验报表》 NTD-MF-28
11.附QC 检验流程图
流程 : 流程说明:
内容:主要送检内容、重点及相关资料;
抽样计划:根据MIL-STD-105E 表II 级水准进行抽样; 包材检查:纸箱、外观 、入箱方式、外箱贴纸粘贴、包装方式、其他配件;
性能检查:对折、边位、表面;
外观检查:外观、部件、美工线、段差、平整度、logo/颜色检查、规格、外观、定位;
不良品确认:与生产操作员确认不良品,工程分析原因;
记录填写:OQC填写成品检验报告,判定不合格时开出《返工通知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