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资料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资料

精品文档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②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③把频率低于20Hz的年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官寨中学2017 制作人:张金福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声音叫做次声波。

4、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声呐、B 超)又能传递能量(清洗钟表、除去结石)。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提纲5、蝙蝠采用回声定位的方法确定目标的位置。

1、分度值:刻度尺上最小一格所表示的长度。

、刻度尺的读数: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对齐刻度26、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cm为单位结果一定是一个两位小数。

时估读0占位。

若以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提纲、错误: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测量错误。

采用3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错误的产生。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C,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C。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由于测量工具不精确,测量环境变化,测量方法不同4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C。

等对测量结果都会有影响,所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温度计的使用规则: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5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sv、速度6(①路程与时间之比;②单位时间内物体所走的路程。

公式:):v_ 4、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量程为35C〜42C,分度值为0.1 C。

t 5、①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例子:冰棒熔化、铁块变为铁水等;②物质从液态变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是:①物体7—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子:水结成冰;③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例子:湿衣服变干;④物的运动路线是直线;②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③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④其速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例子:白气、雾、露、易拉罐出汗;⑤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度一时间图象(如甲图所示)和路程一时间图象(如乙图所示)都是一条直线。

化,例子:樟脑丸变小、钨丝变细、干冰升华;⑥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例子:霜、冰花、雪、雾淞的形成、灯的内壁变黑。

、①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固体叫做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 点;冰、海波、各种6 金属是晶体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蜡、松香、 玻璃、沥青是非晶体③晶体 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7、 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心须达到熔点;二是不断吸热。

—8、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 要继续吸热。

一9、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10、 -----------------------------------------------------------------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提纲、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 体和气体都是传播1第四章光现象知识提纲 340m/s°C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声音的介质。

15。

1、光源: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①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2 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②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 越大,响度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③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8。

光的传播不须要介质。

m/s10x C=3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光速。

光在真空中 的传播速度1、光在3。

①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1s 、物体在3Hz 内振动的次数 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4、①法线与镜面垂直;②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③反射光线与法 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④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法线54、①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较远,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镜头越远,成的 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④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像越小;②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较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离镜头越近, 成4208.^42 O的像越大;③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 .5、①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像;②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与物大小相等;②像与物的对应点连线跟镜面垂直;③像距等于物距;7 长线相交而成;③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又可以用眼睛看到;④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上,只能用眼④像与物左右相反;⑤像是虚像。

睛看到。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垂直入射86、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总结: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 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光的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9两侧;③空气中的角大于其它介质中的角;④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10 ②水中倒影、镜中花水中月、波光粼粼等现象是光的反射;③池水变浅、岸上景物变高、钢笔错位、倒立等大实像u=2f u=2f水中折枝、海市蜃楼、星星闪烁等现象是光的折射;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实质还是光的折射。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v>2ffvu<2f、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①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11不成像u=f 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v>u u<f、看不见的光有紫外线和红外线。

①红外线的运用:摇控器、红外线探测器、微波炉;②紫外线的12①、像的虚实: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即:一倍焦距分虚实。

运用:杀菌、消毒、验钞机。

②、像的大小: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即二倍焦距分大小。

③、像的倒正: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即一倍焦距分正倒。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提纲7、①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来矫正;②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来矫正。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1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提纲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表示。

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②质量不随着物、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路3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①、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2、天平的使用规则:①天平的调节:放平归零调螺母,放平是指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归零是指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螺母是指调节横梁两端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线为止,螺母的调节方向是走高端,横梁哪端高就向哪端调;②测量质量:先估后测量,左物右砝码,加码大到小,最后移游码,先估后测量是指估计的目的避免物体质量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损坏天平,并确定首放砝码;左物右砝码是指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砝码大到小是指根据估计先放首砝码(与物体质量大致相当)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调换砝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最后移游砝是指在最小的砝码都用上后③、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还不能使天平平衡,才能通过移动游砝来调节使天平重新平衡。

③此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

量筒的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注的凹液面相平。

3精品文档.精品文档m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4、密度:①质量与体积之比;②单位体积某物质的质量。

公式:,v10、①等效地将物体受到的重力集中,视为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②质地同一物态下,密度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这叫水的反常膨胀。

水结冰时遵从热缩冷胀的规律。

5 --33 km1km=10m 1m=10第八章运动和力33-3-222333-1222 =1 0 m=10 1m 1dm1m=10dm 1dm=10=10m 1m=10mdmdm 1dm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632-22422-42633 m 1cmcm =10=10m1m=10 1mcm 1cm=10 1cmm1m=10=10cm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33 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mm 1mm=10m1m=1066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②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质量的大m 1m=10m 1m=10小有关;③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形态、位置和受力情况等无关。

1m/s 1m/s=3.6km/h 1km/h= 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6.3 彼此平衡,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3t 1t=10kg 1kg=105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①两个物体互相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与-33kg g 1g=10 1kg=10 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33g 1g=10mg 1mg=10N 卩F=»33 1mL=1cm 1L=11dm 压强第九章3 333-33/ cmgl kg/m=10 1g/ cm10= kg/m 、①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②压力的方向与物体表面垂直,指向被压的物体。

③压力的1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第七章力F F1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力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