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用建筑构造理论题部分及答案

民用建筑构造理论题部分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习题0.绪论一、填空题1.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即:、和。

二、选择题1.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建筑功能B.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C.建筑形象D.建筑的经济性2.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属于建筑物。

A.住宅、堤坝B.学校、电塔C.工厂、展览馆D.烟囱、办公楼三、名词解释1.建筑2.建筑物3.构筑物四、简答题1.建筑物的构成三要素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建筑构造概论一、填空题1.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和等。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和两个方面来决定的,共分为级。

3.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m者为高层(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m时为超高层建筑。

4.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层为低层;层为多层;层为中高层;为高层。

5.《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表示,数值为。

6.一幢建筑物一般由、、、、、等组成。

7.建筑物的六大组成部分中,属于非承重构件。

二、选择题1.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托儿所B.宾馆C.公寓D.疗养院2.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50—100年B.80—150年C.25—50年D.15—25年3.耐火等级为二级时楼板和吊顶的耐火极限应满足()A.1.50h,0.25h B.1.00h,0.25h C.1.50h,0.15h D.1.00h,0.15h三、名词解释1.耐火极限2.建筑模数3.模数数列4.大量性建筑四、简答题1.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分为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建筑物按耐久年限划分为几类,各级的适用范围是什么?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几级?每级中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是多少?4.建筑物的构造组成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5.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有哪些?6.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基础与地下室一、填空题1.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

2.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3.地基分为和两大类。

4.地基土质均匀时,基础应尽量,但最小埋深应小于。

5.基础按构造类型不同分为、、、、等。

6.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时,且地基范围内无形成滞水可能时,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应做防潮处理。

7.砖基础为满足刚性角的限制,其台阶的允许宽高之比应。

8.钢筋混凝土基础不受刚性角限制,其截面高度向外逐渐减少,但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

9.按防水材料的铺贴位置不同,地下室防水分和两类,其中防水是将防水材料贴在迎水面。

二、选择题1.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可采用每两皮砖挑出()的砌筑方法。

A.1/2砖B.1/4砖C.3/4砖D.一皮砖2.为了节约混凝土,常在混凝土中加入粒径不超过()的毛石,称为毛石混凝土。

A.800mm B.500mm C.300mm D.100mm3.地下室的外包卷材防水构造中,墙身处防水卷材须从底板上包上来,并在最高设计水位()处收头。

A.以下50mm B.以上50mm C.以下500-1000mm D.以上500-1000mm 4.地下室为自防水时,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外墙、底板均不宜太薄。

一般墙厚为()以上,底板为()以上。

A.300mm、250mm B.200mm、150mm C.100mm、200mm D.75mm、100mm 三、名词解释1.地基2.基础3.基础埋置深度4.刚性基础5.柔性基础6.刚性角四、简答题1.地基与基础的关系如何?2.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哪些?3.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4.确定地下室防潮和防水的依据是什么?5.当地下室的底板和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采取何措施提高防水性能?墙体一、填空题1.墙体按其受力状况不同,分为和两类。

其中包括自承重墙、隔墙、填充墙等。

2.我国普通砖的规格为。

3.墙体按其构造方式不同有、和组合墙等。

4.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并在靠土的垂直墙面设。

5.散水的宽度一般为。

6.常用过梁构造形式有、和三种。

7.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相同,高度不小于。

8.变形缝包括、和三种。

9.伸缩缝的缝宽一般为;沉降缝的缝宽为;防震缝的缝宽一般取。

10.防震缝应与和统一布置。

11.抹灰类装修按照建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和。

12.隔墙按其构造方式不同常分为、和三类。

13.空心砖隔墙质量轻,但吸湿性大,常在墙下部砌普通砖。

14.墙面抹灰有一定厚度,外墙抹灰一般为,内墙抹灰一般为。

二、选择题1.我国普通砖的规格为()。

A.240m m×120mm×60mm B.240m m×110mm×55mmC.240m m×115mm×53mm D.240m m×115mm×55mm2.半砖墙的实际厚度为()。

A.120mm B.115mm C.110mm D.125mm3.18砖墙、37砖墙的构造厚度尺寸为()A.180mm,360mm B.180mm,365mm C.178mm,360mm D.178mm,365mm 4.当门窗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其过梁可选用()。

A.平拱砖过梁B.弧拱砖过梁C.钢筋砖过梁D.钢筋混凝土过梁5.当室内地面垫层为碎砖或灰土材料时,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

A.垫层高度范围内B.室内地面以下—0.06m处C.垫层标高以下D.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面层6.在墙体设计中,为简化施工,避免砍砖,凡墙段长度在1500mm以内时,应尽量采用砖模即()。

A.115mm B.120mm C.125mm D.240mm7.伸缩缝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置的。

A.温度变化B.地基不均匀沉降C.地震8.沉降缝的构造做法中要求基础()。

A.断开B.不断开C.可断开也可不断开9.在地震区设置伸缩缝时,必须满足()的设置要求。

A.防震缝B.沉降缝C.分格缝10.在墙体中设置构造柱时,构造柱中的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应不小于()m。

A.0.5 B.1 C.1.2 D.1.511.圈梁遇洞口中断,所设的附加圈梁与原圈梁的搭接长度应满足()。

A.≤2h且≤1000mm B.≤4h且≤1500mmC.≥2h且≥1000mm D.≥2h且≥1500mm12.墙体设计中,构造柱的最小尺寸为()。

A.180m m×180mm B.180m m×240mm C.240m m×240mm D.370m m×370mm 13.半砖隔墙的顶部与楼板相接处为满足连接紧密,其顶部常采用()或预留30mm 左右的缝隙,每隔1m用木楔打紧。

A.嵌水泥砂浆B.立砖斜砌C.半砖顺砌D.浇细石混凝土14.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土框架上,并应高出非燃烧体屋面不小于()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不小于()。

A.200mm,200mm B.200mm,400mm C.400mm,500mm D.800mm,1000mm 三、名词解释1.隔墙2.过梁3.圈梁4.散水5.勒脚6.变形缝7.伸缩缝8.沉降缝9.防震缝四、简答题1.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2.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如何确定?3.普通粘土砖墙的砖模尺寸与建筑模数是否一致?如何协调二者关系?4.勒脚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材料做法有哪几种?5.墙面装修按材料和施工工艺不同主要有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6.简述墙身水平防潮层的常用作法。

7.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主要有哪些?8.圈梁的作用是什么?9.门窗洞口上部过梁的常用做法有哪几种,其适用范围如何?10.构造柱的作用和设置位置是什么?11.变形缝包括哪几种缝?简述其各自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12.民用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有哪几种?13.抹灰类墙面装修中,抹灰层的组成、作用是什么?楼地层一、填空题1.楼板按其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和。

2.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式不同分为、和装配整体式楼板三种。

3.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支承方式有和两种。

4.木地面的构造方式有、和粘贴式三种。

5.顶棚按其构造方式不同有和两大类。

6.阳台按其与外墙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和转角阳台。

7.吊顶一般有和两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1.现浇水磨石地面常嵌固分格条(玻璃条、铜条等),其目的是()。

A.防止面层开裂B.便于磨光C.面层不起灰D.增添美观2.槽形板为提高板的刚度,当板长超过()m时,每隔1000-1500mm增设横肋一道。

A.4.5m B.9m C.6m D.7.2m3.空心板在安装前,孔的两端常用混凝土或碎砖块堵严,其目的是()A.增加保温性B.避免板端被压坏C.增强整体性D.避免板端滑移4.预制板侧缝间需灌筑细石混凝土,当缝宽大于()时,须在缝内配纵向钢筋。

A.30mm B.50mm C.60mm D.65mm5.()施工方便,但易结露、易起尘、导热系数大。

A.现浇水磨石地面B.水泥地面C.木地面D.预制水磨石地面6.当首层地面垫层为柔性垫层(如砂垫层、炉渣垫层或灰土垫层)时,可用于支承()面层的材料。

A.瓷砖B.硬木拼花板C.粘土砖或混凝土块D.马赛克三、名词解释1.无梁楼板2.顶棚3.雨篷4.阳台四、简答题1.楼板层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3.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中各构件的构造尺寸范围是什么?4.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有哪几种结构类型,每种类型的传力方式?适用情况?5.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是什么?常用的板型有哪几种?楼梯一、填空题1.楼梯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2.每个楼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级,也不应少于级。

3.楼梯平台按位置不同分平台和平台。

4.计算踏步尺寸常用的经验公式为。

5.楼梯的净高在平台处不应小于,在梯段处不应小于。

6.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式不同,主要有和两类。

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梯段结构形式不同,有和两种类型。

8.钢筋混凝土预制踏步的断面形式有、和三种。

9.楼梯栏杆有、和三种。

10.栏杆与梯段的连接方法主要有、和等。

11.栏杆扶手在平行楼梯的平台转弯处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12.通常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为,踏步宽度为。

13.在不增加梯段长度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踏步免得宽度,常用的方法是。

14.坡道的防滑处理方法主要有、等。

15.中间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和。

16.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的宽度。

17.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是指从至扶手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一般室内楼梯的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8.在预制踏步梁承式楼梯中,三角形踏步一般搁置在形梯梁上,L形和一字形踏步应搁置在形梯梁上。

19.楼梯踏步表面的防滑处理做法通常是在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