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瑞安名人介绍

瑞安名人介绍

瑞安名人介绍
1、汉代安乡侯——蔡敬则
蔡敬则(151-约221),字文庄,生于东汉元嘉元年辛卯,建罗阳县前已是本地土著。

历经东汉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及三国东吴等朝代。

东汉建安中,朝廷授官蔡敬则为会稽部东部都尉,镇守永宁,并创立“都尉衙署”于邵公屿(原瑞安县治所在地)。

他在都尉任内,治绩显著,朝廷以公论赏,晋爵为“安乡侯”。

蔡敬则墓在今锦湖周岙山腰(少艺校旁),即“蔡忠义之墓”所在,现有墓碑立于民国廿六年,墓况为一弧形土堆,青草葱郁,墓旁有高树数竿,外有水泥院墙围成小院,但院外现为拾荒
者居住,观瞻不雅。

2.永嘉学派先声人物——谢佃
谢佃,字用休,一名天申,谢岙人(今潘岱桃花村)。

继许景衡之后,为永嘉学派先声人物。

曾与潘旻远赴伊洛向程颐问学,又拜蓝田吕大临门下,以贤良荐知阁门事,为尹炖所器
重。

谢佃墓位于潘岱桃花村,始建于北宋年间,圈椅式,坐东南,朝西北,原为青石垒筑,由墓室、墓坛、拜坛三部分组成,现存墓碑一方,八角额,云头纹,正面刻楷书“皇宋理学名臣谢佃公乡贤之墓,敕封知阁门事,葬梅垄山,入于圣庙,春秋丁祭,子孙乡贤世奉祀。

”墓前粗石柱4根,为原享亭遗构。

3、南宋著名学者——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南宋瑞安人,《宋史·儒林》有传,永嘉学派代表人物。

陈傅良墓位于塘下镇凤山村凤凰山南坡上。

墓始建于开禧年间(1205—1207),叶适铭其墓。

但地面上宋代原设置不知何时坍毁,今墓为清咸丰元年(1851)重建,1986—1988年间,陈氏后裔集资进行全面维修。

墓修建成圈椅形式,神座牌楼建在,墓室后面,青砖砌筑,正面隐出四柱与额枋、斗拱,上盖重檐悬山顶。

有墓碑一方,碑文刻“宋集英殿修撰进宝谟阁
待制止斋陈公之墓,合族嫡派裔孙立。


4、南戏鼻祖——高明
高明(1305-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阁巷人,在他任官期间,经常为人民着想,替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所著《琵琶记》“成了戏文中第一部伟大不朽的作品”(郑振铎),被誉为“南戏鼻祖”,他死于宁海,归葬在家乡柏树桥南岸。

生平著作《柔克斋集》20卷。

高明墓原在集善堂东侧,方形台基,坐北朝南,四隅立石栏杆,中设石级,墓室居台基中心,正面嵌石制隔扇门,前立青石墓碑一通,据说在“文革”中毁为平地,荡然无存。

现有高则诚纪念堂,掩映在松柏之中,墓外青青阡陌,别有一番水乡滋味。

集善院位于飞云镇柏树村上桥南岸。

高则诚纪念堂位于集善院西侧,相互连通,砖木混土仿木歇式建筑,曹禺题署“高则诚纪念堂”匾额,堂内锓木楹联,多为当代知名人士撰书。

5、英敖之才——韩伟
韩伟(1385—1445)字英仲,瑞安罗南八水里人(今属塘下镇)。

其先祖于韩寓自五代间从闽之赤岸(今福鼎)避战乱徙罗南,将其所居之处称为韩田、上韩。

等到明初,后裔韩山童迁
八水,生韩伟。

韩伟自幼聪颖好学,13岁入县学。

训导黄潮光为他讲学,经明行修,文翰兼美。

1418年韩伟成为贡生,入京太学。

升试优等,由太学试事。

1427年入狱史泰台见习,后巡按广西、河南。

九年授文林郎、四川道察御史。

次年巡按京师真定府。

所到之处,励精图治,风
纪肃然。

1445年六月中暑而死。

韩伟墓在韩田山上,现今墓道依山而建,新建花岗岩牌坊确有些雄伟,新铺石级也足见
韩氏后人对先祖的膜拜之情。

6、孤屿烈魂——李维樾
李维樾,字荫昌,又号春园老人。

1615年中举,1641年擢户部给事中,督漕江北。

1644年后弃官还籍,福王立于南京,李维樾倾资募兵勤王,后与马士英不合,归隐不仕,甘为遗
民,卒于家中。

史载维樾墓位于桐浦乡桐溪水库西北岸李宅坟山上,建于清初顺治年间。

外用花岗岩棱形块石垒砌。

墓上原立有青石墓碑,上刻“明□□(字迹模糊不清)大夫李公维樾之墓”,后丢失。

墓前神道上置有翁仲、将军、马、虎、羊石雕像生五对。

昔日先生借着飞云江浊浪与桐溪清流于澄头汇合,怅然作文告诫儿孙“浊浪澄波同一水,课孙教子事桑田。

”从此修身养性,皈依佛法。

维樾卒后,好友捐献自家林场,作为维樾墓陵,从此得以藏身这深深山水中。

1956年建造桐溪水库,石雕群深埋水底,1986年久旱水
浅而重现,遂挖出置于目前水库中孤屿上。

7、“利济医学堂”创始人——陈虬
陈虬(1851—1904)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卓有造诣的中医师,全国第一所中医学校“利济医学堂”的创始人,并创办我国最早的医学杂志《利济学堂报》,还参与创办了近代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心兰书社”。

与宋恕、陈黻宸合称“温州三杰”。

陈虬墓位于潘岱长山村岩山背山西南角山腰上。

墓圈椅式,坐北朝南。

墓室下有拜台二坛。

建筑简陋,椅圈和墓室封堆由花岗岩乱石砌成,椅圈背正中嵌墓碑一方,上镌楷书三行:显祖考志三陈公、妣张氏、王式儒人之墓,一九****年重修。

”与周边坟冢相比,在简洁中
多了一份旷达。

8、浙南著名教育家——金嵘轩
金嵘轩(1887-1967),原名金桐熙,又名金嵘,飞云镇林垟人。

幼时父母双亡,姐妹见弟六人辗转寄养于亲族家中。

稍长,入私塾读书。

启蒙老师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学者金晦。

1906年初,东渡日本求学。

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院。

学成归国,在瑞安与同里周予同、李笠等联络青年知识分子,创立“知行社”,进行教育普及工作。

他主张名师兴学,培育良才。

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曾被他请到温州一中(今温州中学)执教。

1967年4月,病重,10月9日与世长辞。

他的学生、历史学家夏鼐在挽联中所表达的:“绛帐追思,春草池塘犹昨梦;素帷遥奠,燕山瓯水共含悲。

”在台湾的门生故旧闻耗深为悲恸,齐聚台北市善导寺举行追悼会,隔海遥致哀思。

在温州中学和他的家乡,为他塑像立碑
建馆。

金嵘轩墓位于平阳榆垟镇茶亭村茶亭山上,那是一个僻远的小山,在金嵘轩的孙子金恒郁带领下找了好半天才找到先生墓地,该地为金氏祖坟所在,处于3层墓穴之底层,墓碑简陋。

但有篁竹清风,坐西北朝东南方向,朝着飞云江入海口处,别有回肠大气。

9、孙诒让:墓坐落在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南村。

又名德涵,字仲容(一作仲颂),晚号籀
顷,浙江瑞安人。

孙诒让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一代经师,由于他的学术研究极为朴实..... 10、李毓蒙:瑞安东山人,二十岁时兑一架曰本进口的弹花机产生极大兴趣,后来自己发明了一部新颖的弹花机...... 曾联松原籍瑞安,生于1917年。

1938年参加中国==,积极从事地下活动。

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
11、黄宗江:系中国电影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其祖籍瑞安,被誉为南开中学继曹禺之后男扮女装的最佳演员...... 黄宗洛是艺坛黄氏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1926年出生。

是影视戏三栖表演艺术家。

自称为“七十二变”,欲与孙大圣争高低......
12、陶慧敏:瑞安籍影视明星里最年轻的一位要数陶慧敏,她原为瑞安市越剧团演员,后调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任演员,现为...... 姜嘉锵:男高音歌唱家,1935年出生在瑞安城关。

供职于中央民族乐团。

系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13、黄宗英: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际笔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五届名誉理事.
14、黄体芳:墓坐落在潘岱街道前垟村,清兵部左侍郎,与张之洞、宝廷、张佩纶(张爱玲祖父)合称“翰林四谏”,与陈宝琛等合称“前清流”。

15、叶适:字正则,谥文定,祖籍龙泉,后迁瑞安,永嘉学派代表人物。

墓坐落在温州市区海坛山支阜慈山之南麓。

16、黄绍箕:墓坐落在位于潘岱街道盖竹村。

黄绍箕为清湖北提学使,被晚清蕃臣左宗棠誉为“一代伟人”,没有墓碑,不料他生前挥就的辞句“十年尘翳目,故人宿草靡”,竟成为他身后归宿的真实预言。

17、宋恕:墓坐落在锦湖街道牛伏岭村。

宋恕为“盘谷孙氏家族”名人孙锵鸣的女婿,谭嗣同誉为“后王师”,“东瓯三先生”之一。

18、曹豳:墓坐落在曹村镇南岙村。

曹豳为南宋“嘉熙四谏”之一,先后做过礼部侍郎、工部侍郎,封永嘉县开国伯。

19、戴家祥:文字学家(1906—1998),字幼和,瑞安人。

曾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治经学和古文字学。

在金文研究方面成果斐然,所主编的《金文大字典》为我国当代金文研究集大成之作。

生前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瑞安十大历史名人图
蔡敬则 许景衡 陈傅良 王执中 高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