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roe工程图各个视图的创建方法

proe工程图各个视图的创建方法

国标图样画法在Pro/ENGINEER中的实现∙本文详细介绍了在Pro/ENGINEER中从三维模型生成各类国标(GB)工程图视图的方法,并对国标(GB) 中的简化画法进行探讨,这为工程师绘制各种国标(GB)工程图视图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实现策略。

∙机械设计技术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对设计师的设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三维设计领域享有盛名的P r o/E N G I N E E R软件以它独特的“全参数化设计”技术受到广大设计人员的喜爱。

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设计人员不能充分利用该软件强大的工程图功能,难以全面发挥该软件的“全参数化”优势,本文结合国标(G B)图样画法的视图规则以及P r o/E N G I N E E R Wildfire 2.0软件创建工程图视图的具体命令,提供给Pro/ENGINEER工程图的国标(G B)图样画法的详细应对策略,希望给Pro/ENGINEER 设计用户快速创建满足国标(GB)要求的工程图带来方便。

一、投影类型的选择视图投影分两种类型:第一角投影和第三角投影。

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区域,并使其处于观察者和投影面之间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称为第一角投影;将物体置于第三分角区域,并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和物体之间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称为第三角投影。

A N S I 标注使用第三角投影,是P r o/E N G I N E E R的默认选项;I S O标准和国标(G B)使用第一角投影。

在P r o/E N G I N E E R中设置投影类型的方法是在绘图选项或绘图设置文件中,将选项projection_type的值设为first_ angle。

二、创建视图视图包括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和局部视图四类。

(1)基本视图包括主、俯、仰、左、右和后视图六种,是沿水平、竖直方向投影得到的视图。

在P r o/ E N G I N E E R绘图环境中,操作步骤是:选中或创建一个视图做为主视图,点击下拉菜单“插入”→“绘图视图”→“投影”;或者使用右键快捷菜单,插入投影视图,依次创建其他视图,后视图是以右视图作父视图创建的。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主视图是第一视图,则只能用创建一般视图命令。

六种视图的投影方向和父子关系,如图1所示。

(2)向视图是指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向视图配置法是指图样上视图或剖视图自由配置的表示方法,通常用标注在主视图上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旁大写字母识别。

在P r o/E N G I N E E R 绘图环境中,通过两个操作步骤创建向视图:先创建投影视图(视图或剖视),再更改投影视图的类型为一般视图,移动到适当位置。

例如将左视图改为向视图的具体工作流程是,创建左视图→双击左视图,打开“绘图视图”对话框→将视图类型“投影” 切换为“一般”,“应用”→移动视图到合适位置。

( 3 ) 斜视图是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平面方向投影得到的视图,表达机件上倾斜结构的真实形状。

通常按向视图方式配置和标注,必要时允许旋转斜视图。

操作步骤是:不选中任何视图情况下,点击下拉菜单“插入”→“绘图视图”→“辅助”→在父视图上选取投射方向参照(轴、基准平面或与父视图所在面垂直的实体面投影边)→点取斜视图放置中心。

如果需要旋转视图,则应该先将辅助视图类型改为一般视图类型,然后对一般视图重新定向到合适方位。

如图2a所示,没有断开父子关系,斜视图没有旋转; 图2b中断开了父子关系并进行了旋转操作。

(4)局部视图用于表达机件的局部形状,断裂边界可以用波浪线或双折线表示,可以按照向视图、基本视图方式配置。

对称结构可以创建一半或1/4局部形状。

在Pro/ENGINEER中的操作步骤是:先创建投影或辅助视图,再对视图的可见区域(全视、半视和局部视图) 进行设置。

图3所示为创建半视、局部视图命令的对话框。

对于1 / 4局部形状可以通过创建剖视图的流程来创建,双击视图打开“绘图视图”对话框,选中“剖面” 类别,选“ 2D 截面” 选项; 添加剖面,创建新的命名;“偏距”剖截面,在三维环境绘制1/4边界线,完成草绘;返回“绘图视图”对话框,点击“应用”,如图4所示。

图5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分别用全视图、半视图、1/4视图和局部视图来表示情况。

三、创建剖视图和断面图剖视图是指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有全剖、半剖和局部剖三类。

在剖视图的剖面区域(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中可以再作一次局部剖视图,称为剖中剖。

剖切方法包括单一剖切面(单一剖)和多个剖切面(多剖)两大类。

单一剖分三类:剖切面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称为平行剖,剖切面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称为斜剖,剖切面是柱面而且剖开后展开表达视图的称为复合剖。

多剖分两类:剖切面相交于一条轴线,沿剖切面剖开后将剖切结构绕相交轴线旋转到与选定投影面平行再进行投影,称为旋转剖;剖切面相互平行而且剖切转折处必须为直角的称为阶梯剖。

断面图是指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断面图简称断面。

除了和剖视图相似的种类,比较典型的断面图有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两种类型。

在P r o/E N G I N E E R中创建剖视和断面的操作步骤是:先创建投影、辅助或一般视图,然后对该视图进行剖切设置。

具体图样类型画法如下。

(1)剖视和断面:在“绘图视图” 对话框中的“剖面”→“模型边可见性”选项选“全部”和“区域”,分别对应国标中的剖视和断面类型。

(2)全剖、半剖、局部剖:从“绘图视图”对话框中“剖面类别”→“2D 截面”→剖切区域中操作,操作流程与局部视图的操作雷同。

( 3 ) 单一剖和多剖:剖截面创建菜单下,“平面”和“偏距”分别与单一剖和多剖方法相对应。

使用多剖(偏距)方式时,草绘剖切线的方式决定选择旋转剖还是阶梯剖。

对于剖切线过同一轴的剖切方式,不选择对齐选项,就是普通的投影或辅助视图;如果选择了“对齐” 选项就是旋转剖。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齐时使用原点对齐,必要时需要调整父视图的原点为对齐轴线上的点(参照可以是基准点、坐标系及实体边的端点等),如图6所示。

对于剖切线的各段是垂直和平行关系的方式,可以得到阶梯剖。

另外可以将剖切路径走过的截面全部展开,得到阶梯剖切面的全部展开图。

此时需要将该剖视图的类型改为“ 一般” ,点击“ 剖面” → “ 2 D 截面”→“剖切区域”的“全部(展开)”,必要时可以对全部展开视图进行角度定位,得到合适的视图方向。

还要说明的是,全部展开视图虽然是“一般”视图,但是和原来的父视图仍然具有从属关系,随着父视图一起移动,如图7所示。

(4)复合剖:对于采取复合剖的零件,在Pro/ENGINEER标准环境不能直接使用曲线类型的剖切线,虽然利用X截面可以创建柱面剖切(弧线两端需要加直线段,而且实体不能剖切,仅显示X截面),创建出剖视图,但是不能达到国标(G B)要求的展开效果(如图8)。

然而在钣金环境下,利用钣金平整状态实例可以有效解决,具体策略步骤为:将需要创建复合剖视图的模型创建为钣金零件;以复合剖切面为中性面展开钣金件,创建钣金平整状态实例; 创建没有展平时钣金零件的视图(如图9中左上视图),添加平整状态实例模型到绘图,创建一般视图,修改为沿复合剖切面剖开的视图(如图9中右下视图);通过草绘工具添加剖切路径、符号等,完成复合剖的其他修饰细节。

(5)剖中剖:剖中剖是对模型剖切两次或多次,并在一个视图上表达节。

在Pro/ENGIN EER中的操作步骤是:先创建第一个剖视图,然后使用“将横截面添加到视图”命令添加多个剖切,每个剖切视图的剖切区域都有完全、一半和局部三种类型可选,每个剖切都可以显示箭头。

国标(G B)剖中剖的后续剖切使用局部视图。

(6)断面、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断面的创建流程和剖视图创建雷同,只是将模型边可见性选项改为“区域”(对应国标中的断面)。

对于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采用专门的命令创建。

移出断面的操作步骤是:先创建主视图,在不选中任何视图的情况下,“插入”→“绘图视图”→“旋转”→“截面”→“创建新的”→选“平面”或“偏距”剖切路径方式→命名视图→选取或草绘剖切路径→返回“绘图视图”对话框→“应用”→移动视图到合适位置。

重合断面操作和移出断面操作完全一样,只是最后要将断面移到其父视图的重合位置上,如图11所示。

四、创建局部放大图局部放大图是指将图样中所表示的部分物体结构用大于原图形的比例所绘出的图样。

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剖视或断面,与被表达部分的表达方式无关。

在Pro/ENGINEER 中创建局部放大图的操作步骤是:在不选中任何视图的情况下,“插入”→“绘图视图”→“详图”→选取放大区域参照点→用鼠标左键直接点画边界(参照点必须包括在边界内)→点选局部放大图的放置中心点→双击局部放大图的比例值,更改为合适比例(放大、缩小皆可),如图12所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Pro/ENGINEER中的详图命令创建的局部放大图和其父视图的状态(视图、剖视或断面)一致,这一点与国标不一致。

如果根据国标要求创建状态和父视图不一致的局部放大图,可以先得到满足局部放大视图状态的详图,然后将局部放大图类型“详图”改为“一般”,再返回调整父视图的状态达到工程图设计要求,但是这时父视图上的边界和标识都会消失,只能再通过注释、草绘等工具重新添加,而且失去父子关系。

五、其他视图和特殊画法(1)轴测图和透视图:有时为了产品结构的特殊表达需要,使用轴测图和透视图来表达产品的特殊整体效果。

这两种视图根据投影法和投影面的不同有非常详细的分类,在P r o/ E N G I N E E R中可以根据国标(G B)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的设置。

创建这两种视图的命令分别如图13、图14所示。

(2)分解图:物体的装配件按相同比例绘制,沿公共轴线按合适顺序相互分离,能正确表示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常用轴测投影或透视投影表示。

在Pro/ENGINEER中创建分解图分两个步骤,一是在三维环境下创建组件的分解状态,二是在工程图环境的视图状态下调用分解状态。

(3)曲面视图:为了更清楚表达某个面上的结构细节,将该平面分离出来单独绘制。

在Pro/ENGINEER中,使用“剖面”→“单个零件曲面创建”,如图15所示,对轴零件右侧第2个端面创建曲面视图。

(4)断开画法:对于较长的机件(轴、杆、型材和连杆等)沿其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断开后缩短绘制,折断线一般采用波浪线或双折线类型的细实线。

在Pro/ENGINEER中,断开画法通过可见区域命令的破断视图工具创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般类型的视图,可以水平或竖直断开;对于水平或竖直方向的投影视图,则只能进行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断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