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一梭伦改革
第一节雅典往何处去
课程标准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雅典国家的形成---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形势
一、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
(一)雅典国家的形成
1、王政时代:提修斯改革
1)确立:改革,建立。
2)内容:⑴以为前提,动员贵族放弃权。
⑵以为中心,建立起和各种行政组织。
3)影响:奠定了希腊国家的雏形。
2、贵族共和国:公元前7世纪初
1)确立:公元前。
2)机构:⑴元老院——是国家机关,拥有权(元老院由组成)。
⑵执政官——有名(从中选出,任期年)。
(二)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⑴政治上:①平民虽享有,但因而无法参与国家政权。
②贵族把持,包揽官职,压迫平民。
⑵经济上:①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剥削平民。
②平民因欠债而沦为、或买到海外抵债,“”
是典型代表。
2、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⑴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元前,随着雅典工商业发展,部分人发家致富,成为。
⑵工商业奴隶主地位:经济上富裕,但没有地位,仍受到贵族歧视,他们逐渐与
站在一起。
3、雅典社会主要矛盾和影响
⑴主要矛盾:与平民矛盾, 与矛盾是雅典社会主要矛盾,其中前者更加尖锐。
⑵影响:公元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
学习思考:雅典社会平民阶层有何特点?
二、解决危机的尝试
(解决危机的尝试)
1、彻底推翻原有体制的尝试——基伦暴动
⑴背景:①动荡的政治形势;②基伦的经历和准备。
⑵结果:基伦暴动失败。
⑶败因:雅典是贵族共和国,雅典公民形成了反专制观念,平民和贵族联合抵制叛乱。
⑷教训:基伦暴动失败表明当时雅典人彻底改变旧制,建立政治并不认同。
2、对原有体制进行改革的尝试——《德拉古法典》
⑴背景:①基伦暴动被镇压后,雅典社会矛盾继续激化,人们试图在原先的体制内实行改革。
②由于贵族掌握国家权力,肆意歪曲法律,实行法制改革,制定成文法成为改革
的方向之一。
⑵特点:①雅典第一部;
②:把不能还债的人及家属罚没为奴或卖为奴。
对盗窃蔬菜的人和犯懒惰罪的处死.(内容)
③维护的利益。
⑶评价:①法典对抑制和雅典政治有重要意义。
②法典站在贵族立场上,用严厉的法律维护贵族利益,不能平息公民的不满,也
不能化解雅典社会矛盾。
⑷败因:①法典回避雅典社会尖锐的社会矛盾,并没有改善平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不利地位。
②法典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采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的社会矛盾。
③由于审判权完全掌握在贵族手中,法典变成了平民受压迫地位的象征,所以它必然失败。
3、两次事件的影响:没能解决雅典的社会矛盾,年平民开始酝酿暴动,
①雅典严重社会危机之时,麦加拉夺取,对雅典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②雅典贵族担心夺取港口使平民力量乘机壮大,禁止讨论夺取
之事。
⑵影响:暴露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雅典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⑶影响:沉重打击了雅典的,空前严重。
第二节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
一、诗人政治家
,振兴城邦(诗人政治家)
1、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年,全权负责立法,改革运动政治制度的积弊。
2、原因:①雅典与矛盾再度激化,一触即发。
(这是客观原因,以下为主观原因)
②从事过活动,受过良好教育,知识丰富,是希腊“”之一。
③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收复,声望大增。
④中庸政策获得和的支持。
(中庸政策:对贵族……,对平民……)。
二、改革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三、改革内容:
⑴内容:废除一切和;禁止以和做抵押;限制兼并.(土地和债务)
⑵影响:取消,保护平民的基本权益。
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父母必须帮助子女学会一门手艺;鼓励移居雅典并赋予公民权。
②农业:鼓励谷物和限制谷物,鼓励出口、橄榄油。
⑵影响:①从短期看:稳定,保障。
②从长期看:经济上:促进雅典工商业发展和社会;
政治上:工商业者队伍壮大,工商业奴隶主力量增强,格局进一步稳固。
⑴按土地收入多寡分成四个等级,并确定了相应的政治权利。
①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②内容:四个等级:级、级、级和级。
政治权利:第一、二等级担任官职,第三等级担任官职,第
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保护贵族特别是的利益。
③实质:富豪政治代替政治。
④意义:打破贵族的,维护了利益,为雅典开辟道路。
⑤评价:局限性:没带来真正的平等。
进步性:扩大了民主权利的基础。
学习思考:根据梭伦改革的法令规定,等级越高的人负担的社会义务也越重,如第一、二等级必须提供装备耗费高昂的骑兵,第三等级则需提供耗费次之的重装步兵,第四等级提供的费用较少的轻装步兵和水手。
梭伦的这一改革符合正义标准吗?为什么?
⑵创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
①组成:四个部落各选人组成,但第等级没有资格。
②职能:为预审提案,准备日程。
③作用:使第等级公民获得参政议政的机会;提高地位;打破贵族对
垄断。
⑶组建民众法庭和创立陪审法庭,分割贵族法庭权力
①措施:将贵族法庭大多数职权转归,贵族法庭负责和审理。
实行(不分等级,抽签产生)制度,陪审员负责案件、和。
②作用:法庭的设立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陪审法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四、改革评价(梭伦的遗产)
1、积极意义:
⑴打击势力,完善雅典,促进形成,最大意义是奠定雅典民主政治乃至政治基础
⑵消灭制,稳定,确保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物质基础
⑶按划分社会等级,扩大享有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政治权力权力范围
⑷促进崛起,巩固,,三足鼎立多元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⑸完善了雅典的,为参与国家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
2、局限性:
⑴中庸政策决定改革的不彻底性:改善平民的,但又没有很好满足人民的要求;
保护特权,但贵族利益受损而心生怨恨。
致使梭伦两面不讨好。
⑵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⑶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求。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五、性质:性质的改革。
六、特点:
1、从目的上看,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从措施上看,很多措施都带有“折中”色彩;
3、从立场上看,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政策.但自身却站在工商业奴隶主的立场上;
4、从结果上看,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本课知识小结: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1
2(解决危机的尝试);
3(解决危机尝试的影响)
【课堂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成文法。
)
公民权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
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
其他低级官员从有能力从军的人员中选出。
高级军队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的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
公民大会由401人组成,从全体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通过抽签产生。
在所有的人轮过之后重新开始第二轮抽签,在此之前,任何人不得连任两次。
如果有人拒绝任职,富人罚款3德拉克玛,中等阶层罚款2德拉克玛,下层罚款1德拉克玛。
最高法庭议事会由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
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人可以向其提出申诉。
请回答:
(1)材料援引自哪一部文献?代表了什么人的利益?摘引材料加以说明。
(2)这部文献有哪些进步的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