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一2.1《实验1: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学案(无答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一2.1《实验1: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学案(无答案)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学习目标】
1.使用专一的培养基(含有尿素)分离专一的细菌(有脲酶的细菌)。

2.利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检知酶(脲酶)所催化的反应。

【教学重点】
对土样的选取和选择培养基的配置
【教学难点】
选择培养基的配置
【知识链接】
1.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四类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2.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按照化学性质分为和;按照用途分为和。

3.尿素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但是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4.以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的是:
(1);(2)。

【导学过程】
(一)筛选菌株
1.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方法:选择培养基
定义: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配制的依据:
①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可以做到这一点,加入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

这里的加入是在培养的培养成分的基础上加入的。

②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的改变也可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

如培养基中缺乏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

③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

④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环境
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讨论1:怎样寻找耐高温的酶呢?
讨论2.如何找到能够分解石油的细菌?
(二)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
对照试验的定义:
(三)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包括,所需、、用具和药品,具体的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1)土壤取样
从富含有机物、潮湿、pH≈ 的土壤中取样。

铲去,在距地表约cm的土壤层取样。

(2)制备培养基
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用作为氮源的选择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将土样以1、10-1、10-2……依次等比稀释至10-7稀释度,按照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涂布平板,(是否)更换移液管。

对于不同的微生物要选择不同的稀释浓度,测定细菌一般选择,测定真菌一般选择,测定放线菌一般选择。

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以及平板培养样品的稀释度。

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温度下培养。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会有不同的菌产生。

比较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中菌落的数量、形态等,并做好记录。

讨论3.为什么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稀释浓度?
(四)操作提示
1.本实验中要注意那些无菌操作?
2.在进行多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标记,其目的是什么?应标记哪些内容?怎样操作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3.如何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