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章法与布局
桥山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周次
第16周
学科
美术
主备人
贺园茂
执案人
课题
书法中的章法与布局
课时
1课时
主备课教师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书法创作中章法与布局的格式原则。
方法与过程
老师引导、讨论、总结章法与布局的原则与要求,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书法形式美的审美感悟。
(2)激发学生热爱书法艺术。布局形式
1.纵有行,横有列
唐代的楷书,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和柳公权的《玄秘塔》,均为“纵有行,横有列”的章法,这种章法的特点是横看成行、竖看成列,但没有明显的界格。
2.纵横有格
不但横看成行,竖看成列,而且有明显的界格。这种章法的优点是端庄整齐,和谐匀称;不足之处是由于大小不同的字都要限定在大小相同的方格之内,章法的变化受到限制,容易产生呆板的弊病。弥补这一缺陷的方法有三:一是格内之字不宜撑足,要留适当的空间;二是纸的天地左右也要留稍多的空间;三是楷书字要有长短、大小、肥瘦、斜正、疏密的变化,这样才能打破整齐的格局,显得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1)书写内容:例如右録李白《静夜诗》诗一首或杜甫《春夜喜雨》。
(2)书写日期:一般用干支记年法,再加季节或月份。例如庚子春日,辛丑秋等。
(3)作者名号:**书。
(4)盖印:名章应盖在姓名下面;另外还有“起首章”和“闲章”,起首章的位置在篇幅的第一个字或第二个字右下,具体要看内容而定;闲章位置要看整幅作品的需要而定,可以放在压角,也可以放篇幅中。
第四个环节
三.为学生展示有关楷书布局的几种基本格式,演示相关名帖,图示讲解、分析各种章法布局的美感。
第五个环节
四.书法的落款
1.落款位置
由于书法的书写内容是从右到左,因此书法的落款一般是落在左下位置。这和我们现在的书写习惯不同,同学们应注意。
2.落款内容
落款内容包括书写内容、书写日期与作者姓名(名号)等,也可落穷款,就是只写作者姓名。书写落款注意字体应比正文内容字体稍小,与正文错落有致,最后使整幅作品看上去平整中有变化。
(3)树立起继承、发扬传统书法艺术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突破
1.书法书写中章法的几种基本的格式安排。
2.对书法章法形式美的体味鉴赏。
教学方法
探究与讲授相结合
教
学
过
程
第一个环节
导入:(提问式)同学们经常在一些场合遇到各种形式的书法艺术作品,大家在为书法家遒劲有力、恣意奔放、生动流畅、点画精美叹服的同时是否会想到一些问题,例如这些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书法家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是如何按照各种不同的款式来书写的?各种书法字体在书写过程中章法布局又有哪些区别?
第六个环节
五.展示几种落款的格式,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安排的好处。
六.课堂小结。(楷书布局的几种基本格式和落款方法)
课
后
反
思
答:这些问题就涉及到了书法创作中的章法与布局的原则问题,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话题。
第二个环节
一、何为布局?
布局是研究字与字、行与行以及整幅字的安排方法。也就是讲如何安排好一篇字的书写格式以及间距与行距的分布问题,故又称“章法”。有的同学单个字写得很好,成篇的字却显得凌乱,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布局的缘故。
3.纵有行,横无列
唐代的楷书,如颜真卿的《自书告身贴》为“纵有行,横无列”。由于一行中无横格,所以可以不受字数的限制,根据字的大小长短,随心所欲地自由书写。这种格式,行距相等,字距不齐,既和谐匀称,又参差错落。但书写时需注意两点:一要平头齐脚。所谓“平头齐脚”,就是上下要整齐。“平头不难”,关键是“齐脚”,所以书写最后二三字时便要考虑末尾一字的位置,否则“脚”便会参差不齐。二是行距一般要大于字距,才显得既紧凑,又疏朗。但行距也不能过大,以免影响行间的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