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复习

机电一体化复习

机电一体化复习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考虑方法及类型有哪些?机电一体化系统现代设计方法有哪些?
答:(1)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2)考虑方法:①机电互补法;②结合(融合)法;③组合法。

(3)类型:①开发性设计;②适应性设计;③变异性设计。

(4)现代设计方法: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并行设计;②虚拟产品设计;③快速响应设计;④绿色设计;⑤反求设计;⑥网络上合作设计。

2.丝杠螺母机构分为哪几种?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哪几种?
答:(1)丝杠螺母机构分为滑动摩擦机构和滚动摩擦机构两种。

(2)①滑动丝杠螺母机构:优点是机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自锁功能等,缺点是摩擦阻力矩大、传动效率低(30%——40%)。

②滚动丝杠螺母机构:优点是摩擦阻力矩小、传动效率高(92%——98%)。

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

(3)基本传动形式:①螺母固定、丝杆传动并移动;②丝杆传动、螺母移动;③螺母传动、丝杆移动;④丝杆固定、螺母传动并移动。

3.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和预紧的方法有哪些?
答: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双螺母垫片预紧调整式、弹簧式自动预紧调整式、单螺母变位导程自顶紧式和单螺母滚珠过盈预紧式。

4.齿轮传动比分配采用哪些原则?
答:重量最轻原则、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和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

5.齿轮的啮合间隙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齿轮的啮合间隙会造成传动死区,若该死区是在闭环系统中,则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常会使系统产生以1~5倍的间隙而进行的低频振荡。

6.齿轮传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答:圆柱齿轮传动、轴向垫片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7.常见导轨的截面形状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常见导轨的截面形状有三角形(分对称和不对称)、矩形、燕尾形和圆形四种,每种又分为凸形和凹形两类。

(1)三角形导轨:该导轨在垂直载荷的作用下,磨损后能自动补偿,不会产生间隙,故导向精度较高。

矩形导轨:结构简单,制造,检验和修理方便,导轨面较宽,承载能力大,刚度高。

圆形导轨:制造方便,外圆采用磨削,内孔经过绗磨,可达到精密配合,但磨损后很难调整和补偿间隙。

双三角形导轨:导向性和精度保持性都高,接触刚度好。

但工艺性差,故应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床设备。

(2)矩形导轨: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检验和维修方便,导轨面较宽,承载能力大,刚度高。

(3)燕尾形导轨:磨损后不能自动补偿间隙,需要设置调整间隙装置。

(4)圆形导轨:制造方便,外圆采用磨削,内孔经过型磨,可达到精密配合,但磨损后很难调整和补偿间隙。

8.导轨副的组合形式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答:双三角形导轨、矩形和矩形组合、三角形和矩形组合、三角形和平面导轨组合、燕尾
形导轨及其组合。

(1)双三角形导轨:导向性和精度保持性高,接触刚度好,但工艺性差、很难保证四个面同时接触;
(2)矩形和矩形组合:制造和调整简单,接触刚度低;
(3)三角形和矩形组合:导向性好,制造方便,刚性好,并避免了由于热变形所引起的配合变化,但磨损不均匀,对位置精度有影响;
(4)三角形和平面导轨组合:导向性好,制造方便,刚性好,并避免了由于热变形所引起的配合变化,但由于没有闭合导轨装置,只能用于受力向下的场合;
(5)燕尾形导轨及其组合:制造和调试方便,能承受较大力矩。

9.导轨副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答:有压板和镶条两种方法,对燕尾形导轨可采用镶条(垫片)方法同时调整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间隙,对矩形导轨可采用修刮压板、修刮调整垫片的厚度或调整螺钉的方法进行间隙的调整,三角形导轨的上滑动面能自动补偿,下滑动面与矩形的调整方法相同,圆形导轨的间隙不能调整。

10.什么是PWM?
答:脉冲宽度调制简称PWM,是按一定规律改变脉冲列的脉冲宽度,以调节输出量和波形的一种调值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