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概述1. 前言1.1 项目背景简介××省××市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以煤兴市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

长期以来,作为能源生产和供应基地,××市为国家,尤其是××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由于资源结构单一,××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失衡、能源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较慢、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方面,使××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探索××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之路,是实现××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原××××临涣工业园)位于××市濉溪县韩村镇境内,距离××市区约50公里。

该基地于2005年启动建设,2010年3月,××省人民政府以皖政秘[2010]53号《关于同意筹建××××临涣工业园的批复》,同意临涣工业园比照省级开发区筹建,规划为煤基合成材料和循环经济为战略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市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平台,是××省重点建设的四大化工产业基地之一,基地批复规划建设面积为20.4平方公里。

2012年3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园区为第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12年7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园区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10月,原××省环境保护厅以皖环函[2014]1338号《××省环保厅关于××××临涣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同意园区规划方案;2015年4月,××××临涣工业园正式更名为××(××)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

××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矿业集团)是××省以煤炭和煤化工产品生产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煤矿是国家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

××矿业集团依据“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的战略规划、组织实施了“临涣焦化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

该项目是××省“861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是振兴皖北经济1号工程“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第一个开工的龙头项目。

设计总规模为年产焦炭440万吨、甲醇40万吨。

随着前期工程的顺利建成投产,××市委、市政府和××矿业集团积极谋划后续工程实施,通过发展煤焦油、粗苯和焦炉煤气深加工,向精细化工方向延伸,加快形成项目集群,着力打造一流的煤焦化企业集团,建成千亿级碳基新材料基地。

规划建设100万吨甲醇制烯烃、50万吨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制甲醇和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为下游规划的8万吨环氧乙烷、18万吨环氧丙烷、20万吨苯乙烯、2.4万吨EVA、10万吨聚碳酸酯等提供原料。

本项目是××矿业集团规划实施的“临涣焦化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的三期工程之一,拟充分利用临涣焦化现有40万吨甲醇装置的富氢驰放气,经煤气化补碳,增建一套年产50万吨甲醇装置,最终形成年产90万吨甲醇的规模,作为××(××)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延伸下游烯烃产业链的原料。

1.2 建设单位简介1、××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矿业煤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

公司是××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控股子公司,××矿业集团占股84.39%。

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采掘、洗选加工、销售,煤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发电、物流等综合业务公司。

据××矿业集团会议纪要(×矿纪要【2018】31号),××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本次“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的投资主体。

2、××××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有限公司是××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确定××××科技有限公司为本次“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主体。

3、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是××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矿业股份与上海焦化、南京钢铁、杭州钢铁、五矿发展共同发起组成,主营业务为焦碳、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相关产品的开发。

“十一五”期间,根据“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发展规划,××矿业集团组织实施了临涣煤焦化综合利用项目,并确定由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建设该项目。

该项目采用8×55孔JN60型焦炉生产焦炭,焦炉煤气联产甲醇,设计总规模为年产440万吨焦炭、联产甲醇40万吨。

1.3 项目建设必要性××市是××省北部重要资源型城市,是××省三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境内煤炭资源保有储量43亿吨,资源储量并不丰富,2009年3月,《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将××市列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如何用好现有煤炭资源,实现××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市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

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年产440万吨焦化装置,正常状况下焦炉煤气产生量约21万m3/h,其中45%回焦炉作为加热燃料,其余55%(约12万m3/h)作为现有年产40万吨甲醇装置的生产原料。

甲醇装置运行过程中,驰放气产生量约为3.5万m3/h。

驰放气主要组分为H2(80.87%,V%)和N2(10.52%,V%),另外还有少量CO、CH4,自身热值相对较低(约9460kJ/Nm3)。

目前,驰放气中大量氢气无法利用,仅作为燃料气使用,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方面等均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本项目拟充分利用已建40万吨甲醇装置排放的驰放气富氢气(约 2.8万m3/h),经补煤制气(约12.4万m3/h)平衡增建一套年产50万吨甲醇装置,最终形成年产90万吨甲醇的规模,作为××(××)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延伸下游烯烃产业链的原料。

项目是××矿业集团规划实施的“临涣焦化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的三期工程之一,经测算,项目实施后,新老结合资源综合利用率为65.6%,既延伸产业链,又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属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项目的建设,是有必要的。

1.4 评价任务由来项目于2018年初启动前期工作,2018年5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出具了《关于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咨化轻【2018】800号)。

评估认为:项目以焦炉煤气制甲醇的驰放气富氢气与煤粉气化富一氧化碳相结合,进行氢碳互补,建设年产50万吨的甲醇生产装置,与传统的煤气化制甲醇装置相比,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及运行费用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项目是资源综合利用制甲醇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限制类项目。

2018年10月,××省发改委以《关于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备案有关事项的复函》(皖发改产业【2018】32号)回复××市发改委,明确本项目是在现有甲醇生产装置的基础上,利用甲醇驰放富裕氢气和煤气化补碳进行增产,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不属于新建煤制甲醇项目范畴。

2018年11月5日,××市发改委对“××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进行备案,项目编号2018-340664-06-03-02884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5日委托××××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2018年12月13日,建设单位在“××矿业”网站上发布了该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2018年12月~2019年1月,××××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工艺技术资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确定评价思路、评价重点及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2019年1月7日~13日,××省分众分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采样监测;◆2019年1月28日,原××市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局出具了该项目的标准确认函;◆2019年3月15日,建设单位在“××(××)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网站上发布了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公示。

此外,还采用了地方纸质媒体公告、现场公告等方式,开展了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2019年3月底,我单位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最终编制完成了《××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本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省分众分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作。

在此,谨向上述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3. 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主要问题根据项目特点和产排污情况,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下:(1)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省新型煤化工基地发展纲要(2013~2020年)》、××(××)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等要求,分析项目实施的规划相符性及环境可行性;(2)项目是资源综合利用制甲醇项目,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备煤、加压气化、变换冷却、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甲醇精馏等多个工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