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楼大口井施工方案

综合楼大口井施工方案

综合楼大口井施工方案郑州倍利车轮有限公司新建年产75万件钢制车轮项目综合楼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郑州弘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 审核: 审批:2013年8月20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 3 2.1工程概况 ...................................................... 3 2.2地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场区地下水位及类型 ............................................ 5 第三章大口井降水方案设计 .......................... 5 3.1 降水方案设计 ................................................. 5 3.2 大口井施工工艺 ............................................... 6 第四章施工部署 .................................. 8 4.1 项目组织机构 ................................................. 8 4.2 工程目标 ..................................................... 8 4.3施工进度计划 .................................................. 9 第五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资源计划 ................... 9 5.1 施工准备工作 ................................................. 9 5.2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 10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 11 6.1 质量保证体系 ................................................ 11 6.2 组织保证体系 ................................................ 11 6.3 质量管理程序 ................................................ 12 6.4 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13 6.5 质量问题的处理 .............................................. 14 6.6 技术资料 .................................................... 14 第七章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 14 7.1 安全施工 .................................................... 14 7.2 文明施工措施 ................................................ 15 第八章图表..................................... 16 8.1 大口井剖面图 (16)第一章编制依据l、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BJ 10-2002);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2002);5、《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J7-2001);6、根据我公司多年从事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所积累的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郑州倍利车轮有限公司新建年产75万件钢制车轮项目综合楼工程,本工程主楼地上九层,局部地下,建筑高度为35.8米,主楼办公区地下层层高3.3米,一层层高为4.8米,二,八层层高3.6米,九层层高5.5米,总建筑面积为10005.02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275.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9729.72平方米,本建筑为二类高层综合楼,层面防水等级为?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2地质情况:(1)耕植土:褐黄色,稍湿,松散,以粉土、粉砂为主,含有少量植物根系。

(2)粉土(低液限黏土):褐黄色、黄褐色为主,局部为灰褐色,有砂感,局部砂感强,呈砂质粉土(含砂低液限黏土)稍湿-湿,稍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层厚约1.36米。

本层土中夹薄层粉质黏土(低液限黏土),局部为黏土(高液限黏土),黄褐色或褐色,团粒状结构,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或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

该夹层水平分别不连续,呈透镜体状,垂直方向位置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度约为0.1-0.3米,个别为主厚度达1.0米。

(3)粉砂:褐黄色,稍湿,稍密,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见少量蜗牛壳碎片,级配较好,局部粉粒含量高,表现为夹薄层粉土。

层厚约2.06米,该层广惠街以西未揭穿。

(4)粉砂:褐黄色,局部灰褐色,饱满,稍密-中密,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见少量蜗牛壳碎片,级配较好,局部粉粒含量高,表现为夹薄层粉土。

层厚约4.59米。

(5)粉砂:褐黄色,饱和,中密,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见少量蜗牛壳碎片,级配较好,局部粉粒含量高,表现为夹薄层粉土。

层厚约1.73米。

(6)粉土:褐黄色-黄褐色,湿,稍密-中密,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斑点、蜗牛壳,局部粘粒含量较高,表现为夹薄层粉质黏土,局部砂感墙,表现为夹薄层粉砂,含3%-5%的钙质结核,粒径0.5-3.0cm,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厚约2.65米。

(7)粉砂: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见少量蜗牛壳碎片,砂质较纯,颗粒较均匀,局部粒径含量高,表现为夹薄层粉土。

层厚约5.0米。

(7-1)粉土:黄褐色,湿,稍密-中密,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斑点、蜗牛碎壳,局部黏粒含量较高,表现为夹薄层粉质黏土,局部砂感强,表现为夹薄层粉砂,含5%-10%的钙质结核,粒径0.5-3.0cm,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8)粉砂: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见少量蜗牛壳碎片,砂质较纯,颗粒较均匀,局部粉粒含量高,表现为夹薄层粉土。

该层广惠街以东为揭穿,最大揭露深度2.2米。

根据勘察资料,在场地内及其附近未发现对本工程安全有影响的诸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采空区、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也未发现影响地基稳定的古河道、防空洞、孤石及其他人工地下设施等不利埋藏物。

2.3场区地下水位及类型根据勘察资料,地下水位埋深在4.1米左右。

受大气降水影响的地下水年变幅1.0-1.5米。

第三章大口井降水方案设计3.1 降水方案设计根据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由于开挖断面长,开挖深度最大约4.1米。

渗透系数K:取值为20m/d。

渗透系数的选取:选取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计算结果和实际可能有差异,待施工初期根据抽水试验进行参数及方案调整。

(二)计算方法:潜水完井法(三)具体方法及结果如下:根据经验,针对此类含水层,下入流量为8m3/h的潜水泵抽水,可满足降水要求,保持正常连续抽水,实际单井抽水量按150m3/d考虑。

潜水排水量,采用大口井方法进行计算,3计算公式:Q1=1.366KS(2H-S)/lg(1+R/ro)= 13166.26 m/d3式中:Q—基坑潜水涌水量(m/d)K—含水层渗透系数(20m/d)H—含水层厚度(4.5m)S—降深(4m)R—影响半径R=2S(KH)1/2=75.89mro—基坑换算半径(757.77m)Ro—引用影响半径 Ro=R+ro=833.66m本工程共设计大口井2口,间距15米一口双排井,其中降水井2口,井深25米,观测井2口,井深24米,降水井和观测井采用φ300无砂管。

基坑开挖前应先进行15天以内的全面降水,将水位降至槽底0.5m以下,方可进行沟槽开挖施工。

3.2 大口井施工工艺1、测定井位。

根据道路平面布置图并结合施测井位,根据施工现场,井位可适当调整,偏差一般不超过1米。

2、埋设护筒。

人工开挖井位处杂填土,当回填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以挖至原土为宜,一般挖深在2.1,4.1米左右,然后埋设护筒,护筒埋设要周正,其中心位置偏离既定井位不超过10cm。

3、井机就位。

钻机就位要平整,导向架立起时没有偏离,并保证冲击钻头下落时落在护筒中心,同时井机支腿要落在实处,并保证其牢固。

4、开钻,成孔。

开钻初始,向孔内注水人工扶持钻头钢丝绳,防止钻头偏移,并限制落距,待钻头进深2米左右后加大落距,以利钻进。

根据设计深度,从地表向下成孔深度为设计深度另加30——50cm,成孔完毕后将孔内泥浆冲净,泥浆比重控制在1.05以下。

5、选管、下管、回填过滤层。

成孔后马上下管,防止井孔塌孔。

下管前,选择坚固无裂缝的无砂管下在最底处,一般用敲击听声法辨别管的质量好坏。

管与管连接一般用长约2米左右的竹片周围均放三根,每根管的上下距管口15cm#左右用8铅丝绑牢,用导向架上的钢丝绳将管一根根放进孔内,直至设计深度,要求露出地表20cm左右。

下完管后马上回填过滤层填料,选择粒径在0.2——0.5cm的干净石硝沿井管周边顺序回填捣实,回填过程中保证井管垂直,以免因在某一处集中回填将井管挤向另一侧。

6、洗井。

下管完毕后要进行洗井,以抽至清水为止。

洗井时水泵抽水水流要小,以免因井孔底泥浆没淘尽,泥浆比重过大,而井管内的水被抽净后造成井管上浮,抽出的水流应先大后小,先浑后清,必要时可向井管内注入清水,加强洗井效果。

7、洗井完毕后,移机下一井位,重复上述工艺施工。

8、降水施工。

根据施工需要,确定降水日期。

降水前,先测量每口井起始水深度,做好原始记录,现场应提供过滤池和环绕基坑的排水沟,排水沟上口宽1米,下口宽70cm 深度80cm,排水沟敷设塑料膜。

若不具备条件,采用加水箱下明泵措施。

通过过滤池沉淀或水箱过滤后排入贾鲁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