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 供讨论)
一、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六主题关系图
二、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关键词汇总表
主题1主题2主题3主题4主题5主题6
学科思维对象与管理:
对象、关系、
结构、环境
设计与制作:
载体、创意、
结构、形象
系统与工程:
抽象、建模、
复用、迭代、
折中
规则与安全:
规则、标准、
协议、安全
合作与协作:
共建、共享、
共赢、共存
伦理与道德:
伦理、道德、
价值、法规
问题解决文件管理、小
型数据管理、
大型数据管
理、大数据与
数据挖掘、信
息鉴别
科学计算可视
化、数据可视
化、信息可视
化、知识可视
化、信息艺术
化
结构化程序设
计、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工
程设计与管
理、批处理
信息活动的组
织与调控、系
统安全维护、
通讯协议与数
据交换标准
表示与欣赏、
交流与协调、
质疑与反思、
竞争与合作
负责任的使用
技术、分析技
术发展价值、
分析技术事件
的伦理道德与
法制
具备计
算思维
对象与管理
设计与制作
系统与工程
规则与安全
(社会化
的)交流
(开放的)交流与协
作
三、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六主题分学段描述
1.对象与管理
信息技术中的对象与管理, 说的是基于数字化对象的管理思想
和方法。
对象是构成信息系统的基本单位, 但对象并非孤立的存在物, 每个对象均有其特定的时空属性, 并由此形成了对象间的各
种强弱关系, 进而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组合体。
对象可能是数字化设备, 也可能是计算机文件, 还可能是文件中的构成元素。
任何对象又总是处在某一特定的时空环境当中, 并可能随着时空
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 有关对象的管理总离不开对象所
处的软硬件环境。
培养学生的对象与管理的观念和能力, 是学生理解信息世界,
畅游信息社会的基础。
经过学习, 使学生具有对象视野和管理思维, 能够将信息世界中的存在物作为对象化的存在加以观察和管理,
具备理解和管理对象世界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 并从对象管理
中获益。
主要表现:
( 1) ”双基”了解不同信息环境和不同抽象层级中的对象和对象模型; 理解对象的时空属性, 以及基于对象属性构成的相互关系; 掌握基于属性与关系的信息获取( 抽样与调查) 和加工方法( 统计与分析) ; 理解不同对象的属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一般特征; 熟悉对象的存储方式与查找策略; 初步了解基于数据库的对象管理与操作的方法; 理解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发现的工作机制及其特征。
小学: 了解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文件中的对象, 以及对象的时空属性和相互关系; 掌握信息获取和简单数据统计的基本方法; 知道对象的常见存储方式与查找方法。
初中: 了解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文件中的对象, 以及对象的时空属性和相互关系; 理解不同对象的属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一般特征; 掌握基于属性与关系的信息获取( 抽样与调查) 和加工方法( 统计与分析) ; 熟悉对象的存储方式与查找策略。
高中: 了解不同抽象层级中的对象和属性, 以及基于对象属性构成的相互关系和对象模型; 初步了解基于数据库的对象管理与操作的方法; 理解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发现的工作特征及意义。
( 2) 问题解决能根据需要获取文件和数据, 并从文件和数据的时空属性出发提取分类管理的线索, 利用资源管理器、电子表格、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手段实现信息的管理、提炼与分析; 能够比较多种信息源, 评价和鉴别有效信息。
小学: 能根据需要获取文件和数据, 并从文件和数据的时空属性出发提取分类管理的线索, 做好所使用的数字设备中的信息管理; 能根据需要利用搜索工具获取有效信息。
初中: 能利用多种途径获取对象信息, 提取分类管理线索, 并利用资源管理器、电子表格、管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手段实现信息的管理、提炼与分析; 能够比较多种信息源, 评价和鉴别有价值的信息。
高中: 能利用多种途径获取对象信息, 提取分类管理线索, 并利用自己开发的简单数据库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初步管理、提炼与分析。
( 3) 学科思维具备对象视野和管理思维, 能够将信息社会中的现象置于对象、关系、结构、环境之中加以观察和管理, 不但能够将信息世界中的存在物作为对象化的存在, 而且懂得如何去驾驭和管理对象世界, 懂得以关系和动态的视野去观察对象的存在方式。
小学: 能够将信息社会中的现象置于对象、关系之中加以观察和管理。
初中: 初步具备对象视野和管理思维, 能够将信息社会中的现象置于对象、关系、结构、环境之中加以观察和管理, 能够将信息世界中的存在物作为对象化的存在, 懂得以关系和动态的视野去观察对象的存在方式。
高中: 具备对象视野和管理思维, 能够将信息社会中的现象置于对象、关系、结构、环境之中加以观察和管理, 不但能够将信息世界中的存在物作为对象化的存在, 而且懂得如何去驾驭和
管理对象世界, 懂得以关系和动态的视野去观察对象的存在方式。
2.设计与制作
主要表现:
( 1) ”双基”认识不同工作面板中的不同对象, 能够对对象进行恰当的选择和编辑等操作: 从对象的并发执行和可重用思想
出发, 理解对象的意义和用途; 从对象的时间属性出发, 理解以
路径、帧、时间轴等为表征的对象运动变化的思想并会进行编辑操作; 从对象的空间特征出发, 理解构图、色彩、比例、图例、数量关系等技术与艺术手段并能够进行编辑操作。
小学: 体验不同工作面板中的对象和编辑方法; 体验以路径为方向、以帧为尺度、以时间轴为范围的表示对象运动变化状态的技术思想; 体验构图、色彩、比例、图例、数量关系等技术与艺术手段的运用。
初中: 理解层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了解以路径为方向、以帧为尺度、以时间轴为范围的表示对象运动变化状态的思想并会进行编辑操作; 知道构图、色彩、比例、图例、数量关系等技术与艺术手段并能够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