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共32张PPT)
背景:西晋分封
八 王 之 乱
背景: 统治者昏庸无能
八 王 之 乱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 帝曰:“何不食肉糜?”其
晋惠帝
蒙蔽皆此类也。 ——《晋书·惠帝纪》
八王之乱是指司马家族同姓王 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 混战,前后历时16年,最终东 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
八王之乱的影响:
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高潮。
----《二十四史全译•晋书》
短 暂 而 亡
统治腐朽
316年西晋灭亡
八王之乱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被外族(匈奴) 民族矛盾激化 消灭的统一王朝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游牧民族的生活情况
《 敕 勒 歌 》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笼 盖 四 野
天 阴敕 似 山勒 穹 下川 庐
----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描绘了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
敕勒川狩猎图
东汉、魏、晋时期, 开始内迁, 西晋时,规模增大。
鲜卑
鲜卑 匈奴 羯(jié)
羌(qiāng)
氐(dī)
思考: 这些游牧民族为什么不在水草丰 美的草原生活而要迁入内地?
1、中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2、归附中原政权,与汉族杂居。 3、中原人口减少为游牧民族进入中原 创造了条件 4、三国时期各政权为壮大自身实力也 吸引一部分游牧民族
魏 蜀 吴
220年 曹丕
221年 刘备 222年 孙权 229年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户数 魏 蜀 吴 103万 28万 52.3万
人口 443万 94万 230万
兵力 60万 10.2万 23万
司马懿 高平陵事变 乐不思蜀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以茶代酒
司马氏代魏
魏灭蜀(263年) 西晋建立(266年)
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胡床
椅子
方凳
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 陷入严重的战乱,内迁 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 汉族先后建立了许多个 政权, 历史上把北方的 15 个政权和西南的成汉, 总称为“五胡十六国” 。
前秦统一北方 前秦 (4世纪后期) 氐族苻氏建立前秦政权, 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 相,锐意改革。(书88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 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战役 时间 作战双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曹操和袁绍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结果
特点 作用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以少胜多 奠定了三国鼎 奠定了曹操统一 立的基础 北方的基础
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八 王 之 乱
扫魏 地晋 《无以 资遗来 治。积 通 蓄 鉴 , 》
——
八王混战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
苦。“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 衰落。
民 族 矛 盾 激 化
“自从魏氏以来,夷虏依附内地,很少 有凶暴侵掠的后患。而今受任官吏,有 的诡诈,侵扰侮辱边夷;有的求赏谋利, 妄加讨伐杀戮。” 匈奴右贤王刘宣愤恨地说: “晋为无道,奴隶御我。”
“孔方兄”
唯利是图、道德沦丧、享乐盛行。
“孔方兄”
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 闼(tà宫廷)。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西晋人鲁褒《钱神论》
讨论:材料是什么意思? 说明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唯利是图、道德沦丧、享乐盛行。
时间: 公元266年 司马炎(晋武帝) 建立者: 都城: 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懿 高平陵事变 乐不思蜀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以茶代酒
司马氏代魏
魏灭蜀(263年)
三国 西晋建立(266年) 归晋
西晋灭吴(280年)
统 治 腐 朽
石崇斗奢
(形容奢侈浪费) 王恺与石崇斗富,王恺用糖液洗锅,石崇就用 蜡烛当柴烧;王恺用紫色的丝绸作布障40里长, 石崇就用锦作障50里长;王恺用花椒香料涂墙, 石崇就用红色大理石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