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南方势力分布图
长江上、 中、 下游三州地 图
刘璋据长江上 游益州地区暗 弱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 州地区死后外戚夺 权
兵败投奔刘表
孙权继父兄事 业据长江中下 游扬州地区
三顾茅庐
名功 成盖 八三 阵分 图国 。,
南方势力分布图
长江上、 中、 下游三州地 图
刘璋据长江上 游益州地区暗 弱
刘表据长江中游荆 州地区死后外戚夺 权
曹操
袁术 孙策
一、北方走向统一
北方二雄
东汉名门“汝南袁氏” ,自袁
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 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 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
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 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 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 势力达到顶点。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 许昌 (2)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经济上:(1)招募流民垦荒 (2)组织兵士耕田
曹操个人杰出的军事才能
一山不容二虎
匈 奴
刘璋
袁绍
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刘表
袁术

袁 十绍万人

公元200年


延津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曹操
三四 万人
学习测评
1.填写下表。
战争名称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
项羽、秦军
袁绍、曹操
曹操、孙刘联军
共同特点
以少胜多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这留
给后人哪些经验教训?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失败原因
孙、刘 曹操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教训:①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 然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刘备、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
曹操
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 战,水土不服,
2.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轻敌,战术失误。
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以多败于少,而之前的官渡之战中又能 以少胜多呢?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启迪呢?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贤纳士 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袁绍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束分裂局面,消除军阀割据,使国家统一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志在哪里? 一 统 天 下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政局形式: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众多军阀各 据一方,互相兼并,连年混战。著名的有袁绍、曹操等。
至199年,主要军阀有袁绍(占青、冀、幽、并四州)、曹操( 豫、兖二州)、孙策(据江东)、刘表(占荆州)、刘璋(据益州)、 韩遂与马腾(占有凉州)、公孙度(盘踞辽东)等。
袁绍
马腾
刘璋
张鲁 刘表
魏蜀吴的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间关系
曹魏蜀汉孙吴,三足鼎立之势,一强二弱,吴蜀连横可抗魏。可惜吴蜀各怀鬼 胎,更因关羽之死成水火之势,曹魏拣了便宜。
荆州
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平定南中,北上伐魏
以少胜多的战役
• 巨鹿之战 项羽和秦军主力 秦末 • 官渡之战 曹操和袁绍 200年 •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和曹操 208年
课堂小结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年 军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战 刘备
随堂训练
1.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A.曹丕
B.孙权
C.曹操
D.刘备
2.三国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 B.蜀、吴、魏
C.吴、蜀、魏 D.魏、吴、蜀
3.寒假时请同学们阅读名著《三国演义》。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董卓入京:废少帝、立献帝,专擅朝政。 关东军的成立:以袁绍为盟主,“名豪大侠,富室强族, 飘扬云会,万里相赴。”(《三国志·文帝纪》注引《典 论·自叙》)
消灭董卓以后,各诸侯相互发动兼并战争,连年混战。东汉名 存实亡。
一、北方走向统一
官渡之战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
曹操 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
不服, 2.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轻敌,
战术失误。
孙刘联军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骄兵必败!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天下统一条件不成熟。启示:脚踏实地,戒骄戒躁
三、三国鼎 立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
都。
220年,曹 丕自称皇 帝,国号 魏,定都
兵败投奔刘表
孙权继父兄事 业据长江中下 游扬州地区
曹 刘

208年
刘 刘
赤壁 大孙战、刘联军 孙
二、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失败பைடு நூலகம்
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
孙刘联军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洛阳。
229年, 孙权称 帝,国 号吴, 定都建
业。
政权名称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 曹操是东汉末 年丞相
时间
220年
创建者
曹丕
定都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 皇,国号汉,史称蜀。
229年,孙权称帝,国 号吴,定都建业。
以少胜多
一、北方走向统一 1.东汉末年政局状况:军阀混战 2.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200年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作用
曹操胜利
几年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1.政治:谋略得当,挟天之以令诸侯. 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2.经济:开垦荒地,实行屯田. 3.军事:战略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