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工业差不多现状与进展重点
廖正品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北京100740)
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与合成纤维三大类合成高分子材料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进展离不开的新型材料。
塑料差不多和钢铁、木材、水泥一起构成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材料,是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乃至宇宙空间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
在新世纪里,中国已加入了WTO,塑料工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进展新局面。
在2003年底立即召开“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之际,我仅代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向此次展会的立即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我认为此次展会必将是一次国际塑料橡胶届的盛会,那个地点我想就中国塑料工业差不多现状与进展重点
给大伙儿做一通报。
1 中国塑料工业差不多情况
1.1 中国塑料制品差不多情况
1.1.1 要紧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塑料制品行业是轻工业中近几年进展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
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统计,2002年塑料制品行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计7480个,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408.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6%,占轻工行业总产值的10.4%,产值总额在轻工22个要紧行业中位居第三;实现产品销售率97.45%,高于轻工行业平均水平。
产品销售收入2302.8亿元,同比增长15.31%;实现利税181.15亿元,同比增长17.43%;利润总额为109.82亿元,同比增长22.05%。
2003年1~8月份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828.36亿元,同比增长20.94%;产品销售收入1777.72亿元,同比增长23.37%;实现利税123.56亿元,同比增长11.86%;利润总额为75.16亿元,同比增长12.66%。
塑料制品行业进展近几年呈稳速增长态势。
1.1.2 产品产量与产品结构分析
2002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1400.53万t,同比增长13.96%。
(详见表1)
表1:中国塑料制品产量月度完成情况
总计中:塑料薄膜279.9万t,同比增长11.1%;塑料板片材85.3万t,增长19.2%;塑料棒管材136.9万t,增长12.18%;塑料丝及编织品160.7万t,增长9.8%;塑料人造革44.5万t,增长12.7%;塑料合成革28.04万t,增长18.9%;泡沫塑料66.9万t,增长6.9%;塑料包装箱及容器63.03万t,增长23.6%;塑料鞋18.9万t;增长13.3%;日用塑料制品141.7万t,增长9.9%;其他塑料制品374.6万t,增长19.0%。
(详见表2)
表2:2002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行业分布
其中:农用薄膜生产起伏较大,但总产量与去年差不多持平。
1至12月份累计产量80.9万t,同比减少0.01个百分点。
从全国几个要紧农用薄膜生产省份情况看,山东、河南两省农膜生产形势比较稳定,产量接着保持增长,分不达到了15.2万t、10.1万t,居全国第一、二位;从增长幅度及绝对值看浙江省增幅为56.5%,增加1.4万t;新疆、辽宁、河北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新疆降幅为30.6%,减少1.5万t。
(详见表3)表3:农用薄膜产量月度完成情况
2003年1~9月份中国塑料制品总产量1189.00万t。
详见表
4。
表4 2003年1~9月份中国塑料制品行业产品产量单位(万
吨)
1.1.3 地区分布进展状况
从中国2002年塑料制品产量地区分布上看,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三省塑料制品产量合计为773.7万t,占塑料制品总计的55.25%。
从塑料制品分品种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比重看:
广东省塑料薄膜、塑料鞋、日用塑料制品、其他塑料制品产
量居全国首位。
浙江省塑料棒管材、塑料丝及编织品、塑料合成革产量居全国首位。
江苏省塑料板片材、塑料人造革、泡沫塑料居全国首位。
表5 2002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地区分布图
塑料制品分品种产量前三位的地区见表6。
表6 塑料制品分品种产量前三位的地区表
计量单位:万t
从表中能够看出,中国的塑料人造革、合成革、泡沫塑料、塑料鞋制造业产业集约度较高,产量前三位的地区小计占总产量的比重超过了70%。
各地区产品结构上也各具特色。
1.1.4 海关进口、出口统计
2002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仍接着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据海关总署统计,塑料制品出口量720.85万t,同比增长19.29%;出口额7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9%;出口额占轻工产品出口总额的8.7%。
塑料制品进口量162.07万t,同比增长5.18%;进口额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2.76%。
其中:出口方面,塑料丝及异型材出口量增长79.45%、塑料铺地制品增长56.15%;进口方面,塑料铺地制品增长22.24%,人造革、合成革,较去年同期下降6.71%;从单位产品平均单价上看(出口平均1097.33美元/t,进口平均2789.2美元/t),中国目前塑料制品出口品种多数为一些低端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工艺、技术含量等方面较同类进口产品均有较大差距。
(详见表7、表8)
表7:2002年塑料制品海关出口统计
表8:2002年塑料制品海关进口统计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003年1~8月份中国塑料制品累计出口559.35万吨,同比增长22.44%;累计出口值620294.4万美元,同比增长22.56%。
累计进口106.83万吨,同比增长-2.07%,累计进口值348084.6万美元,同比增长20.09%。
总体上看,塑料制品在满足国内各方面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还大批进入国际市场,出口逐年在增加,且出口远大于进口。
塑料制品进出口贸易存在较大顺差,但这种顺差要紧靠塑料制品出口总量的增长来实现的。
目前,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仍然较少,出口市场仅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区,许多企业缺乏国际惯例操作方式和跨国经营进展战略。
今后要进一步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逐步实现由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进一步拓展东南亚、澳大利亚、中亚、俄罗斯、印度、中东、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1.1.5 行业重点企业简况
据中国轻工信息中心统计,2002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中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共计748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
约占10%,产品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397家,共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010.6亿元,即占行业企业总数的5.3%的企业,完成塑料制品行业总销售收入的43.9%;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塑料集团、浙江大东南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申达集团公司、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三笑集团,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市模塑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鸿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兴达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大连实德塑料工业有限公司、安徽国风集团有限公司、明达塑胶(厦门)有限公司产品销售收入都超过10亿元,其中,佛山塑料集团、常州塑料集团、浙江大东南集团产品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
塑料制品行业的高速进展使产业集约度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但集约度还不是专门高。
行业中尚未形成只有几家企业集团在国内整个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局面。
但地区性的行业垄断企业集团依旧存在的。
据塑料“十五”规划,到2005年,塑料制品产量为2500万t,可能以后几年内,优势企业集团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接着保持行业内领先地位,市场也会淘汰一大批落伍企业。
在整个产业高速进展的同时,任何企业都必定要遵循市场进
展的规律,要居“安”思危,不断增强企业综合实力,调整结构,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1.2 中国塑料合成树脂生产情况
中国是世界合成树脂生产大国之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进展,合成树脂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各领域,如建筑、汽车等。
到2002年,中国五大合成树脂的总生产能力突破1394.40万吨/年,“十五”期间,中国还要规划、建设一批石化装置。
到2010年这些超级装置的建成投产,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9 2003年上半年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产量
单位:吨、±·
表10 2003年上半年聚乙烯树脂产量
单位: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