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实验推断题1.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社会事件,下列与化学无关的是()A.北京奥运“祥云”火炬使用丙烷(C3H8)作燃料,既环保,效果又好B.火灾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5.12”汶川地震后为防灾后大疫,防疫人员用“84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利用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卫星的各探测仪器提供电力保障2.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3.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4.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A.试管B.烧杯C.集气瓶D.量筒5.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细口瓶盛放固体药品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C.过滤时,倾倒液体用玻璃棒引流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7.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 移走蒸发C.倾倒液体D. 读取液体体积8.根据实验规范,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9.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⑤的名称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KMnO 4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选仪器 (填序号)。
(3)如果用H 2O 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 (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这种装置还可以用来制CO 2,其收集气体的方法为 法。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 。
(5)把上面分解KMnO 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
10.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
A 装置中盛有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 装置中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 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盐酸,气球中装有少量的碳酸钠粉末。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使A 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C 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从分液漏斗注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关闭活塞和玻璃塞,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B 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 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收集纯净气体b. 添加固体药品c. 调节C 装置容积d. 控制气体总量11.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试回答:(1)写出A 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若有C 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气口为____________。
(填a 或b)(4)若用D 装置干燥氧气,D 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所选装置合作实验过程中,胶塞突然弹飞,并有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
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 题】为什么胶塞会突然弹飞呢? 【查阅资料】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胶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 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的。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的。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大造成的。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同学交流,得知各小组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
于是他们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_两名同学的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猜想。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胶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交流反思】(1)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胶塞弹飞。
你对所选的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语言叙述或画图均可)(2)实验结束后,有的同学发现衣服和手上出现有白色的斑点。
由此推出过氧化氢溶液还具有的一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明同学在研究某气体(纯净物)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将铜丝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由光亮的红色变为黑色;趁热将表面变黑的铜丝伸入到盛有这种气体的试管中,观察到铜丝表面的黑色又变为光亮的红色。
(1)上述变化中黑色物质是(化学式)。
(2)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这种气体具有性。
现要你确定该气体是什么物质,请用实验验证:Ⅰ、提出假设:Ⅱ、设计方案:将气体验纯后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过一会儿,观察。
接着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Ⅲ、现象与结论:①现象: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无现象,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结论:该气体是(化学式)。
②现象: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生成,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无现象。
结论:该气体是(化学式)。
(3)若趁将表面变黑的铜丝插入某液体中,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的黑色又变为光亮的红色。
该液体可燃烧,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生成,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则该液体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元素符号),可能含有的元素是(元素符号)。
13.小彤的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他想将其除掉。
经查阅资料得知: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于是他和几个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试填空(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
实验②、③中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
为满足实验③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应该使用关键仪器名称是。
(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3)将A 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黑色沉淀D 。
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 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2Ca(HCO 3)==== CaCO 3↓+ H 2O+CO 2↑,则热稳定性CaCO 3> Ca(HCO 3),由此推理上述实验中铜绿、蓝色絮状沉淀、物质D 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 > (均写化学式)。
(5)经过讨论.同学们建议小彤可以用 除去镜架上的绿色物质。
14.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 4、ZnSO 4、FeSO 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
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
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滤液A 和滤液B 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 ;固体B 的化学式为 。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和 。
15.某实验小组为了检测各种果汁中的Vc(维生素C ,化学式为C 6H 8O 6)含量,设计如下方案:Vc 能和碘单质反应.反应式为:C 6H 8O 6+I 2=C 6H 606+2HI ,因此可以用浓度为10mg/mL 的碘标准溶液直接滴入体积都为30mL 的不同果汁中,通过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量可以计算出不同果汁的Vc 含量。
记录数据(1)分析数据可知,Vc 含量最高的是果汁(注明品牌和口味); (2)酷儿鲜橙味饮料中的Vc 含量是 毫克/毫升(保留一位小数);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
根据上述结论,为了减少蔬菜加工过程中的维生素c 的损失,最好的炒菜方法是 (选填“热锅快炒”、“温锅慢炒”、“高温油炸”)。
△16.A 、B 、C 、D 、E 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C 是常见气体,D 是常见单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 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 的化学式为; (2)若A 在常温下为气体,则C 的化学式为 ;(3)无论A 在常温下为液体还是气体,B 的化学式均为 ,D 的化学式均为 ;(4)写出A→E 的化学方程式: 。
17.A 是绿色粉末,G 是蓝色溶液,X 为常见的稀酸,B 、C 、D 、E 、F 、H 和Y 中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①、②、③、④和⑤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D ,E ,X 。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 反应④ 。
18.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提出猜想】(1)草酸分解产物中有水;(2)分解产物中的气体可能是CO 、CO 2或它们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猜想”的实验探究和进行某赤铁矿石经过处理后样品的测定。
已知:A 中装有草酸晶体,B 中装有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C 中装有赤铁矿石样品(杂质认为只含有CuO 、FeO ),D 中盛装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1)上图A 是用来加热草酸晶体并验证“猜想(1)”的。
小华认为该装置是错误的,正确应是试管略向下的,你的判断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完成“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 2”的实验方案[用简要的实验装置图在框内表示,要体现所用仪器和试剂]。
(3)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