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概述
❖ 位置: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 客观存
❖
在的东西的总和。
❖ –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БapaHckun )
–自然地理因素(山、海)
—数—理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位置
–具有经济意义的内容
经济地理位置
–国际关系方面内容
政治地理位置
❖ 概念:城市与它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 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 的结合必然能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 从不同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
➢大位置:城市对较大范围内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 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
➢小位置:城市对它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 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
➢中位置:介于大小位置之间的一种类型。
太仓
上海
天津
天津市
❖ 根据城市和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区分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区域的中央 与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较近
• 二十世纪后,城市发展进入现代阶段,工业在 城市发展中的支配作用开始有所减弱。
❖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对城市发展
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动摇。
– 世界上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仍占少数,而 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欠发达地区全部实现 工业现代化的路还很长
– 即使在实现了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工 业仍然是创造城市财富的根本手段,城市成 长的有力方式仍是工厂企业的扩展
v 区域地理条件是结合在一起综合对城 市产生作用的。试分析:
•江苏南部长三角地区与北部徐淮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和分 布格局有明显差异
•四川城市分布有盆地内与盆地外的显著差异,而云南的 城市分布基本均匀,无集中区域
•我国城市化水平是东北地区最高,而西南地区最低
第三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 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三、第三产业正成为现代城市化的动力之一
❖ 工业现代化后,西方大城市的人口有爆炸性 的膨胀。
•城市第三产业的形成和集聚,依附于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在其他产业职能活动的衔接间隙中开设服务项目。
•第三产业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城市越大,第三产业越积极活跃。
三、第三产业正成为现代城市化的动力之一
第三产业的就业职位发展快,代表了工 业现 代化后城市推进的方向,所以我们强调其作 用,但 绝不能因此忽视工业在城市构成中的地位和 工业化 在城市发展中的贡献。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尼罗河文明
❖ 注意:城市并非寄生性存在,而是与乡村 相互依存的。其功能:
✓ 实施政治、军事指导 ✓ 提供商业、文化服务 ✓ 实行物质产品交换
提供剩余粮食
人口劳动 结构变化
非农活动人口
农业迅速发展
提供服务 (工具、技术等)
非农产业形成
❖ 思考:
❖
现代社会,农业对城市形成的制约作用
城市规模不同
地理位置特殊
城市职能特殊
城市性质特殊
❖ 地理位置的变化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 的影响
深圳市位置图
福州市
泉州市位置图
泉州市 厦门市
烟台市位置图
❖ 城市地理位置是绝对个性化的特点。
•只有地理位置相似的城市,没有地理位置相同的城市。 •地理位置的个性化,造就了个性不同的城市。
大、中、小位置 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
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
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大城市的地域分布,具有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 纬方向缓慢移动的趋势。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v低纬地区的城市主要有两种区位类型
• 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低纬度地带能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
产力水平决定城市的产生及发展速度。
• 发达的农业是城市产生的先决条件 •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 第三产业正成为现代城市化的动力之一
❖ 城市产生需要两个先决条件:
✓ 农业生产的剩余粮食能满足非农业人口的需求 ✓农村可以提供从事非农生产所需的剩余劳动力
历史第一批城市产生在农业发达地区,为什么?
•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 大时,其中心位置往往就是指其重心位置。
❖ 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 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区域的中央。
发生了什么变化?
工业革命一开始,短时期内就改变了城市 的经济状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 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几乎与工业职工人数 的增长相等。从此,工业开始支配城市的 发展。
城
城
市市化化来自的成快
熟
城 市 化 的 预 备 期
城 市 化 的 发 展 期
速 发 展 期
期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拉平的“S”型曲线
❖ 中国城市按所在区域地形分类:
滨海城市 三角洲平原城市 山前洪冲积平原城市 平原与低山丘陵邻接 低山丘陵区河谷城市
平原中腹城市 高平原上的城市 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 中山谷地城市 高山谷地城市
v 城市与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物质与 信息的交流。与区域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和联系方式,事实上就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影响因素主要有:
❖
高纬度地区的大城市,大都受惠于大
西洋暖流的特殊条件。
–奥斯陆(59°55′N) –斯德哥尔摩(59°20′N) –圣彼得堡(列宁格勒,59°58′N) –雷克雅未克(冰岛首都,64°09′N) –摩尔曼斯克(68°58′N,纬度最高,不冻港)
❖ 城市分布:
✓气候条件:气温适中,又有适度降水 ✓地形条件:平原、低山、丘陵区多,且临水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 ➢同一历史阶段内,城市兴衰也受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制约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城市发展快 •政局动荡、战乱频仍——城市发展处于低潮,甚至
成为废墟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生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不同类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 ➢反映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大的历史阶段上
•农业和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城市规模扩大发展 •产业革命——世界城市化的浪潮